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陆 莹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凝聚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国富民强、人民安乐的时代,中华儿女更要不断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而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师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既要注重学生素养的提高,又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对大学生精神及心理的熏陶作用,使大学生逐渐形成热爱国家的优良品质,为社会以及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发展和民族兴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体现,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道德素养要求,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不衰。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中华儿女不断弘扬和传承,这对提升人民的整体道德素养非常重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我们要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将真正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严重忽略了学生精神文明的提升以及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样将会导致大学生道德素养以及素质的形成有一定的缺失。
随着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当前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以及生活压力也与日俱增,为了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学生只能在学校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不断培养自己,学校更是将提高就业率作为学校的办学重点,因此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融入甚少。
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大多存在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铺张浪费等各种不良的思想,滋生着各种不良风气,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提升具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因此,必须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中,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观进行重塑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抑制校园中的不良风气。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一)在政治理论课堂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通过这样的途径得以培养。
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
同时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编制相关的教材,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并设置相关的课程进行考试。
(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院校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不仅要让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乐意接受,还要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弘扬和传承。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文学讲座、敬老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也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高等院校必须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保持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大学的办学特色,而且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隋海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68-69. [2]高琦.传统文化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长春:
吉林大学,2018.
[3]常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实现的途径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1):102-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基于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18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莹(198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助理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