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品德教案-主题活动:我也做研究_科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活动二我也做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⑶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⑵通过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发现问题,确定我要研究什么,做出研究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科学思想;
⑵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意识和能力,去研究我们周围的世界,学着解决一些
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的相关资料。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我研究什么
一、说“研究”导入课题
1.什么是研究?举例说说。

2.研究尽是科学家的事吗?
3.我们研究些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什么是研究
1.从P38图中三个小朋友的谈话了解什么是研究。

从“水坑里的水是怎么消失的”这个问题入手,知道研究的基本过程。

(破解自己心中对于“研究”的敬畏。

)我可不行——试试——提出问题——找到答案。

2.你现在知道什么是研究了吗?
所谓研究:就是提出问题——找到了答案的过程
3.教师小结:“研究”就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询问、查找、实验等弄清
自己不明白的事情。

三、(请学生阅读P39内容)找到水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1.然后回答。

并请你把答案补充完整。

(水蒸气、渗入地下……)
2.教师小结,小男孩所做的事就是研究,而且是了不起的研究。

研究就在我们
身边。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勤于动脑,把脑海中的大问号变成感叹号,我们就会成功。

四、我想研究问题(小组讨论)
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有很多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也一定想把不明白变成明白,找到一个个问题的答案。

1.我们对那些还不明白的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呢?(去研究)
2.请大家讨论:把你想研究什么问题?题讲给大家听。

(并记录下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课余自己进行研究。


3.进行研究我们要注意什么?(阅读P40内容)
⑴选择研究项目: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⑵研究的方法:制定计划,做好准备。

动手动脑,观察记录,询问查找,搜集等手段。

4.教师总结。

知道通过“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询问老师,查找资料”等手段,可以弄清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运用掌握到的方法,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板书设计:我研究什么
研究:提出问题——找到答案
研究项目: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

方法:做好计划,观察记录,询问查找,实验发现等。

第二课时开始研究吧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

2.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重点难点】
城里学生不熟悉“小青蛙变成癞蛤蟆”的情况,而且其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耐力不够。

【教学准备】
不倒翁、小青蛙变癞蛤蟆系列幻灯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由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青蛙和癞蛤蟆是同一种动物吗?他们是哪来的?今天,咱们先来看
看这个研究小组的活动吧!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跟随书上的小朋友来了解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和癞蛤蟆的。

二、学习研究过程
1.学生自学P41~P43内容,(读一读,学生的观察日记)
2.分析研究过程。

A、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是怎样做的?(计划、认真观察、记录。


制定研究计划
观察对象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
观察时间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
B、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身什么难题?(身上长痘痘、怎么变成了癞蛤蟆?)
C、孩子们是怎样对待这些困难?(请教爷爷、再试验,比较变化不同。


D、最后的研究获得了什么结论?(长尾巴是青蛙,短尾巴是癞蛤蟆。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青蛙变成癞蛤蟆”这一故事,使我们明白: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看一看:青蛙变成癞蛤蟆的过程(幻灯片演示)。

1.榜样引路。

教师提供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是如何面对失败的故事。

2.教师小结:从事科学研究就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大家要发挥小组合作精神,找原因,讨论,说的想法,听意见,就能找到办法。

四、玩一玩: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1.问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让不倒翁不倒?
2.出示课前准备的不倒翁玩一玩。

3.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什么吗?
4.拆开玩具看不倒翁不倒的真正原因。

5.小组合作,学生动手做不倒翁。

六、做一做(P43—44)
1.选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然后给同学作介绍。

2.在动植物王国里,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值得人类不断探索去认识。

(请阅读P44)
板书设计:开始研究吧
蝌蚪(长尾巴)——青蛙
蝌蚪(短尾巴)——蟾蜍
第三课时展示的时候到了
谈话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都确定了自己研究的对象,并进行了认真
的研究。

你们一定都很想把自己的发现、研究的成果告诉大家吧。

今天我们就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板书课题:展示的时候到了
一、成果展示。

(学生阅读P47—48内容。


1.书上的小朋友研究、制做了哪些项目?
(⑴制作“花钟”;⑵研究了不落叶树的叶子的特点;⑶设计制作的小船。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又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我的研究成果
1.分组展示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活动要求:介绍自己的研究制作过程、发现,也可以展示你在实验中发生的有趣事情。


2.汇报展示(选部分作品)。

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与作者进入交流。

⑴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⑵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也看到了别人的作品。

你对哪些作品感兴
趣呢?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它们的主人吗?
如:⑴怎么想到制作这件作品的?⑵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⑶自己是
怎么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的?
三、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研究制作,产生了些优秀作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真的好棒!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都是未来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展示的时候到了
研究过程、克服困难、有所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