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2期
钟金坎
(永安职业中专学校,福建永安 366000)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


床上以不发情、阴道流出多量的分泌物为特征。

造成母猪繁殖性能下降,表现为产仔数少、返
情等,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是规模化猪场母猪高淘汰率的主要原因,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根据多年来在规模化猪场管理的经验,现针对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介绍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发病原因
1.1 猪舍因素
造成栏舍不清洁的猪舍因素:一是母猪关在传统水泥地面栏,二是栏舍内设水浴区,三是
怀孕限位栏漏缝区面积小、与地面高度差小。

以上因素容易造成栏舍潮湿肮脏等卫生问题,利
于细菌繁殖,会对发情、分娩、难产、哺乳期的母猪造成外源性感染,如造成后备母猪子宫内
膜炎,多呈隐性感染。

1.2 配种因素
造成外源性感染的配种因素:一是对母猪配种时的动作不规范,致使母猪阴道损伤;二是
人工受精器械消毒不彻底,致使母猪阴道细菌感染;三是本交时由公猪的原因造成的感染,使
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1.3 疫病因素
造成内源性感染的疫病因素:一是母猪感染细小、乙脑等病毒性、链球菌等细菌性疾病及
滴虫等寄生虫病,二是经产母猪由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霉菌毒素等因素造成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在子宫内腐败产生大量细菌及内毒素,使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1.4 生产因素
造成感染的生产因素:一是容易损伤子宫、阴道黏膜的难产助产,二是消毒不严、助产不
彻底的助产,三是胎衣、恶露等没及时排出,恶露积留,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

2 预防措施
2.1 保证猪舍的清洁
采用高压冲洗设备清理猪舍,加强配种舍、怀孕舍、分娩舍、后备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时清扫栏舍卫生,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以减少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2.2 严格规范配种操作
人工受精时,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如使用器械前严格消毒,配种前对母猪外阴擦洗消毒,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患病的母猪不得用公猪本交。

2.3 加强疫病的免疫
及时做好种公、母猪免疫注射工作,主要是口蹄疫、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疫病的免疫。

2.4 加强母猪的生产管理
2.4.1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

一是在母猪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进行阴户清洗消毒。

二是母猪分娩后,及时清理胎衣,在母猪尾根交巢穴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0 mL、青霉素160万IU、链霉素100万IU。

同时,肌肉注射缩宫素30 IU。

三是母猪分娩后2~8 h,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头孢类等药物,并用宫炎丸或达力郎一粒塞入子宫颈内。

四是产前产后给予一定量的青绿饲料,或在饲料中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使母猪尽快恢复食欲与体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五是给母猪产前产后7 d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2.4.2 加强助产操作管理工作。

人工助产前,手及助产用具用0.05%消毒威或0.1%新洁尔灭浸泡。

助产操作要严格遵守操作原则,助产结束后,及时向子宫内注入青霉素和链霉素,防止在助产时产道受损感染。

2.4.3 加强母猪产后观察工作。

一旦发现有阴户流脓或者其他污液现象,及时用百菌消或0.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 2次/d,等到阴户排出的液体透明时,向子宫内一次性注入青霉素24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

同时,肌肉注射抗菌素。

3 治疗措施
3.1 全身治疗
当患猪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时,先进行全身治疗,一是肌肉注射:青霉素240万IU、链霉素100万IU、地塞米松10 mL;或者静脉滴注:青霉素240万IU、链霉素100万IU、地塞米松10 mL;0.9%生理盐水1 000 mL。

二是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40 IU,上述用药,2次/d,连用3 d;三是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10 mL。

3.2 冲洗子宫
当阴户排出性物较浓稠、含絮状物,产后有恶露稽留时,可用下列方法冲洗:一用0.2%百菌消溶液50~100 mL,用灌肠器一次性输液器反复冲洗,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物。

二用0.1%高锰酸钾水,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液器反复冲洗,2次/d,连续3 d。

三用宫炎净在母猪发情时子宫灌注100 mL,3 d后再灌注50 mL。

3.3 宫内投药
子宫冲洗后,向子宫内注药效果较好,一是用青霉素16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溶于蒸馏水30 mL,一次性注入子宫。

2次/d,连用3 d。

二是生理盐水20 mL、碳酸氢钠10 mL、缩宫素40 IU进行混合,一次性注入子宫,1次/d,连用3~5 d。

三用达力朗或宫炎丸塞入一粒到子宫。

以上三种各选一种。

4 小结
4.1 病原菌感染是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主要途径是通过产道损伤、不规范的配种等因素而发生,因此,防控该病的发生:一是要规范配种、助产操作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避免损伤子宫黏膜,切断病原菌侵入的门户;二是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控制疫病的源头。

三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

4.2 多数抗生素对病原菌只有抑制而无杀灭作用,药物敏感性不强,剂量或疗程不足,常会导致发生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在断奶发情时才能被发现该病,此时再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难以治愈。

因此,用药时要选用适宜的药品,首选广谱类药,合理掌握用药时间,足量用药,以保证药品的效力,子宫投药以2次/d为宜。

4.3 在对患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母猪进行冲洗时,母猪发情期内操作比较合适,因为此时子宫颈相对比较松弛,用冲洗器灌入的冲洗消毒液和混入冲洗液中的炎症分泌物比较容易从子宫颈反流出来。

冲洗过程中一定要缓慢操作,切忌过猛,否则将导致炎症混合物进入输卵管而使炎症扩散,容易致使母猪遭淘汰。

4.4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普通病,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合理施治,一般可治愈;若不加强观察,粗心大意,没有及时发现,错过治疗时机,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或者继发子宫积脓,甚至发生败血症,应果断淘汰。

对于性能差或老龄多胎母猪可直接淘汰。

以减少经济损失。

总之对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切实搞好环境卫生,采取必要的药物预防措施,是预防该病发生和控制该病的关键。

(收稿日期:2012-03-20)
五部委清查“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
为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3月下旬,农业部联合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派出5个督查组,对重点省(区、市)“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查收缴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这次督查,重点检查各地“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查收缴工作进展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各地彻底铲除“瘦肉精”这一毒瘤,消除风险隐患,巩固“瘦肉精”专项整治成果,并了解各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本刊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