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摘要:整体来看,林业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做出了很大奉献。

本文具体研究了林业生态环境爱护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林业生态爱护工作,让林业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爱护措施;有效研究;思考;分析
1我国的生态环境爱护现状
1.1环境恶化情况严重
我国人口众多,又是一个开展中国家,很多生产活动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从现实来看,“世界工厂〞这一称号虽然响亮,但却增加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对于生态环境的爱护自然失去了高度的重视【1】。

调查发现,我国部分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十分严峻,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

如果还未在整治措施的研究高低足功夫,则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将变得更加不可控,人类长久生存愿望将难以实现。

1.2大气污染加剧
经济飞速开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对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

工业生产造成了空气污染,并且近年来的污染程度还在加剧。

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空气污染的治理办法,但仍有城市频繁出现空气质量报警的现象。

示例:中西部地区某些城市全年空气质量高、天气良好的天数不到30天,沿海地区经济开展过快的城市空气质量更不好。

1.3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我国的自然灾坏处于频发状态,示例:2008年4月初华北西北黄淮等地低温冻害;2008
年7月上旬江西暴雨洪涝灾害;2008年9月8日云南墨江5.9级地震;2008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等,直接的经济损失数百亿元,造成人员伤亡更是不计其数。

洪涝、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有不可控性,现阶段,也只能在预防工作、环境治理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争取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

2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2.1林木砍伐过度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木材需求量明显上涨,因此,过度砍伐是造成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过度砍伐的同时,由于有关部门对林业生态环保不重视、植树造林不积极、组织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能够存活的树木不断减少,森林面积也呈现出了负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很大,中原地区将森林变作耕地的现象较20世纪相比而言更严重了,虽然各地政府均有强调“退耕还林〞的重要性,但实际管理起来困难重重、阻力重重。

2.2林木存活率低
曾经出台过的一系列植树造林方案真正的实施效果并不好,前期很受关注而后期不足管理也是常有的事情。

加之管理人员缺乏、管理资金匮乏,就导致很多幼林抚育工作彻底失去了有效性。

据统计,我国植树造林后林木的平均生长率仅为2%左右,而国外都在3%以上,与欧美这样的兴旺国家林木生长差距更大。

2.3资源消耗量大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开展阶段,林木资源耗费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它们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再生长〞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2】。

理想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实践过程中负责“后勤〞保障的生态维护工作组织不够到位,技术也很落后,一些木材既得不到充沛利用还造成了巨大浪费。

林业资源耗费量远远超出森林生产能力,整体来看,这一危险信号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

3现阶段林业生态环境爱护措施的研究
鉴于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提出更多的林业环境爱护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盛等特点,倘假设对森林爱护不够重视的话,则,其他的环境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严重,持续恶化趋势难以抵制,森林生态弊端现状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3.1经营管理、爱护建设
经营管理、爱护性建设林木是极为关键的,更是十分不易的。

现阶段,我国提倡用现代化的林业生态环境爱护措施进行各种生态资源的爱护,同时依照着“生态平衡〞根本原那么,维护好、调节好人类与林业开展的关系,能够利用林木资源组织生产活动,做到合理平衡,林业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直以来,林业资源的单向经营特征都是比拟突出的,简单利用土壤、水资源等,爱护工作没有形成规律。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改变这种认识,重新确立目标,先对林业生态爱护进行全面经营、建设方案的制定,然后不断研究爱护方式,思考各种行为是否适宜,最终到达良好的爱护效果。

首先,完成抚育间植。

森林再造中政府应该成立组织机构负责前期协调、后期管理等,并且通过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开展。

其次,寻找封林措施。

要求是在重点的林业生态环境爱护区域做好封林工作,造林之后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大众对于森林爱护的重视程度,在其逐渐形成环保意识后,主动参与到护林活动中。

最后,体现因地制宜。

在林木的选择上体现因地制宜,并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及其他条件等,选择最适宜的林木品种发展森林再造。

3.2构建良性循环机制
在林业资源爱护工作中,相关人员最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到“良性循环〞,才能让林木生长速度与砍伐工作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并且更好地促进林业可持续开展。

林业补偿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给予森林爱护人员相应的奖励,增强他们宣传林业爱护、自觉标准行为的积极性【3】。

长远来看,林业生态环境爱护问题非常多,仅靠政府的独自努力远远不够,唯有集中了民众力量,人人自觉遵守相关规那么,长远爱护方案的实施才有意义,爱护工作才可能高效、顺利地推进下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做好林业生态环境的爱护工作,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林业产业的长期开展。

另外,有必要强化公民的林业环保责任意识。

管理人员要从新的角度和不同层面出发,一边研究推广性很强的爱护措施,一边去探索维持生态平衡的正确路径。

努力做好这些工作,林业生态资源储藏量就会明显增加,后续管理工作的发展也就会变得顺利了。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张瑞萍.林业生态环境爱护与建设的相关思考.农业与技术,2008〔37〕114-115.
【2】林海英.关于林业生态环境爱护的假设干哲学问题思考.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02〕303-303.
【3】吴秀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爱护与建设问题的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7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