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轴心时代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轴心时代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比较研究
卢影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谈到哲学发展史,便一定会想到中西方哲学史上的两个发端: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二这两者皆产生在奴隶制社会,都以追问人类终极关怀的角度出发,探寻却又在产生和发展定义上有很大的不同;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与文化,从而导致两者在思维的趋向、模式、方式上都形成了不同。

可谓各具特色、相映生辉。

通过此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这两种哲学文化的异同之处,并更为深刻的认识中西方国家的文化。

[关键词」轴心时代先秦哲学古希腊哲学比较
【中图分奏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 (2014) 03-0367-01 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最为重要,当时中国正值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放异彩造就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则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巨人。

先秦时的中华大地上的先民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精神”,这种“传统精神”一旦形成,很难再被改变。

于是在这两千余年的中国哲学史上,你会看到这潜移默化的规矩无处不在的身影。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因此退步,反而一直向文明的更高层次前进着。

再看古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时期到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再到古罗马哲学时期,这三个完整的阶段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并且古希腊哲学对许多宗教的早期希腊化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西方哲学史上不容忽略的浓重一笔。

一、“无为而无不为”与“唯有理智最为可贵”的相似性
(一)哲学词语的论述
哲学是什么?这个词汇在许多人眼里既熟悉又陌生,人们常常形容哲学会用三个问题形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到哪里去?”如同冯友兰所说的那样:“其实哲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反思。

”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一点上,无论中西方哲学,都是如此。

人们的精神理念往往是生活的支撑与信仰,这便也是哲学活动本身的根源意义。

而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则是中西方哲学的开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中西方哲学在交流和研究的过程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可是不论两种哲学文化在本土文化中的定义几何,如果想要让两者相互沟通,产生对话,就必须在其中找到能够联系两者的媒介,这就是所谓的“格义”。

也是这两种文化初遇时能够相互理解的一个必然过程,找到两者其中一些相通和相似的词语或概念,来表述彼此的学说。

(二)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
诸子百家的时代背景是封建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于是作为时代
精华的哲学思想随之产生,继而发展。

古希腊哲学则是由于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半岛的一些哲学家提出了世界根由的问题。

他们因反对过往流传的各种神话创世传说,认为世界的根由是由于物质性元素,如水、火、土、气等等元气形成的。

以此,开始了西方哲学的起点。

而后,苏格拉底的出现,使古希腊哲学更为璀璨,他坚定不移相信客观真理的存在,万物皆相对,而无绝对。

他亦是古代希腊最为博学的学者。

对比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产生背景,都在奴隶制时代诞生,而后延伸发展。

(三)两种哲学之间的理念
古希腊哲学中有个单词叫入(逻各斯),它翻译过来的意思类似于理性,但却又不等同。

如果用汉语中最准确的词汇来翻译,竟然是先秦哲学中老子的思想“道”字。

巧妙之处是,这两个词汇都很少有人能用语言解释出来,却又可以认知到这种精神《老子》中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名说的道作为宇宙万物的真实本体超出了人感性经验的范围,语言对‘道’的界定只能是片面的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也具有神秘色彩它同样超出了感性经验的范围,想要认识它必须通过发挥理性的作用。

在“善”的认识上,两种哲学思想都意指着人们符合了一定的伦理规范的行为但不同的是,先秦濡家认为善的源头是人性中所票赋于天的良知良能保存好人的善端,再由爱亲人推广至泛爱众古希腊哲学中所肯定的“善”,却是跟人的理性认知中密切相关的,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眼中,认为“善的理念就是给予认识对象以真理并给予认识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而后,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里,同样证实了这一点的存在。

(三)两种哲学对于“美”的见解
而在“美”的问题认识上,先秦哲学则认为“美”应该是一种万物和谐共生的相处模式,人与自然能够统一,万物苍生能够平等,使人保持一种平静和乐的心态,便是大美所在又或者说,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的状态而古希腊哲学则是把“美”看成了一种能够令人身心}渝h}的属性,把“美”作为一个
客观的存在来,强调了人们对于“美”本质上的认识以此来看,这两种哲学还是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结语:先秦哲学如同“水”一般,用诸子百家的哲学道理谱写了一本经验经,而古希腊哲学就像“火”,变动不居,风云不惊,用它客观坚定的理念,支撑着每一个人,给予他们无穷的力量自古常言水火不相容,可这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这二者若是能够放在同一平台上对话,便是刚柔并济,不失为一件好事中西方哲学的比较,是为了哲学观的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发扬两种传统哲学中的优秀内容,改造其中的消极悲观不完善的内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理,在此会发挥的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