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
预防与控制
目录CONTENTS 134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我省新冠感染疫情处于局部
零星散发状态,形势平稳,但由
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毒株与我国
当前流行毒株不同,且我国近期
输入病例中变异株占比增加,因
此建议群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和健康管理。
预防控制
(1)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
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
毒疫苗。
60岁以上人群、严重慢性
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员优先推
荐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预防控制
(2)做好日常防护,应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3)加强个人健康管理。
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
健康状况,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
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7 5
171711
预防控制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同时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
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3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预防控
制
•(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
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并及时告知所在幼托机构,以便及时消毒、处理。
预防控制
6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5月将进入我省出血热发病的小高峰
预防控制
(1)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
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
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2)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
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以防螨虫叮咬;在村周、
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
防鼠措施;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
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
(如稻草、玉米秸秆
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
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
(3)一旦出现发热、
肌肉酸痛、皮肤出血
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
院救诊。
近期天气依然不稳定,要警惕呼吸道传染病的反复侵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等。
(1)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水痘、流
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
程接种疫苗。
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咳嗽或打喷
嚏时,用纸巾、毛巾遮掩口鼻。
(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预防控
制
四、呼吸道传染病
(5)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晨午检,
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着重防范呼
吸道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
预防控
制
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综合性防疫措施为
基础,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管理传染源;
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诊断与报告。
早期发现传染源是控制
传染病的重要环节,能
有效地防止其继续传染。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早期
传染性最强,如能早期
发现,就能有效地防止
其继续传染。
对患者和
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
要求早发现、早诊断、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
传染病疫情报告力求迅速。
不得隐瞒,谎报,或
授意他人隐瞒、谎报
疫情。
如果隐瞒不报、谎报、
漏报或延期报告者,
均追究当事人有关责
任。
疫情报告
•当出现上述4种情况爆发时,当地疫情报告人首先核实情况是否存在,若情况属实,应当在2小时内以最方便的通迅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相关信息;
•医疗机构派专业人员到疫源地核实疫情,核实后,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管理部门和疾控机构
切断传播途径
隔离与治疗。
隔离有传染性的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尽可能减少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机会,并有利于进行消毒。
住院隔离病人住院是合理的隔离方式。
临时隔离室隔离对某些传染病(如红眼病、水痘等)病人数量较多时,可在医护
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房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减少病原体传播。
家庭隔离某些乙、丙类传染病可在病家进行隔离治疗(如麻疹、手足口病等)
病原携带者的管理。
指导、督促他们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道德风尚;直接接触饮食、食品的从业
人员,服务行业及幼托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通风
•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
•寒冷天气,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适宜开窗通风的时段:10:00及15:00前后;阴天、雨雪天、刮风时不宜多开窗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要增加通风频次
消毒
•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
•物表、地面、门把手和扶手、空气、衣被、用品、用具、餐具
•消毒频次及要求
•厕所、餐具等每天消毒一次,其他场所和用品消毒依据情形而定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要增加消毒频次。
•增强居民免疫接种意识。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
通过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
•开展健康教育。
•利用宣传、讲座、咨询、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居民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避免生熟食物交叉污染,冷藏或封盖剩余食物。
•多喝水,不喝生水,特别在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雾天不宜晨练;
•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不饮酒。
我们一起努力构建一个“干净、卫生、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