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含答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已知线段AB=8cm,在AB所在的直线上画线段BC=3cm,则线段AC=
()cm.
A.11B.5C.11或5D.8或11 2.图中有()个角.
A.5B.6C.10D.15
3.把一个10°的角先扩大6倍后,再用6倍的放大镜来看,看到的角是()。
A.10°B.60°C.120°D.360°
4.通过平面上的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A.1B.2C.无数条D.无法确定5.4:00时分针与时针组成的角是一个()
A.锐角B.钝角C.直角D.平角
二、图形计算
6.已知∠1=75°,求∠2、∠3、∠4的度数.
7.已知∠1=25º,求∠2和∠3的度数。
三、口算和估算
8.直接写得数.
(1)45°+20°=(2)30°×3=(3)25°×2+15°=
(4)180°-15°×2=(5)150°+175°=(6)540°-360°-105°=
四、填空题
9.下图共有( )条线段.
10.如图,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1=( )º,∠2=( )º。
1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 )次可以得到直角,对折( )次可以得到45°角。
12.如图,把两张都是10厘米的彩纸重叠黏贴在一起,重叠部分长( )厘米。
13.把一个三角尺如图这样放置,可以得出∠1=( )︒,∠2=( )︒。
14.7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 )角;( )时整,时针与分针成直角;( )时整,时针与分针成平角。
15.下图中,∠2=30°,则∠1=( ),∠3=( )。
16.钟面上,从9时到12时,时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从下午2时到下午2时半,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
17.如图:∠1=( ),∠2=( )。
18.数一数,填一填,发现规律。
想一想:如果有6条射线,共有( )个角;有8条射线,共有( )个角。
我发现:像这样由n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中,角的个数=1+2+…+( )。
五、判断题
19.所有的锐角都比钝角小。
( )
20.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 )
21.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135°的角。
( )
22.小红画了一条长20厘米的线段。
( )
23.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所以直线要比射线长。
( )
六、作图题
24.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出15︒、105︒、130︒的角。
七、解答题
25.已知∠1=28°,求∠2和∠5各是多少度?
26.用1000米长的竹篱笆围成一个长400米的长方形,其中一面靠墙。
(1)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公顷?
(2)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小是多少公顷?
27.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 (如图),怎样能用最短的时间爬到B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28.下面两幅图各是由一副三角板拼成的,请问∠1,∠2各是多少度?
29.两条直线相交,得到一个角为25度,请画图并计算出另外三个角的度数。
30.(1)量一量下面两个图中的1
∠和2
∠分别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
左图:1
∠=();∠2=()
右图:∠1=();∠2=()
我发现: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略
2.D
【解析】
【详解】
对于这类问题,可以用加法原理来解答:先看单个角的个数,上图中,单个角有5个,所以角的总个数从5加到1的和,即为5+4+3+2+1=15.
3.B
【解析】
【分析】
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角度有关,而与放大的倍数无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因为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角度有关,而与放大的倍数无关,所以把一个10°的角先扩大6倍后,再用6倍的放大镜来看,看到的角仍是60度。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影响角的度数大小的因素只有两条边叉开的角度大小一个。
4.A
【解析】
【详解】
略
5.B
【解析】
【详解】
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钟表上4点时,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12,两者之间相隔4个数字,4×30°=120°,120度的角是钝角.
6..∠2=180°-75°=105°
∠3=180°-105°=75°
∠4=180°-75°=105°
【解析】
【详解】
略
7.∠2=65°∠3=115°
【解析】
【详解】
∠2=90°-25°=65°
∠3=180°-65°=115°
8.(1)65°;(2)90°;(3)65°
(4)150°;(5)325°;(6)75°
【解析】
【分析】
先假设每个数字的右上角没有度数的标志,按整数四则运算来算,最后再想着标上度数的标志“°”
【详解】
(3)25°×2+15°
=50°+15°
=65°
(4)180°-15°×2
=180°-30°
=150°
(6)540°-360°-105°
=540°-(360°+105°)
=540°-465°
=75°
【点睛】
计算时要细心,避免数据干扰而出错。
【解析】
略
10.10575
【解析】
【分析】
直角三角板的度数为:90°、60°、30°;等腰直角三角板的度数是:90°、45°、45°,∠1是由二个三角板的45°角和60°角组成,∠1+∠2=180°,180°减去∠1等于∠2,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1=60°+45°=105°
∠2=180°-105°=75°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知识,掌握三角板各个角的角度和平角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
11.两三
【解析】
【分析】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1次,可以看到以圆心为顶点,以两条半径所在直线为边的平角(180°角),对折2次,可以看到以圆心为顶点,以两条半径所在直线为边的直角(90°角),对折3次,可以看到以圆心为顶点,以两条半径所在直线为边的45°角。
【详解】
如图:
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两次可以得到直角,对折三次可以得到45°角。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折叠以及角的分类,此题可以找一圆形纸片折一折,能更容易快速的解答。
【解析】
【分析】
若是将两张彩纸的其中一头互相连接,那么连接后彩纸的长度是20厘米,题目中彩纸连接后的长度为16厘米,那么重叠部分的长度应该是无重叠连接时的长度减去重叠连接时的16厘米。
【详解】
根据分析,重叠部分的长度等于无重叠连接时的长度减去重叠连接时的长度为:20-16=4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线段的实际运用题,根据题意找出彩纸长度间的联系进行计算即可。
13.12060
【解析】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尺的内角角度分别是90°、60°、30°,平角是180°,∠1和三角尺的60°角组成一个平角,让180°-60°即可求解∠1,图中标出一个直角,那么三角尺的30°角和∠2组成一个直角,让90°-30°即可求解∠2,据此解答。
【详解】
∠1=180°-60°=120°;
∠2=90°-30°=60°;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角和线段的综合知识,掌握直角三角尺的各角度数和平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14.钝36
【解析】
【分析】
一个圆周的度数是360°,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的度数是360÷12=30°,即相邻的两个刻度间的夹角是30°;7时整,时针指在7,分针指在12,两者之间有5份,用30乘5,即可得解;
根据直角和平角的含义:等于90°的角叫直角;等于180°的角叫平角;并结合实际,时钟
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的度数是30度,整时,分针指向12,当时针指向3或9时,夹角是90度,当时针指向6时,夹角是180度。
【详解】
30°×5=150°
7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钝角;3时整,时针与分针成直角;6时整,时针与分针成平角。
【点睛】
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要知道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度。
15.60°60°
【解析】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1和∠2组成了一个直角,已知∠2=30°,由此利用90度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1的度数;又因为∠2与∠3组成了一个直角,同理,利用90度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3的度数。
【详解】
∠1+∠2=90°
∠2=30°
所以∠1=90°-30°=60°
同理∠2+∠3=90°
∠3=90°-30°=60°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图形中的特殊角的性质进行解答,如直角是90度的角。
16.90180
【解析】
【分析】
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整个钟面为一个周角,一个周角是360°,因此每个大格是360°÷12=30°,时针从9时到12时,一共走了3个大格,因此用3乘30°即可;从下午2时到下午2时半,下午两点时,分针指向12,下午两点半时,分针指向6,因此分针走了6个大格,然后用6乘30°即可。
【详解】
3×30°=90°
6×30°=180°
【点睛】
熟练掌握对周角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35︒55︒
【解析】
【分析】
,平角等于180°,∠1加∠3加55°等于平角180°,∠3是直角等于
90°,让180°-90°-55°等于∠1,求解出∠1后,∠1和∠2组成直角等于90°,让90°减去∠1的度数就等于∠2,据此解答。
【详解】
180°-90°-55°
=90°-55°
=35°
90°-35°=55°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与角的综合,掌握平角等于180°、直角等于90°是解题的关键。
18.451+2+3=61+2+3+4=101528n-1
【解析】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每一条射线都分别与其它的射线组成一个角;
所以2条射线组成1个角;
3条射线组成1+2=3个角;
4条射线组成1+2+3=6个角;
5条射线组成1+2+3+4=10个角;
可得出规律:
角的个数:从1开始把连续的自然数相加,直到加到比射线条数少1为止。
像这样由n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中,角的个数=1+2+…+(n-1)。
6条射线组成1+2+3+4+5=15个角;
8条射线组成1+2+3+4+5+6+7=28个角。
【详解】
想一想:如果有6条射线,共有(15)个角;有8条射线,共有(28)个角。
我发现:像这样由n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中,角的个数=1+2+…+(n-1)。
【点睛】
还可总结规律为:由n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中,角的个数=射线条数×(射线条数-1)÷2。
19.√
【解析】
【详解】
略
20.√
【解析】
【详解】
略
21.√
【解析】
【详解】
略
22.√
【详解】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
23.×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直线无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直线和射线的含义可知:直线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而射线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但直线和射线都无限长,所以无法比较其长短,所以原题的说法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和特点,要熟练掌握。
24.见详解
【解析】
【分析】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在量角器1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据此画出15°的角。
同理画出105︒、130︒的角。
【详解】
【点睛】
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注意画角时,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要重合。
25.∠5=90°-28°=62°
∠2=180°-28°=152°
【解析】
【详解】
∠2=180°-∠1=180°-28°=152°,
∠3+∠4+∠5=180°,
∠3=∠1=28°,∠4=90°,
那么∠5=180°-90°-28°=62°。
26.(1)12公顷;
(2)8公顷
【解析】
【分析】
(1)当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时,400米的一条边靠墙,那么只有一个400米的篱笆边,(1000-400)米就是两个宽的长度,除以2即可求出宽的长度,然后根据面积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2)当长方形的面积最小时,400米的边不靠墙,那么就有两个400米的边,1000-
400×2=200(米),这个200米就是一个宽的长度,然后根据面积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
(1)(1000-400)÷2
=600÷2
=300(米)
400×300=120000(平方米)
120000平方米=12公顷
答: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12公顷。
(2)1000-400×2
=1000-800
=200(米)
400×200=80000(平方米)
80000平方米=8公顷
答: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小是8公顷。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应用题,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然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后结果需要单位换算。
27.沿AB线段爬行用的时间最短,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出即可.
【详解】
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则沿线段AB爬行,就可以使爬行路线最短,是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答:沿AB线段爬行用的时间最短,是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8.∠1=135°;∠2=90°
【解析】
【分析】
∠1可以用平角减去45°的角;∠2可以用平角减去90°的角。
【详解】
∠1=180°-45°=135°
∠2=180°-90°=90°
答:∠1=135°,∠2=90°。
【点睛】
直角三角形有两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度数依次是90°、45°45°,另一个三角板的各角依次是90°、60°、30°。
29.
∠AOD=155°
∠AOC=25°
∠COB=155°
【解析】
【详解】
∠AOD=180°﹣25°=155°
∠AOC=180°﹣155°=25°
∠COB=180°﹣25°=155°
30.60°;60°;45°;45°;直角或平角减去同一个角得到的另外两个角相等
【解析】
【分析】
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然后根据测得的度数,归纳总结出合理结论。
【详解】
左图:1
∠=60°;∠2=60°
右图:∠1=45°;∠2=45°
我发现:直角或平角减去同一个角得到的另外两个角相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量角器量角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