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的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义的名人故事
走进孝义传统文化主题队会
活动目标:
1、学习了解孝义过节传统和风俗习惯。

2、感受蕴涵在传统故事中的孝义人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
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准备:
1、准备传统故事。

2、收集传统民族活动图片。

3、收集春联、剪纸等。

活动过程:
一、队会仪式
1、整队、出旗敬礼、唱队歌
2、中队长宣布四中队“走进孝义传统文化”主题队会现在
开始。

二、主持人上台主持节目
(一)讲一讲传统故事
1、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

千年的水冲走了千年的记忆。

1
但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

传统文化的美,在于它的历史。

它是先人们的精神积淀,是千百年来的传承。

一个个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小故事被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所传诵。

下面我们走进孝义传统文化。

2、看课件。

(二) 谈一谈我们的收获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一定还有更多的收获。

3、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队会一定让大家对家乡孝义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地了解,感悟到了孝义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从而增强对孝义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和自豪感,对家乡孝义的热爱。

四、队会仪式
1、呼号(由辅导员领呼,方法是:领呼人:“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队员举右手握拳回答:“时刻准备着~”) 、退旗敬礼
2、中队长宣布:四中队“走进孝义传统文化”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2
篇二:孝义文化
一、行孝仗义,包容大气
(一) 行孝仗义,包容大气
孝义市历史悠久,是有记载的全国置县历史最早的九县之一,素有三晋宝地、吕梁明珠之美誉。

历史的长河孕育了孝义人民“行孝仗义、包容大气”的淳朴民风,郑兴行孝大孝堡、义虎救樵夫、霍冀捎书仁义巷、锯树留邻等美丽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数千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包括皮影、木偶、碗碗腔、贾家庄婚俗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秧歌、悬空椅、八音会、泥塑、刺绣、剪纸、面花、皮影、雕刻等民间文艺;孝义古城、宋家庄民俗大院、中阳楼、三皇庙、慈胜
寺、临黄塔舍利寺、石践村报国亭、马牡丹烈士陵园、兑九峪战斗遗址等古建旅游资源。

从孝义的文化资源中可以发现孝义有两个全国“独一无二”:一是孝文化和义文化合体的“独一无二”;二是皮影和木偶在同一城市的“独一无二”。

孝义拥有的这两个全国“独一无二”,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孝义文化若以这两个“独一无二”为切入点,及早规划发展文化产业,对孝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全国道德建设的核心文化——孝?义,既是孝义市的“根”和灵魂,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其影响范围涵盖中华大地乃至华人地
3
区。

(二) 孝义名称来源孝义由“孝”和“义”两字合成。

之所以取孝义作为县名,是由当地的郑兴“割股奉母”的纯朴孝行,和“义虎救樵夫”(又说:尉迟恭在孝降唐王李世民而义)的美丽故事感动天下,演变而来。

据记载,孝子郑兴,自幼很有志向,终日勤劳耕作,侍奉父母,但家境贫寒。

父亲去世后,郑兴守孝3年。

母亲久病不愈,郑兴服侍床前,从不解衣,不离母亲半步。

母亲想吃肉丸汤,郑兴因无钱买肉,于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汤奉母。

此事传开后,人人都为郑兴的孝道所感动。

“割股奉亲,乃世乏奇事~”。

在清乾隆《孝义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遂改名孝义。

事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国志》。


而“义虎救樵夫”则是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清乾隆《孝义县志》记录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的是明朝有个樵夫砍柴坠入深渊的虎穴中,老虎不
仅没有吃他,反而将他背出山外。

樵夫千恩万谢,与老虎约了个时间在西门外答谢它,到了时日,老虎如期而至,将樵夫送它的东西叼了后离去。

为纪念孝义得名1380年,孝义市以“割股奉母”和“义虎救樵夫”的历史典故为题材,于2007年1月1日,落成了两座大型高粱红花岗岩雕塑,以此展现孝义的城市形象。

4
二、风云孝义史
(一)清末明初话孝义
1、冯济川与轰动世界的山西保晋矿务运动
冯济川(1859-1928)字秋航,山西孝义兑镇石像村人,故自号石像山人。

清末明初三晋杰出的教育活动家,山西著名的藏书家。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举中举,清末,曾担任陕西长安县知事,陕西高等学堂国文教习。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之分校经纬学堂。

次年七月回国后执教于山西师范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在太原创办全晋公立中学堂,被推为教务长。

在孝义兑九峪(今兑镇)创办高小学堂,在太原创办公立女子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5月,被学部委任中央教育会委员,山西仅此一人。

翌年任省议会委员。

晚年归故里,边教书边著述。

一生著书立说百余卷。

民国十七年(1928年)病逝,享年70岁。

他是近百年间对孝义本土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冬,由刘懋赏、冯济川等山西各界代表禀请山西巡抚批准,创设保晋矿务公司,以开全省矿产。

第二年春天,又经山西籍京官、军机处章京赵国良等拟具章程,呈请农工商部要求成立保晋矿务公司。

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正式批
准并发给关防。

保晋矿务公司的创设及发展经历,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命历程。

5
2、李元晋与日本合办的“华兴煤矿公司”
李元晋(1858—1934年咸丰八年至民国23年),父辈时发家,有良田近千亩,在本县开设崇发厚、崇庆祥油行,兼营钱业;其子李子嘉开设百逢源钱庄。

庄子两代均为省议员。

李家曾于1919年(民国8年)创设华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经营10余年。

李元晋,大孝堡人,清末举人,是孝义县清末民初首富。

早在李元晋读书之际,其父李映湘已在本村占地千亩,李元晋中举后,又向周边村庄购置土地,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

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74年),孝义就已经有了煤炭开采的工业,多是“携灯鞠躬而入,背负以出”,开采技术变革缓慢。

辛亥革命后,邑人李元晋与日本川畸造船所合资兴办起华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使用高车、锅驼机、水泵等动力机器,煤炭开采业有了新的发展。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由日本人经营的天津川畸造船所投资260万银元,在下堡镇贤者村建成的华兴煤矿公司首次用蒸汽机发电,主要供日本工程师和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矿师照明,剩余负荷供矿井上十余盏40瓦灯泡照明。

在这一年2月15日举行的矿井大庆日,孝义县境内首次放映无声电影。

3、杨德龄与杏花汾酒厂、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
孝义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人民的正义战争频发。

民国25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抗战先锋军东征入晋、入孝,
6
山西省督军阎锡山惶惶调集重兵阻击。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后,民国党蒋介石、阎锡山发动了反人民的全
面内战。

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人民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及阎锡山军阀的统治,从此走向了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

1、红军东征“兑九峪战斗”
民国25年(1936年),3月初,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进入孝义县兑九峪一带。

阎锡山得知这一情况,急令晋军杨效欧所部六十六师向兑九峪一带集结,围攻红军。

3月10日,兑九峪大战展开。

战斗中,阎锡山又令晋军七十二师李生达部、七十师王靖国部相继投入战斗。

兑九峪战斗是红军东征中最大和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据当时在红一军团担任师长的肖华回忆,敌人炮火之猛烈,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所少见。

红军开始打得比较顺利,当在战斗中发现敌人兵力不是原来估计的四个团,而是十多个团时,为了保存战斗力,避免和敌人决战,毛泽东等当机立断,命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

在这次战斗中,红军打垮了敌人两个师,消灭其一部。

由于敌人的炮火异常猛烈,红军亦有伤亡。

兑九峪大战之后,蒋介石调动汤恩伯十三军两个师,关麟征、朱怀冰、李仙洲各一个师,商震三十二军两个师,共七个师以上的兵力,分三路开赴山西,增援阎锡山。

一路由风陵渡过黄河,经洪洞、赵城等县,指向隰县方向;一路由平
7
汉路转正太路入晋;一路经道清路(河南新乡至焦作一段铁路)入晋,由晋城北上。

任命陈诚为总指挥督战。

蒋介石还派了几十架轰炸机,天天出动侦察轰炸,并电令驻陕西的国民党军队向黄河西岸推进。

妄图切断红军后路,歼灭红军于黄河两岸。

根据新的情况,为了保存实力,红军决定变更战略,不再东进,分成两路活动。

红一军团沿同蒲路南下,红十五军团通过晋中转向晋西北。

毛泽东率领总部机关和一支小部队到吕梁山区打游击,指挥两路红军活动,领导全党工作。

红军在行军过程中,打垮和消灭了一部分拦阻的敌人。

红军东征在山西转战50多个县,所到之处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打土豪,斗恶霸,扩红,筹款,帮助穷苦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

在黄河沿岸的一些地区,红军还帮助地方干部建立了区、村苏维埃政权。

在东征两个多月,红军先后在中阳的关上、三交,隰县的蓬门,孝义的兑九峪,兴县的曹家坡等20多个地方连打胜仗,消灭了敌人六七个团;同时扩红八千,筹款50多万元,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2、抗日战争
2.1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

民国27年(1938年)2月16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孝义县城。

12月下旬,日军108、109师团2万余兵力“扫荡”吕梁山区,以晋西地区为主要目标(含孝义西南部村庄)。


8
本第一路军从孝义、中阳出发,先后占领下堡、下栅、上下义棠、兑九峪和大麦郊;由中阳出发的日军占领了关上、师池镇,关上村日军进攻水头地区。

在这一带活动的八路军配合晋军英勇抗击,展开激战,日军受到遏制。

战斗中,日军伤亡90余人,放慢了进攻,退
出部分进犯的村镇。

2.2八路军在赵家庄伏击日本侵略军。

民国27年(1938年)2月16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孝义县城后,经常出城抓人、抢粮、奸淫掳掠。

6月18日,八路军115师685团收到日军出城活动的情报,命令1营1连1排的33名战士,埋伏在赵家庄伏击日军。

战士们在拂晓前赶到赵家庄村,封锁了路口,隐蔽埋伏。

上午10时许,有20多名日军骑兵出城到赵家庄村。

当日军进入埋伏圈后,立刻遭到八路军战士的火力袭击。

9名日军当场被击
毙,余者仓惶逃回县城。

此次伏击战共缴获步枪9支,指挥刀1把,子弹300余发,八路军无一伤亡。

侵占孝义县城的日军为报复,当日下
篇三:孝义的来历
孝义的来历
郑兴割股奉母
“割股奉亲记”讲述了关于“孝”的故事:“今之孝义,唐初为永安县。

时永安堡村民郑兴,耕作奉母。

母久病,郑兴
9
乃割股为羹以进母,母病始愈。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知县报于朝,唐太宗李世民诏政永安为孝义。

铭曰:郑兴立本,割股奉亲。

明君重德,孝诏古今。

富民强市,羽翼乾坤”
义虎救樵夫
“义虎报恩记”是关于“义”的故事:“古之孝义,林茂草丰。

西山有虎,其掌著木刺。

一老樵闻其鸣,察其状,冒险为之拔除。

虎感其德,遂日捕野物以赠。

樵老去世,其虎为之守墓三年,众人称之为义虎。

铭曰:善哉樵夫,义及猛兽。

虎也知义,颂声不朽。

中和位育,人天谐久。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