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读书笔记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读书笔记
这是第三卷,起名《金缕曲》。

想起第一卷《木兰歌》第二卷《水龙吟》来,都是不明不白地看到最后,干脆这一次先看看这《金缕曲》是何物?原来还是词牌名,其实,我心里已经有了“预感”,这是作者的一个心机,显示着什么东西,我再“预感”一下,第四卷《火凤凰》是不是还是词牌名,但是,我预感错了,没有搜到火凤凰是词牌名的网页,看来,作者还是把我给套进去了。

第二卷说张居正任首辅后,准备整饬吏治惩处贪墨,但是一出苏木胡椒难以折现,一出礼部官员自入黄泉,让张居正差点儿招架不住。

李太后的老爹李伟本来封了武清伯,但是,他以为应该再顺着往上土豪,封为武清侯,李伟的儿子李高就认为,这事儿只是一个人在把着,就是张居正。

善于察言观色的冯保,早就看出李太后对张居正-存有一份异样的眷顾之情。

李太后极轻地回了一句,说完,丰腴白皙的面颊上忽然飞起了两片薄薄的红晕。

冯保看在眼里,心里头麻酥酥的。

皇上制衣费用,本应由司礼监和工部共同商定,但冯保却直接由司礼监提出,杭州织造局制衣,工部则以此项增费太大,无章可循而抵-制不办。

张居正便想从今年起开始整顿财政。

被张居正接到积香庐静养的玉娘,先是治好的眼疾,恢复了光明,后又对张居正从不排斥到慢慢地爱上他,想着张居正哪天能够明媒正娶,把她迎进大学士府中。

奶-子府,是一座专为内廷皇-室供应人奶的常设机构。

按规定,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每季选奶娘四十名,一季一换。

奶娘要求非常严格,年龄须得是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已婚妇女,身材要丰-满,长相要端庄,生下头胎三个月后方可候选。

【下面这几段是关于李太后和张居正的。

挺能说明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

】“花是好花,但价码也真是个价码儿,你说呢,张先生?”李太后朝张居正送了个秋波。

见李太后问话,他抬头朝李太后看了一眼,却不料李太后一双明亮澄澈的眸子也正在盯着他,那眼光中荡漾着一-股与太后身份极不相称的柔情蜜意,害得这位“铁面宰相”心里头一-阵慌乱,他下意识地垂下眼睑。

客厅里,只剩下李太后与张居正两个人。

忽然,两人都感到有些不自在。

李太后瞅了瞅正襟危坐的张居正,脸上泛起了红晕,她伸手抚了抚云鬓。

李太后心存感激,投向张居正的目光也就更为大胆。

李太后火-辣辣的目光,灼得张居正浑身不自在。

“张先生,你觉得太后不像一个女人么?”
“你觉得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狐媚是女人的本钱,天底下没有不吃鱼的猫儿,也没有不喜欢狐媚女子的男-人。


“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要能够博得男-人的欢心。


“作为女人,咱有七情六欲,但作为太后,咱又不能不把这些七情六欲扼制下去。


其实,李太后和张居正的“事”儿,不仅是作者明白,就是玉娘也看出来了。

看看这段话:“你别托词儿,”玉娘一时情急,竞说了一句冒失话,“奴婢早看出来,李太后对你有意。

”张居正闻听此言头皮一炸,扬手一个耳光“啪”地一声打在玉娘粉-嫩的面颊上。

金学曾奉命查三宫子粒田的事儿,在大-隆福寺巧遇李太后和张居正,一番陈述,让张居正有了机会把国家兴亡,重在吏治;朝廷盛衰,功在财政的道理说与李太后。

李太后当即表示财政改-革,就从子粒田改起。

金学曾去了荆州任巡税御史,想不到荆州最大的偷-税户竟然是张居正家老爷子。

金学曾倒吸一口冷气,愣了半天。

金学曾把此事告于张居正,张居正更是不敢再往下想了。

但张居正并没有把此事盖下去,而是如实向李太后和皇上禀报,李太后和皇上并没有怪罪于他。

张老爷子被打,知府赵谦大作文章,一时间荆州各官府悉数看望。

远安县令李顺挑了二-十只乌鸡送礼,被撵出门,可是这二-十只鸡真的是李顺自己的钱呀。

邵大侠再次来到京城,与玉娘联系上了,他要玉娘向张居正求个情,写个信与两淮盐运司胡自皋,这事瞒不了东厂。

张居正知道后,心里头顿时像打翻了醋罐子。

基于邵大侠在官-场上钻天入地翻云覆雨的能力,他决心除掉这个祸害。

张居正治家很严。

管家游七娶了官家女孟芳为二房,孟芳哥哥孟无忧无意说露了嘴,张居正知道这是孟无忧借机攀上他这高枝,于是被贬两级使用,游七杖打二-十。

武清伯李伟为王崇古部下二-十万兵士采购了棉衣,是通过邵大侠做成的,结果却是因为用了发黑发霉烂棉花,一下子冻死了十几名士兵,戚继光向张居正告-状,张居正表示,这笔账一定要清算!就是这一棉衣事件,使邵大侠在狱中“畏罪自尽”,胡自皋家产充公,个人流徙三千里戍边,永不准开籍回乡。

当然,他们都是李伟的替死鬼。

但张居正也就此失去了红颜玉娘。

张居正现在成了大明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首辅。

在他的治理下,不但吏治清明,国家财政也彻底摆脱了困境。

这时候,张居正父亲突然病逝,张居正面临回家守制三年的局面,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他呕心沥血推行的万历新政,无疑就会半途而废。

于是在朝中一场是张居正守制还是夺情的争斗就展开了。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完,新出场人物88个。

以《金缕曲》为名,实则是为张居正是守制还是夺情,艾穆写了一首《金缕曲》反对张居正夺情:问今日,燕市悲歌,何人能续?张居正也写一首《金缕曲》以表心志:只是明君难割舍,扶社稷,要创千秋业。

【人物表】
第1个人物:闻天鹤【白云观道长】
第2个人物:吴和【内官监掌监】
第3个人物:胡本杨【尚衣监掌监】
第4个人物:赵金凤【尚功局的掌制,吴和的对食】
第5个人物:王起【午门的新任值门官】
第6个人物:朱禄【朱衡管家】
第7个人物:潘季训【工部左侍郎】
第8个人物:莫文隆【杭州知府】
第9个人物:王三【李太后身边的管事牌子】
第10个人物:赵谦【荆州府知府】
第11个人物:刘炫【工科给事中】
第12个人物:贾水儿【太监】
第13个人物:张九郎【京-城里有名的口戏大王】
第14个人物:蔡启方【都察院监察御史】
第15个人物:麻大年【吴和管家】
第16个人物:胡大仙【麻大年为吴和找的大-师,说是能为他胯-下还阳】
第17个人物:周佑【乾清宫管事牌子】
第18个人物:陶大顺【大名府副职】
第19个人物:陶大临【经筵讲官,陶大顺弟】
第20个人物:陶允淳【大理寺司丞,陶大顺子】
第21个人物:万和【李太后身边太监】
第22个人物:沈度【宛平县令】
第23个人物:杜继祖【世袭勋爵】
第24个人物:张文明【张居正父亲】
第25个人物:李狗儿【张居正老家卖菜的】
第26个人物:段升【张居正老家税关的巡拦】
第27个人物:李虎儿【李狗儿哥哥】
第28个人物:李顺【远安县令】
第29个人物:瑞芝【李顺老婆】
第30个人物:陈大毛【绰号绿头苍蝇,爱管闲事】
第31个人物:宋师爷【赵谦府】
第32个人物:张启藻【税关六品主簿】
第33个人物:嘉阳公主【许从成的夫人】
第34个人物:刘江俞【五城兵马司堂官】
第35个人物:张居谦【张居正的弟弟,锦衣卫指挥五品衔】
第36个人物:冯大人【夷陵知州】
第37个人物:周显谟【湖广道监察御史】
第38个人物:净慈老师太【荆州铁女寺。

106岁,说是绝了一个甲子的经水忽然重新来潮。


第39个人物:王清【鲥鱼厂管事太监】
第40个人物:王崇古【蓟辽总督】
第51个人物:于慎行【翰林院侍读学士】
第52个人物:汤显祖【江西青年举子】
第53个人物:张瀚【吏部尚书】
第54个人物:孟无忧【户科给事中】
第55个人物:孟芳【游七的二房,孟无忧的妹-妹】
第56个人物:金钰【戚继光麾下一名偏将】
第57个人物:陈吾德【礼科给事中】
第58个人物:纪可观【兵科给事中】
第59个人物:孙起礼【鸿胪寺导引官】
第60个人物:付应祯【御史】
第61个人物:张佑龙【太仆寺副卿】
第62个人物:郑师公【扬州扶乩】
第63个人物:张四维【新增补的内阁辅臣】
第64个人物:申辅时【詹事府詹事】
第65个人物:许国【礼部左侍郎】
第66个人物:杨本庵【山东巡抚】
第67个人物:赵悖【大理寺卿】
第68个人物:侯东莱【甘肃巡抚】
第69个人物:温加礼【户科给事中】
第70个人物:孔尚贤【孔子的六十四代孙衍圣公】
第71个人物:薛汴【第七代阳武侯】
第72个人物:李佑【司礼监秉笔太监】
第73个人物:王锡爵【翰林院掌院学士】
第74个人物:吴中行【王锡爵部属、编修】
第75个人物:赵用贤【王锡爵部属、检讨】
第76个人物:刘台【辽东巡按,后发配贵州都匀卫】第77个人物:李成梁【辽东总兵】
第78个人物:艾穆【刑部员外郎】
第79个人物:沈思孝【刑部衙门主事】
第80个人物:赵志皋【侍读】
第81个人物:赵-南星【探花郎】
第82个人物:陈瓒【左都御史】
第83个人物:曾士楚【御史】
第84个人物:陈三谟【吏科给事中】
第85个人物:王开阳【陕西道御史】
第86个人物:张位【翰林院】
第87个人物:习孔教【翰林院】
第88个人物:邹元标【刑部观政】
【二0二三年六月十三日看完于河南老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