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第三章 新闻媒体的治理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
2013-10-16
3
2013-10-16
二、我国传媒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媒业的产权制度
首先,我国各报纸出版机构的正式登记 资料均显示,它们是“全民所有制”的“事 业单位”。 其次,报纸出版机构的主管、主办单位, 只拥有对于报纸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而 没有获益权。
4
2013-10-16
第二节
5Hale Waihona Puke 我国传媒业法人治理结构2013-10-16
二、我国传媒业传统的“法人治理”的基 本原则
1、以“领导班子”作为集体受托人 2、“领导班子”内部实行“议政合一”,即决策/ 执行/监督一体化 3、以“领导班子”的“内部分工”代替“分级授权”
7
2013-10-16
三、我国传媒业传统领导体制与现代法人 治理结构的规则冲突
我国传媒业领导体制的治理规则是:集体负责;议 (决策)政(执行)合一;一元化领导。 用管理学的相关原理分析,这种治理形式基本上可 以归为“职能幕僚委员会式”。 从历史上看,委员会制常常缺乏稳定性。它很容易 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委员会的某一主要成员个人“大 权独揽”,另一个是委员会内部形成极端民主制,任何 一个成员的否决都会导致无法形成决议。
2013-10-16
国内另一家报业集团的主要领导人曾经就黎元江 案评论说,在我们的报业领导体制里,像黎元江这样 长期并卓有成效地领导一个报社工作的“一把手”, 实际上是难以通过体制内的监督制约机制来约束的。 由于过去的成功,也由于领导班子成员多数是由这个 “一把手”培养和提拔的,领导班子内部很难有人能 够挑战“一把手”的权威,也就无法对他起到监督制 约作用,在这个时候,如果这个“一把手”自己不谨 慎,不自律,就很容易出问题。
我 国 传 媒 业 法 人 治 理 基 本 结 构 图
2013-10-16
1 2
第三节
1 3
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 媒体制度与治理规则
2013-10-16
市场经济国家的媒体,除了个别的“公共媒体” 外,绝大多数是企业,其中有少数家族企业,除此 之外,多数实行的是与其他企业相类似的治理结构, 即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之上的股东大会、董事会、 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组织架构。但是,由于各国 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也形成了在治理结构方面的不 同特色。
2013-10-16
1 7
黎元江曾任广州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 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1991年黎元江任广州日报社长。上任后, 锐意进取,一扫《广州日报》过去采编上保守拖拉不求创新,经营上连 年亏损的局面,提出要把《广州日报》办成群众喜爱的报纸,要扭亏为 盈创造利润。1993年收入过亿的报社排行榜上,《广州日报》名列榜首, 黎元江在自己的办报理念初见成效后,便开始酝酿大动作,于1996年组 建了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黎元江的手中达到顶峰, 1 在短短10年内,由原《广州日报》10万份的发行量,3千多万的固定资 8 产,发展成为163万份的发行量,40亿总资产的巨型报业集团。 但2002年6月3日,黎元江被中共广东省纪委“双规”。2003年7月 23日,黎元江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03年8月,被正式逮捕。2004 年2月12日,黎元江受贿案在广州市中院开庭审理。2004年9月10日,广 州市中级法院对黎元江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人黎元江 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0万元。一些知情人士说,黎元江这个人好 大喜功,喜欢享乐。在报业集团成立之初,尚能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但经营发展起来以后,他终于没有经受住不良风气的诱惑,丧失了一个 共产党员应有的立场和品德。黎元江自我反省说,他的问题在于,“不 能正确对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不能正确对待成绩与法纪的关系,不能 正确对待才能与品德的关系”。
8
2013-10-16
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治理规则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 其二,以所有权为基础,实行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 权三权分立。 其三,对代理人(经营者)个人集中授权。 其四,通过分级授权建立科层制结构。
9
2013-10-16
我国新闻媒介机构的传统领导体制与现 代法人治理结构在许多方面互不兼容。这主 要体现在:
1 4
2013-10-16
一、美国报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1 5
二、欧洲和日本的公共传媒机构的治理结构
2013-10-16
美 国 报 业 集 团 法 人 治 理 基 本 结 构 图
2013-10-16
1 6
主题案例:职能幕僚委员会制的内在矛盾
执行活动本身的效率原则、责任原则,在客观上要 求有人负起主要责任,因此,委员会的平等规则就往往 会被改变。在这一类改变中,比较常见的是委员会的主 要成员或者资深成员,由于其权威、经验、知识、既往 的成就等因素,在实际上打破委员会的平等原则,而具 有最后决定权。这样,就使委员会内相互监督、相互平 衡制约的机制被破坏,出现个人以集体名义做出决策的 情况,也使有最后决定权的个人有可能脱离委员会内相 互监督、相互平衡制约的机制约束,最终酿成个人悲剧。 在某种意义上说,曾经为报业改革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州 日报报业集团前领导人黎元江走上犯罪道路就是这一矛 盾的结果。
其一,“议政合一”与“三权分立”的矛盾。 其二,集体负责与对代理人个人的集中授权之间的矛盾。 其三,传统领导体制的“内部化”与董事会成员外部化 之间的矛盾。
1 0
2013-10-16
四、我国传媒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1、治理目标的双重性。 2、治理结构上的二元性。
1 1
3、授权和委托关系的二重性。
2013-10-16
2013-10-16
一、我国传媒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形态
在我国,由于报业的主体部分是执政党的各级党报,在传 统的机关报体制下,报业的“领导体制”的主流模式,是编委 会或社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 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报业集团化过程中,我国传媒业的 “领导体制”(治理结构)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1994年2月, 羊城晚报社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率先在我国传媒业之中实行 “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就此揭开了我 国传媒业领导体制改革的序幕。但实际上,由于有社委会或党 委、党组作为体现集体领导的最高机构的设置,我国传媒业领 导体制的基本原则尚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传统上隶属于政府系统的广播电视业,也与报业一样, 实行的是议(决策)政(执行)合一的集体负责制。
第三章 新闻媒体的治理结构
1
2013-10-16
第一节
2
中国社会主义的媒体制度
2013-10-16
一、社会主义媒体制度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个实体的治理结构都是由其所有权结构决定 的。在我国,新闻媒体的所有权是根据社会主义媒体制 度的原则,在公有制基础上,按照一系列具体规则,最 终确定由特定机构行使的。因此,讨论新闻媒体的治理 结构问题,必须了解社会主义媒介制度的特点。 1、传媒的非营利性、非商业化原则 2、传媒资产和资源国有化原则 3、传播权利和传媒资产由国家分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