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
学有效性
摘要:以新课改为背景,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更加注重培养体育素养,通过体育锻炼改善小学生身体素质。

所以,需选择科学教学形式,积极改善小学体育学习课堂中的有效性,充分完成教学任务及学习目标。

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教师实行课堂教学时改善有效性的重要意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而提升小学生体育练习效率,改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引言
近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更加注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小学教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时,需依据小学生实际状况,明确科学教学形式,提高教学高效性。

不过,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尚存一定不足,需积极改善体育教学体系,增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新课改背景下改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过积极改善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重要意义,能够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高效性,改善学生的体育教学成绩[1]。

而且,改善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并使学生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小学生逐渐养成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并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观念存在欠缺
依据新课改背景要求,要求体育课程教学相对灵活,然而,当今一些小学体
育教育并不存在先进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并未充分注重小学
生主体地位,常注重小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水平,但未充分注重小学生身体综合发
展及进步[2]。

(二)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小学组织体育教学时,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没有充分
重视小学生体育项目参与兴趣,仅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开展常规体育项目课堂教育,主要涉及常规30m赛跑、50m赛跑等,或是简单让小学生打篮球、打排球、踢足
球或打羽毛球等,由于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导致部分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堂不积极。

(三)体育教学评定体系存在不足
现今,体育教学评定体系还具有一定欠缺,主要是针对教师开展教学评估,
且由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实施学习状况评判,小学生处于被动评定地位。

而且,体
育教师主要依据固定形式对小学生开展教学评判,难以实行综合性评定,无法全
面评估小学生心理状况及身体情况,不利于小学生身心综合全面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建立新型体育教学体系
首先,跳出小学体育教材资料约束。

小学教师开展体育课堂教育过程中,应
避免受到小学体育教材资料带来的约束,加强课堂创新设计,构建新型体育运动
项目活动,促使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实行拓
展及完善,为小学生提供高效体育课堂教育环境,符合新课改背景需求[3]。

其次,注重小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教师选用充分注重小学生主体地位,在开
展体育课堂教育时仅起到指导作用,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活动,让
小学生在玩乐过程中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锻炼规范内容。

小学体育教师还需
增加和小学生之间沟通互动,及时解决小学生存在的体育锻炼问题,增强体育运
动合理性。

再次,科学安排体育课堂活动项目。

实施小学体育课堂学习时,主要包含运
动技能的学习、参与体育游戏、观看体育短片等。

小学教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过
程中,需充分结合娱乐教学方法,针对体育课堂活动项目实行合理有效安排,促
使小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使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体育运动实践中。

例如,让学生分组参与“运球接力”游戏,让学生们通过和组员的配合,快速运球接力,从而赢得比赛,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理念。

(二)开发运用新颖体育教学案例,增加课堂教学方式多样性
第一,制定新型体育游戏。

针对新颖体育教学例子实施积极开发和合理运用,对于原先体育形式实施改进,引入新型体育运动项目,促进小学生愿意主动参与
体育锻炼[4]。

小学教师可挖掘体育教学例子涉及兴趣点,联合教学项目要求,
创设新型体育运动游戏活动内容,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充分满足新课
改背景要求。

第二,组织竞技体育活动。

采取竞技体育活动类型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体育教师结合运用体育精神及与
竞争意识,促使小学生经过比赛完成体育锻炼要求。

而且,融入竞争意识可提高
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激情,小学教师可采取小组竞赛形式开展体育教学,
增加小学生之间的竞争以及互动,改善体育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打野鸭”体育游戏,小学生们通过互相追赶,走
跑结合,使自身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游戏中为学生穿插讲解走和跑的技巧,学生们为了不被打中,自觉提升自身走和跑的技能。

体育教师可以和小学生
一起参与“渔网捕鱼”体育游戏,老师的参与会使小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参与到
游戏中,在游戏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身观察能力、注意力、判断力的提升有
助于增加其获胜概率,从而促进学生身心脑全面发展。

(三)构建多元化体育教学评估内容,完善课堂教学评定体系
小学教师需明确存在个性化特点的评定体系,确保课堂教学评定存在针对性。

依据各位小学生实际状况,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影响因素,构建及完善多元化体育
教学评估内容,科学评定小学生体育教育情况。

实行课堂教学评定时,需注重小
学生参与全过程,并非注重体育教育结果,从多个方面详细评判小学生参与行为
情况,适度开展鼓舞及奖励,构建轻松愉快体育课堂学习气氛,符合新课改背景
需要。

例如,开展小学生30米迎面接力赛跑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身体素质、性格特征等情况的差异,注重评估小学生生30米迎面接力赛跑过程中的表现,
而不是主要评估接力赛跑结果。

给予小学生充分鼓舞,从而增强小学生体育锻炼
信心。

又如:组织学生参加“合作抱球接力比赛”体育游戏,让学生之间进行合
作抱球,相互加油,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深学生们之间的友情。

同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运动技术,在比赛后进行一一评价,指出不足,使学生充分
掌握运动技能,并针对表现优秀的地方进行表扬,增加对学生有效激励,提升其
参与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体育教学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体育教学评定体系不足等。


对上述问题,小学体育教师需积极更新体育课堂教学观念,完善新型体育教学系统,开发使用新颖体育教学案例,提升课堂教学方式多样性,创设多元化体育教
学评定体系,积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邱辰,虞俊杰.新课改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改进探析[J].体育时
空,2018(7):73.
[2]袁波.新课改理念下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7(8):94-95,116.
[3]罗菲.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南北桥,2019(16):88.
[4]杨龙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方法探讨[J].中外交
流,2018(35):1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