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第30课 精卫填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
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
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山海经》
传说中的山名
柘树
乌鸦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
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 译文 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
头上有花纹
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 己的名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
少女,名曰女娃。
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 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 译文 叫女娃。
所以
叼着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填塞
以堙于东海。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 译文 鸟。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现存最早的版本是由西汉刘歆父子 校刊而成的。《山海经》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 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十八卷,其中 “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 共约三万一千字。《山海经》除了地理、物产、植物、传说以外,最 大的奇处就是它记载了许多类人生物,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民族,因 此它号称上古三大奇书之一。
(1)誓鸟: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用不罢休的精神;
(2)冤禽: 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3)志鸟: 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阅 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训 练
(1)溺而不返( 返回 )
(2)故为精卫( 所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3、“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
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
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
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山海经》
传说中的山名
柘树
乌鸦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
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 译文 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
头上有花纹
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 己的名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
少女,名曰女娃。
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 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 译文 叫女娃。
所以
叼着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填塞
以堙于东海。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 译文 鸟。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现存最早的版本是由西汉刘歆父子 校刊而成的。《山海经》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 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十八卷,其中 “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 共约三万一千字。《山海经》除了地理、物产、植物、传说以外,最 大的奇处就是它记载了许多类人生物,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民族,因 此它号称上古三大奇书之一。
(1)誓鸟: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用不罢休的精神;
(2)冤禽: 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3)志鸟: 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阅 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训 练
(1)溺而不返( 返回 )
(2)故为精卫( 所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3、“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