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茶方法【优质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家经济繁荣,茶叶种植面积增加, 品质提高,制茶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加强。
(2)国家统一,交通发达,南茶北运,使 饮茶风俗得以不断传播。
(3)中外交往频繁,社会风气开放,使唐 朝的茶文化独具开创性。
(4)陆羽写成了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 书——《茶经》,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 的发展。
2021/10/10
(1)绿茶的泡饮方法
在我国无论南方,北方,产地、 销区,城市、农村,以至于国外, 都有大量的人饮用,使得绿茶的 饮用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方 法有如下几种:
2021/10/10
20
(1)茶具配置(以透明玻璃杯具为例)
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
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24
d.置茶。
用前文介绍的茶荷、茶匙置茶手法, 用茶匙将茶叶从茶样罐中拨入茶荷中, 再分放各杯中。一般的茶水比例为1 克:50毫升,每杯用茶叶2克~3克。盖 好茶样罐并复位。
2021/10/10
25
e.赏茶。
双手将玻璃杯奉给来宾,敬请欣赏干 茶外形、色泽及嗅闻干茶香。赏毕按 原顺序双手收回茶杯。
第三沸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 开水停沸,生成泡沫,此时把茶沫中黑色 的一层水膜去掉(浮在茶汤上面的是精华, 陆羽称为沫饽)
2021/10/10
6
⑤酌茶:即向茶盏分茶,使各碗沫饽 均匀。
⑥品茶:趁热饮茶,将鲜白的茶沫、 咸香的茶汤和嫩柔的茶末一起喝下去。
2021/10/10
7
2021/10/10
2021/10/10
14
三、明清泡茶
一、明代饮茶概况
饮茶风尚发展到明代,发生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随着茶叶 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 走向简单化。宋元时期:“全民皆 斗”的斗茶之风已经衰退,穷工极 巧的饼茶被散茶所代替,盛行了几 个世纪的唐烹宋点也变革成用沸水 直接冲泡的”瀹[yuè]饮法”。
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
人2021/们10/10称其为“绿茶舞”。
21
(2,成
直线状摆在茶盘斜对角线位置(左低右 高);茶盘左上方摆放茶样罐;中下方置 茶巾盘(内置茶巾),上叠放茶荷及茶 匙;右下角放水壶。摆放完毕后覆以大 块的泡茶巾(防灰、美观),置桌面备 用。
8
(2)庵茶法:将茶叶先碾碎,再煎熬、 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的 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
(3)煮茶法:把葱、姜、枣、橘皮、 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
总结:唐代饮茶开启 了品饮艺术的先 河,使饮茶成为了精神生活的享受。
2021/10/10
9
二、宋代点茶
1、宋代饮茶概况
(1)中国茶饮在宋代更为盛行,制 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 北苑出产的模压龙凤茶名冠天下。
• 第二步:
待绿茶茶叶舒展后,加满开水。
• 第三步:
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饮用。
2021/10/10
32
• 下投法:先投茶后注水,适合于茶条 松展的茶。
• 第一步: 准备瓷盖杯(本例大小约150ml) ,投入适量茶叶, 加入少许适温开水。
• 第二步:拿起冲泡的瓷盖杯,徐徐摇动使 茶叶完全濡湿,并让茶叶自然舒展。
2021/10/10
34
(2)红茶的泡饮方法
清饮法
在红茶中不加任何其他物品,保持红 茶的真香和本味的饮法称为清饮法。 按茶汤的加工方法可分为冲泡法和煮 饮法。其中以冲泡法为好,既方便又 卫生。冲泡时可用杯,亦可用壶,投 茶量因人而异。
2021/10/10
35
清饮时,静品默赏红茶的真香和本味,味浓 香水,最容易体会到黄庭坚品茶时感受到"恰 似灯下故,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 快活自省"的绝妙境界。
30
中投法:一般如龙井、太湖绿、六安瓜 片、绿阳春等大多采用中投法。
中投法其实就是两次分段泡茶法,它虽 然对茶的选择不是很强,也在一定程 度上解决了泡茶水温偏高带来的弊端, 但也给泡茶带来复杂化。
2021/10/10
31
• 第一步: 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 200ml),先置入适温开水约三分之一 ,投入3-5克绿茶茶叶,静待绿茶茶叶 慢慢舒展。
向茶盏冲入沸水,通常宜提高 茶壶,使壶口沸水从高处落下 ,促使茶盏内茶叶滚动,以利 浸泡。一般冲水至八分满为止 ,冲后立即加盖,以保茶香。
2021/10/10
44
⑸ 闻香:
花茶冲泡静置3分钟后,即可提 起茶盏,揭开杯盖一侧,用鼻闻 香,顿觉芬芳扑鼻而来。有兴趣 者,还可凑着香气作深呼吸状, 以充分领略香气给人的愉悦之感 ,人称“鼻品”。
2021/10/10
36
根据瓷壶的容量投入适量茶叶,注入开水(冲 泡后的茶汤要求汤色红艳为宜,水温以7080°为宜,头几次冲泡使用刚烧开的沸水可能 出现酸味),冲泡时间一般为头2泡出水时间 为五秒钟,3泡后出水时间可视泡数增加以及 口味而适当延长。不宜浸泡过久,合适的浸泡 时间不仅茶汤滋味宜人,还可增加耐泡次数。
2021/10/10
15
二、瀹饮法(沸水冲泡散茶法) 1、备器:紫砂壶、白瓷、青花瓷 2、备茶:散茶 3、涤具:用上品泉水洗涤茶具。 4、洗茶:用热水洗涤茶叶。 5、候汤:水需纯熟。 6、投茶:有下投、中投和上投之
分。 72、021/1品0/10 茶:追求真香、真色、真味 16
四、当代饮茶
1、清饮
(2)宋徽宗赵佶御笔亲书了一部 《大观茶论》,流传后世。
(3)宋代点茶已在社会各个阶层中 普及。后传至日本经千利休改造 成为了日本茶道。
2021/10/10
10
2、宋代点茶法:比唐代煎茶 法更为讲究。
(1)炙茶:用炭火烤干饼茶 的水汽
(2)碾罗:将茶饼碾碎成粉 末,再用筛过。
(3)候汤:掌握用水的沸滚 程度。
2021/10/10
12
3、宋代斗茶:评比调茶技术和 茶质优劣,也称茗战。
一看汤色:纯白如乳为上。表明 茶质鲜嫩,制作精良。
二看汤花:色泽与汤色一致。汤 花散退较早,出现水痕为负。
最后品评茶汤,味、香、色俱佳 才能获胜。
使用茶盏:福建建安的兔毫盏
(黑釉瓷的一种)
2021/10/10
13
4、宋代泡茶游戏——分茶,又 称茶百戏。即用高超的点茶技 艺。使汤花在极短的时间内显 现出奇幻莫测的图形或字迹。 有的技艺更高超,只需单手提 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 茶末的茶盏中,茶面立即呈现 奇丽的图形或文字。
• 第三步:待茶叶稍为舒展后,加入九分满 开水。
• 第四步:等待茶叶溶出茶汤。
• 第五步:用杯盖稍微拨动茶汤,使茶叶溶
出2021的/10/10茶汤更平均后即可饮用。
33
为了保证绿茶的鲜嫩度,使口感更佳,
同时使绿茶中的营养成分能被人体更 好吸收,适宜用80度左右的水冲泡。 一般就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药效作用而 言,头泡茶香味鲜爽,二泡茶浓而不 鲜,三泡茶香尽味淡,四泡茶缺少滋 味,再泡就无多少品饮价值了
28
第一步: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 200ml,之所以选透明玻璃杯,主要是 为了便于后面的的观察),置入适量适温 的开水后,投入3-5克绿茶茶叶。
第二步:静待绿茶茶叶下沉 。
第三步:绿茶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 沉浮,汤明色绿。
第四步:欣赏绿茶茶叶起浮及舒展的过程。
第五步:待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品饮。
2021/10/10
41
⑵ 烫盏:
就是将茶盏置于茶盘,用沸水 高温冲茶盏、茶托,再将盖浸 入盛沸水的茶盏转动,尔 后去 水,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清洁茶具。
2021/10/10
42
⑶ 置茶:
用竹匙轻轻将花茶取出,按需 分别置入茶盏。用量结合各人 的口味按需增减。
2021/10/10
43
⑷ 冲泡:
饮茶方法
2021/10/10
1
前言:我国饮茶的方法先后经过烹 茶、点茶、泡茶和当代饮茶法等几 个阶段。
2021/10/10
2
一、唐代烹茶
1、中唐之后,饮茶风俗日盛,成为 国饮。很多文人雅士以茶会友,辟 茶室,植名茶,吟茶诗,做茶画, 著茶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1/10/10
3
2、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
2021/10/10
29
用上投法泡茶,虽然解决了部分紧实的 高级细嫩名茶因开水温度太高,从而 造成对茶汤和茶姿的不利影响,但同 时,采用上投法泡茶,会使杯中茶汤 浓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
因此,品饮上投法冲泡的茶时,最好先 轻轻摇动茶杯,使茶汤浓度上下均一, 茶香得以透发。
2021/10/10
4
3、唐人饮茶的方法
(1)煎茶法
① 选茶: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 茶、饼茶四种。煎茶法用的是饼茶。
②工序:经过炙、碾、罗三道工序, 做成待烹的茶末,存放在盒子里备 用。
③选水:选用山水或江河水、井水 放到有方形耳的大口锅中。
2021/10/10
5
④烧水:
第一沸时,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第二沸时,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子在水中 搅动形成水涡,使水沸度均匀,用量茶小 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加搅动。
2021/10/10
22
b.备水。
尽可能选用清洁的天然水。有条件的茶 艺馆应安装水过滤设施,家庭自用可 自汲泉水或购买瓶装泉水。急火煮水 至沸腾,冲入热水瓶备用。泡茶前先 用少许开水温壶,再倒入煮开的水贮 存。这一点在气温较低时十分重要, 温热后的水壶贮水可避免水温下降过 快(开水壶中水温应控制在85℃左右)。
2021/10/10
37
调饮法
在红茶中加入辅料,以佐汤味的 饮法称之为调饮法。调饮红茶可 用的辅料极为丰富,如牛奶、糖 、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酒进行 调配。调出的饮品多姿多彩,风 味各异,深受现代各层次消费者 的青睐。
2021/10/10
38
花茶的泡饮方法
融茶叶之味,鲜花之香于一体,饮花茶 犹如品赏一件茶的艺术品。花茶的品种 很多,其中以茉莉花茶最为常见。下面 以茉莉花茶的冲泡为例:
2021/10/10
39
花茶泡饮方法,以能维持香气 不致无效散失和显示特质美为 原则,这些都应在冲泡时加以 注意。具体泡饮程序如下。
2021/10/10
40
⑴ 备具
一般品饮花茶茶具,选用的是白色 的有盖瓷杯,或盖碗(配有茶碗、 碗盖和茶托), 如冲泡茶坯特别细 嫩,为提高艺术欣赏价值,也有采用 透明玻璃杯的。
2021/10/10
26
明代张源《茶录》中认为:“春秋用中投, 夏上投,冬下投。”各投茶法实质上 是根据气温变化,人为调控泡茶水温。
2021/10/10
27
上投法: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 嫩的茶。
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如对松散型 或毛峰类茶叶,都是不适宜的,否则, 会使茶叶浮在汤面。
2021/10/10
(4)熁xié盏:用沸水冲洗杯
盏,预热饮具。 2021/10/10
11
(5)点茶:先将适量的茶粉放 入茶盏中点泡一些沸水,将茶 粉调成清状,然后再添加沸水, 边添边用茶筅搅动,直到茶汤 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点泡 后,如果茶汤的颜色呈乳白色, 茶汤表面泛起“汤花”能较长 时间凝注杯盏内壁不动,这样 就算点泡出一杯好茶。
2021/10/10
23
c.布具。
分宾主落座后,冲泡者揭去泡茶巾叠放
在茶盘右侧桌面上;双手(在泡茶过程中
强调用双手做动作,一则显得稳重,
二则表示敬意)将水壶移到茶盘右侧桌
面;将茶荷、茶匙摆放在茶盘后方左侧,
茶巾盘放在茶盘后方右侧;将茶样罐放
到茶盘左侧上方桌面上;用双手按从右
到左的顺序将茶杯翻正。
2021/10/10
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的主要饮 茶方式。选用茶条,用开水冲泡, 讲究泡茶的水质、水温和茶炉、茶 具,茶中不加奶、糖等料,在清饮 品尝中欣赏茶的色香味形。,慢斟 细啜时领略幽雅闲逸、洒脱自然的 情趣。
2021/10/10
17
2、调饮。即在茶汤中添加其他 物品,一般现调现饮。
3、袋泡茶。现在世界上的袋泡 茶有红茶、绿茶、花茶、乌龙 茶和药用保健茶等。
4、罐装茶。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纯茶饮料,一类是添加 香料或果汁的混配茶饮料。
5、冷饮。
2021/10/10
18
• 不同茶类的饮用方法,并没有明显的 界限,甚至是可以相互通用的,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品饮时,对各 种茶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如对普洱茶、 武夷岩茶讲究酽(yàn)和香,绿茶讲究 清香,红茶讲究浓鲜,西湖龙井讲究 色、香、味、形,总的说来,对各种 茶的要求都讲究一个,“醇”字,这 就是各种茶的固有本色。人们之所以 要强调各种茶的饮用方法,其实,无 非2021是/10/10为了发挥各种茶的固有特色罢了19。
(2)国家统一,交通发达,南茶北运,使 饮茶风俗得以不断传播。
(3)中外交往频繁,社会风气开放,使唐 朝的茶文化独具开创性。
(4)陆羽写成了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 书——《茶经》,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 的发展。
2021/10/10
(1)绿茶的泡饮方法
在我国无论南方,北方,产地、 销区,城市、农村,以至于国外, 都有大量的人饮用,使得绿茶的 饮用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方 法有如下几种:
2021/10/10
20
(1)茶具配置(以透明玻璃杯具为例)
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
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24
d.置茶。
用前文介绍的茶荷、茶匙置茶手法, 用茶匙将茶叶从茶样罐中拨入茶荷中, 再分放各杯中。一般的茶水比例为1 克:50毫升,每杯用茶叶2克~3克。盖 好茶样罐并复位。
2021/10/10
25
e.赏茶。
双手将玻璃杯奉给来宾,敬请欣赏干 茶外形、色泽及嗅闻干茶香。赏毕按 原顺序双手收回茶杯。
第三沸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 开水停沸,生成泡沫,此时把茶沫中黑色 的一层水膜去掉(浮在茶汤上面的是精华, 陆羽称为沫饽)
2021/10/10
6
⑤酌茶:即向茶盏分茶,使各碗沫饽 均匀。
⑥品茶:趁热饮茶,将鲜白的茶沫、 咸香的茶汤和嫩柔的茶末一起喝下去。
2021/10/10
7
2021/10/10
2021/10/10
14
三、明清泡茶
一、明代饮茶概况
饮茶风尚发展到明代,发生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随着茶叶 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 走向简单化。宋元时期:“全民皆 斗”的斗茶之风已经衰退,穷工极 巧的饼茶被散茶所代替,盛行了几 个世纪的唐烹宋点也变革成用沸水 直接冲泡的”瀹[yuè]饮法”。
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
人2021/们10/10称其为“绿茶舞”。
21
(2,成
直线状摆在茶盘斜对角线位置(左低右 高);茶盘左上方摆放茶样罐;中下方置 茶巾盘(内置茶巾),上叠放茶荷及茶 匙;右下角放水壶。摆放完毕后覆以大 块的泡茶巾(防灰、美观),置桌面备 用。
8
(2)庵茶法:将茶叶先碾碎,再煎熬、 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的 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
(3)煮茶法:把葱、姜、枣、橘皮、 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
总结:唐代饮茶开启 了品饮艺术的先 河,使饮茶成为了精神生活的享受。
2021/10/10
9
二、宋代点茶
1、宋代饮茶概况
(1)中国茶饮在宋代更为盛行,制 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 北苑出产的模压龙凤茶名冠天下。
• 第二步:
待绿茶茶叶舒展后,加满开水。
• 第三步:
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饮用。
2021/10/10
32
• 下投法:先投茶后注水,适合于茶条 松展的茶。
• 第一步: 准备瓷盖杯(本例大小约150ml) ,投入适量茶叶, 加入少许适温开水。
• 第二步:拿起冲泡的瓷盖杯,徐徐摇动使 茶叶完全濡湿,并让茶叶自然舒展。
2021/10/10
34
(2)红茶的泡饮方法
清饮法
在红茶中不加任何其他物品,保持红 茶的真香和本味的饮法称为清饮法。 按茶汤的加工方法可分为冲泡法和煮 饮法。其中以冲泡法为好,既方便又 卫生。冲泡时可用杯,亦可用壶,投 茶量因人而异。
2021/10/10
35
清饮时,静品默赏红茶的真香和本味,味浓 香水,最容易体会到黄庭坚品茶时感受到"恰 似灯下故,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 快活自省"的绝妙境界。
30
中投法:一般如龙井、太湖绿、六安瓜 片、绿阳春等大多采用中投法。
中投法其实就是两次分段泡茶法,它虽 然对茶的选择不是很强,也在一定程 度上解决了泡茶水温偏高带来的弊端, 但也给泡茶带来复杂化。
2021/10/10
31
• 第一步: 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 200ml),先置入适温开水约三分之一 ,投入3-5克绿茶茶叶,静待绿茶茶叶 慢慢舒展。
向茶盏冲入沸水,通常宜提高 茶壶,使壶口沸水从高处落下 ,促使茶盏内茶叶滚动,以利 浸泡。一般冲水至八分满为止 ,冲后立即加盖,以保茶香。
2021/10/10
44
⑸ 闻香:
花茶冲泡静置3分钟后,即可提 起茶盏,揭开杯盖一侧,用鼻闻 香,顿觉芬芳扑鼻而来。有兴趣 者,还可凑着香气作深呼吸状, 以充分领略香气给人的愉悦之感 ,人称“鼻品”。
2021/10/10
36
根据瓷壶的容量投入适量茶叶,注入开水(冲 泡后的茶汤要求汤色红艳为宜,水温以7080°为宜,头几次冲泡使用刚烧开的沸水可能 出现酸味),冲泡时间一般为头2泡出水时间 为五秒钟,3泡后出水时间可视泡数增加以及 口味而适当延长。不宜浸泡过久,合适的浸泡 时间不仅茶汤滋味宜人,还可增加耐泡次数。
2021/10/10
15
二、瀹饮法(沸水冲泡散茶法) 1、备器:紫砂壶、白瓷、青花瓷 2、备茶:散茶 3、涤具:用上品泉水洗涤茶具。 4、洗茶:用热水洗涤茶叶。 5、候汤:水需纯熟。 6、投茶:有下投、中投和上投之
分。 72、021/1品0/10 茶:追求真香、真色、真味 16
四、当代饮茶
1、清饮
(2)宋徽宗赵佶御笔亲书了一部 《大观茶论》,流传后世。
(3)宋代点茶已在社会各个阶层中 普及。后传至日本经千利休改造 成为了日本茶道。
2021/10/10
10
2、宋代点茶法:比唐代煎茶 法更为讲究。
(1)炙茶:用炭火烤干饼茶 的水汽
(2)碾罗:将茶饼碾碎成粉 末,再用筛过。
(3)候汤:掌握用水的沸滚 程度。
2021/10/10
12
3、宋代斗茶:评比调茶技术和 茶质优劣,也称茗战。
一看汤色:纯白如乳为上。表明 茶质鲜嫩,制作精良。
二看汤花:色泽与汤色一致。汤 花散退较早,出现水痕为负。
最后品评茶汤,味、香、色俱佳 才能获胜。
使用茶盏:福建建安的兔毫盏
(黑釉瓷的一种)
2021/10/10
13
4、宋代泡茶游戏——分茶,又 称茶百戏。即用高超的点茶技 艺。使汤花在极短的时间内显 现出奇幻莫测的图形或字迹。 有的技艺更高超,只需单手提 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 茶末的茶盏中,茶面立即呈现 奇丽的图形或文字。
• 第三步:待茶叶稍为舒展后,加入九分满 开水。
• 第四步:等待茶叶溶出茶汤。
• 第五步:用杯盖稍微拨动茶汤,使茶叶溶
出2021的/10/10茶汤更平均后即可饮用。
33
为了保证绿茶的鲜嫩度,使口感更佳,
同时使绿茶中的营养成分能被人体更 好吸收,适宜用80度左右的水冲泡。 一般就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药效作用而 言,头泡茶香味鲜爽,二泡茶浓而不 鲜,三泡茶香尽味淡,四泡茶缺少滋 味,再泡就无多少品饮价值了
28
第一步: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 200ml,之所以选透明玻璃杯,主要是 为了便于后面的的观察),置入适量适温 的开水后,投入3-5克绿茶茶叶。
第二步:静待绿茶茶叶下沉 。
第三步:绿茶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 沉浮,汤明色绿。
第四步:欣赏绿茶茶叶起浮及舒展的过程。
第五步:待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品饮。
2021/10/10
41
⑵ 烫盏:
就是将茶盏置于茶盘,用沸水 高温冲茶盏、茶托,再将盖浸 入盛沸水的茶盏转动,尔 后去 水,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清洁茶具。
2021/10/10
42
⑶ 置茶:
用竹匙轻轻将花茶取出,按需 分别置入茶盏。用量结合各人 的口味按需增减。
2021/10/10
43
⑷ 冲泡:
饮茶方法
2021/10/10
1
前言:我国饮茶的方法先后经过烹 茶、点茶、泡茶和当代饮茶法等几 个阶段。
2021/10/10
2
一、唐代烹茶
1、中唐之后,饮茶风俗日盛,成为 国饮。很多文人雅士以茶会友,辟 茶室,植名茶,吟茶诗,做茶画, 著茶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1/10/10
3
2、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
2021/10/10
29
用上投法泡茶,虽然解决了部分紧实的 高级细嫩名茶因开水温度太高,从而 造成对茶汤和茶姿的不利影响,但同 时,采用上投法泡茶,会使杯中茶汤 浓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
因此,品饮上投法冲泡的茶时,最好先 轻轻摇动茶杯,使茶汤浓度上下均一, 茶香得以透发。
2021/10/10
4
3、唐人饮茶的方法
(1)煎茶法
① 选茶: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 茶、饼茶四种。煎茶法用的是饼茶。
②工序:经过炙、碾、罗三道工序, 做成待烹的茶末,存放在盒子里备 用。
③选水:选用山水或江河水、井水 放到有方形耳的大口锅中。
2021/10/10
5
④烧水:
第一沸时,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第二沸时,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子在水中 搅动形成水涡,使水沸度均匀,用量茶小 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加搅动。
2021/10/10
22
b.备水。
尽可能选用清洁的天然水。有条件的茶 艺馆应安装水过滤设施,家庭自用可 自汲泉水或购买瓶装泉水。急火煮水 至沸腾,冲入热水瓶备用。泡茶前先 用少许开水温壶,再倒入煮开的水贮 存。这一点在气温较低时十分重要, 温热后的水壶贮水可避免水温下降过 快(开水壶中水温应控制在85℃左右)。
2021/10/10
37
调饮法
在红茶中加入辅料,以佐汤味的 饮法称之为调饮法。调饮红茶可 用的辅料极为丰富,如牛奶、糖 、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酒进行 调配。调出的饮品多姿多彩,风 味各异,深受现代各层次消费者 的青睐。
2021/10/10
38
花茶的泡饮方法
融茶叶之味,鲜花之香于一体,饮花茶 犹如品赏一件茶的艺术品。花茶的品种 很多,其中以茉莉花茶最为常见。下面 以茉莉花茶的冲泡为例:
2021/10/10
39
花茶泡饮方法,以能维持香气 不致无效散失和显示特质美为 原则,这些都应在冲泡时加以 注意。具体泡饮程序如下。
2021/10/10
40
⑴ 备具
一般品饮花茶茶具,选用的是白色 的有盖瓷杯,或盖碗(配有茶碗、 碗盖和茶托), 如冲泡茶坯特别细 嫩,为提高艺术欣赏价值,也有采用 透明玻璃杯的。
2021/10/10
26
明代张源《茶录》中认为:“春秋用中投, 夏上投,冬下投。”各投茶法实质上 是根据气温变化,人为调控泡茶水温。
2021/10/10
27
上投法: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 嫩的茶。
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如对松散型 或毛峰类茶叶,都是不适宜的,否则, 会使茶叶浮在汤面。
2021/10/10
(4)熁xié盏:用沸水冲洗杯
盏,预热饮具。 2021/10/10
11
(5)点茶:先将适量的茶粉放 入茶盏中点泡一些沸水,将茶 粉调成清状,然后再添加沸水, 边添边用茶筅搅动,直到茶汤 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点泡 后,如果茶汤的颜色呈乳白色, 茶汤表面泛起“汤花”能较长 时间凝注杯盏内壁不动,这样 就算点泡出一杯好茶。
2021/10/10
23
c.布具。
分宾主落座后,冲泡者揭去泡茶巾叠放
在茶盘右侧桌面上;双手(在泡茶过程中
强调用双手做动作,一则显得稳重,
二则表示敬意)将水壶移到茶盘右侧桌
面;将茶荷、茶匙摆放在茶盘后方左侧,
茶巾盘放在茶盘后方右侧;将茶样罐放
到茶盘左侧上方桌面上;用双手按从右
到左的顺序将茶杯翻正。
2021/10/10
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的主要饮 茶方式。选用茶条,用开水冲泡, 讲究泡茶的水质、水温和茶炉、茶 具,茶中不加奶、糖等料,在清饮 品尝中欣赏茶的色香味形。,慢斟 细啜时领略幽雅闲逸、洒脱自然的 情趣。
2021/10/10
17
2、调饮。即在茶汤中添加其他 物品,一般现调现饮。
3、袋泡茶。现在世界上的袋泡 茶有红茶、绿茶、花茶、乌龙 茶和药用保健茶等。
4、罐装茶。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纯茶饮料,一类是添加 香料或果汁的混配茶饮料。
5、冷饮。
2021/10/10
18
• 不同茶类的饮用方法,并没有明显的 界限,甚至是可以相互通用的,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品饮时,对各 种茶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如对普洱茶、 武夷岩茶讲究酽(yàn)和香,绿茶讲究 清香,红茶讲究浓鲜,西湖龙井讲究 色、香、味、形,总的说来,对各种 茶的要求都讲究一个,“醇”字,这 就是各种茶的固有本色。人们之所以 要强调各种茶的饮用方法,其实,无 非2021是/10/10为了发挥各种茶的固有特色罢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