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药物与临床研究 ·
122020年 第24期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
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体会
杜秀君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片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使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5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症状积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与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联合治疗有着较高价值,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复方甘草酸苷片;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科疾病中,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属于常见临床疾病,并且有着不断增加的趋势,常规治疗通常是使用非激素类制剂为主,但该治疗方法不仅周期长,而且见效慢,所以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
[1]。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共75例,均为我
院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以此来研究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37例,年龄为17-47岁,平均年龄为(31.25±1.57)岁;观察组患者38例,年龄为18-46岁,平均年龄为(31.63±1.42)岁,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
组间数据比较,P>0.05。
纳入标准:(1)知晓层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面部使用化妆品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超过30d。
排除标准:(1)严重慢性疾病者;(2)面部皮肤功能性障碍者;(3)寻常性面部脂溢性皮炎或者痤疮者。
1.2实施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组治疗,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次,1次/d;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
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方法进行治疗,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次,3次/d;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1次/d。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60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症状积分:包括主观症状(灼热、干燥、疼痛、瘙痒等)与客观症状(毛细血管扩张、表皮萎缩、红斑、鳞屑等,总分为33分,分数高则差,分数低则优。
不良反应:包括嗜睡、面部紧绷、血钾轻微下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有着较高的发病机率,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烧灼感等,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干预[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案有效性;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该结果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着较高安全性。
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是因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能够加快纤维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能够对创面进行有效修复,同时该药物还能够刺激胶原纤维的增殖与合成,从而使得患者皮肤耐受性极大的增加。
复方甘草酸苷片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磷脂酶A2的活性,同时能够提高类固醇在肝内的活性,进而使得患者炎症反应最大程度的降低,并且该药物还能够对细胞膜起到稳定作用,能够促进机体巨噬细胞的增强[3]。
综上所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将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莉,李云飞,李雪莉.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5):76-79.
[2]聂慧琼,钟华杰,吴原.LED-LLLT 近红外-黄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8):973-976.
[3]骆微,杜权.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J].中国药师,2018,21(5):847-849.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x±s)
常规组(37例)观察组(38例)
P 主观症状
治疗前14.58±4.0415.21±3.85>0.05治疗后 5.81±1.68 2.76±1.53<0.05主观症状
治疗前14.92±4.2615.02±4.03>0.05治疗后 5.62±1.84 3.06±1.25<0.05总积分治疗前26.03±4.5525.82±4.62>0.05治疗后
9.56±2.75
4.24±2.03
<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嗜睡面部紧绷
血钾轻微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38例)21110.53%常规组(37例)
1208.11%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