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经常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来强调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但“操千曲”“观千剑”还只是限于某一生活领域,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还远远不够。

老舍曾说,“我以为写小说最保险的方法是知道了全海,再写一岛..........”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不是孤岛行为,( ),即要修炼学识学识首先来源于火热的人民生活“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道听途说....。

只有走进生活....,作品必然是隔靴搔痒....或闭门造车深处,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才能把真实的生活变成感人的故事、丰满的人物、优美的旋律,作品也才能打动人心。

学识的获得还需要艺术工作者多读书识理,多向其他知识领域扩展、突围。

陆游说:“诗岂易言哉!一书之不见,一物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有憾焉。

”但凡艺术莫不如此....。

艺术工作要“专”,“专”可以让我们立足于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形成质的飞跃,艺术家学问要博,见识要广。

如鲁迅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会非常有限”。

1.依次替换文中加点处的成语或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B.捕风捉影或向壁虚构C.蜻蜓点水D.概莫能外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必须知道小岛置于一片怎样的大海之中B.必须知道小岛是不能脱离大海而独立存在的C.必须先全面了解与小岛相连的整片大海D.必须清楚整片的大海之中才有小岛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专”可以让我们在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形成质的飞跃,艺术家学问要博,见识要广。

B.“专”可以让我们立足于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形成质的飞跃,艺术家见识要广,学问要博C.“专”可以让我们立足于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产生质的飞跃,艺术家学问要博,见识要广。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无“我”钱谷融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

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

“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

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

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

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写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

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

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

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

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

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

2019-2020学年深圳市福田区南华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深圳市福田区南华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深圳市福田区南华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

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

“来而不住,非礼也。

”中国人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

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

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

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

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

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

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三月线上统一测试语文答案(简版)(一模)【高清版】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三月线上统一测试语文答案(简版)(一模)【高清版】

优享文档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参考答案(简版)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B(3分)2. C(3分)3.D(3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D(3分)5.A (3分)6.(6分)同:政府制定计划,并给予政策支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社区体育公园。

异:美国侧重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的数目;中国侧重建设社区体育公园,先试点后推广,并在使用和管理上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7.B(3分)8.(6分)答:(1)对比写法。

人们对巴克莱家的服从,与“爷爷”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爷爷勇于反抗的品格。

(2)侧面衬托。

格特鲁德的惊奇害怕,突出“爷爷”坚定、勇敢的形象。

(或:人们用歌声来表达不满,反映“爷爷”揭露真相的行为具有感召力。

)(3)场景烘托。

流浪时落魄潦倒的场景,衬托出“爷爷”就算遭遇不幸仍要坚守正义的品性。

(台秤称重的场景,衬托爷爷大胆、机智的特点)(4)言行描写:“爷爷”把格特鲁德的给的糖丢到地上用脚踩,并当众揭穿巴莱克家的阴谋。

9.(6分)答:(1)它是贯穿小说的重要线索(揭开台秤秘密——偷台秤——抢回台秤),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连贯。

(2)它是人们与巴莱克家矛盾冲突的焦点,折射出两类人的形象:台秤主人的虚伪,人们的妥协与反抗。

(2)它象征着当时社会上那些虚伪的“公平正义”,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D(3分)11.B(3分)12.C(3分)13.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10分)(1)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一并写入国书中,(皇帝)不采纳。

(2)人们多认为不好,(朝廷)下发(这个意见)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没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C(3分)15.(6分)答:(1)感表深沉,当他梦里醒来,在夜帐中听到边地的羌笛声,情思更加邈远;(2)文才出众,当他登上高楼面对陇地的浮云,诗兴勃然而生。

2019深圳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2019深圳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2019深圳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西游记》的作者?A. 施耐庵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曹雪芹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水浒传》的作者?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资治通鉴》的作者?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相如D. 司马懿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

(完整word版)2019-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含解析)

(完整word版)2019-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测试题语文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

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答案填写或涂写方式,请按照学校使用的考试平台所需具体要求作答。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写在非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纸质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提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如其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

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言为心声,风格也应是作者个性特征的自然流露。

单从个性上看,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

再从主观上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

文风与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生活阅历、社会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

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

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

在这个意义上,“文如其人”的确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

但是,“文如其人”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文如其人”是一个宽泛的命题,既包含了知性、气性方面的问题,也包含了情性、德性方面的问题。

知性、气性与情性、德性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文如其人”问题上的争论中,混淆了人的气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不同的层面。

知性与文法的关系、气性与风格的关系,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一种必然的对应,实然的存在。

而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人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文不是必然性相关,而是或然性相关。

2019-2020学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

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

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

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

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

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

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

2019-202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理念不断融入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中,也让“绿色出行”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顾名思义,绿色出行指的是所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出行方式。

其中,步行或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都是绿色出行的代表。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我国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城市交通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压力巨大;二是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但缺乏完善和足够的停车空间,导致机动车在路边停放,侵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造成步行、骑行通勤不便;三是近年来共享单车成为热门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数量增加,但缺乏规范管理,存在随意停放、侵占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现象;四是部分城市路段没有划定非机动车道,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用行驶空间,有时会出现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行驶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五是步行、自行车是人均占有交通资源最小、污染最小的交通方式,由于交通空间分配的不合理,这些绿色出行方式日益萎缩。

这些问题不仅让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互相影响,通行不畅,还带来安全隐患,制约了绿色出行模式的推广。

除此之外,路面破损、林荫道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也给市民步行或骑行带来不适。

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之路漫漫而修远,也并非一日之功。

目前中国城市的慢行系统相较于国外城市仍处于发展阶段,还需以“应该做”为出发点,聚焦市民出行刚需。

根据城市发展及交通现状,从“可以做”的领域入手,对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及人性化等方面进行完善。

基于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与需求特点,不断优化慢行交通系统,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以政策为引导、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保障,让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高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高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家批评的兴起,是近几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并无明确的知识谱系,也少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致力于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却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深刻改变着人们对文学批评的固有印象。

较之以知识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更像是一场以经典重读为媒介、具有“创作”性质的艺术行为。

蕴含其中的思想活力和审美经验,有效反映出当前文学批评的话语变革。

如果深入思考这一批评话语的观念缘起,就会发现作家批评在冲击既有的批评格局之外,也暗含作家群体对重建文学生活的集体诉求。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附庸风雅的点缀。

不论在创作、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方面,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中。

那时的文学轰动效应,反映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90年代后期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学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

这种“文学生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评论和传播模式,它借助文学与影视的联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文化资本的重新布局等手段,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文学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文学生活”中,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也相互交融。

“文学生活”的喧嚣扰攘与勃勃生机,同时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醒目的文化标记。

但这种“文学生活”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21世纪以来的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其存在价值主要是为影视行业创造故事和角色。

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很多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

而这种相对狭窄的创作格局,也容易造成美学风格的单一化,这显然非纯文学作家所愿。

他们由文学创作转向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想借批评的力量,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使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更为多样。

从事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实际上是以一种“向后看”的批评立场,通过开掘文学经典里丰富的美学资源,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本试卷共11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关栏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收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世、主体价值追求下的批判自省、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

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

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

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

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一模网络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一模网络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B(3分)(A项,“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是从个性层面来谈的,而非道德层面。

C项,根据原文第三段“而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人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文不是必然性相关,是或然性相关。

既是或然相关,就有‘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可知,情感表达的真实与否、作者的人品好坏,与文章是或然性相关,所以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而非选项所述,将文、人相悖视作原因。

D项,根据原文第四段“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自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人、随俗为言,文章中就会出现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现象”可知,不是所有失去自由的作者都会俯仰从人、随俗为言。

)2.C(3分)(“随俗为言”与“隐晦表达”在遮蔽真实人性这一点上是相似的,所以两者并非对比关系。

)3.D(3分)(文学作品用隐晦方式表达主旨,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造成了文、人相悖的结果,但并不一定会拉低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

许多隐晦的文学作品,反而成就了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D(3分)(A选项所涉及场地分别是“社区体育馆”,符合材料一中的“运用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其活动是“家庭羽毛球比赛”,符合材料一种的“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特征”以及材料二所列举的“球类活动”。

B 选项所涉及场地是“小区广场”,符合材料一中的“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其活动是“练习太极拳”,符合社区体育活动特征,且属于材料二中的“武术”项目等。

C选项“自发组织”符合材料一的“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社区学校”符合材料一中的“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踢足球”符合材料二中的“球类活动”举例。

D选项“私营健身房”在材料中没有涉及,且不符合“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等特征,不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

2019-2020学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遂赖海石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

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弯腰……突然,老太太身体一歪,瘫软在地。

从停在广场边的破中巴上,跑下来两个中年汉子,抱起老太太,手忙脚乱地按、压、掐了一阵后,急急慌慌地抬上破中巴。

破中巴突突突喘着粗气向医院驶去。

医院,急救室。

医生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抢救。

一个护士高声喊:“家属家属,去收费处缴费!”中年汉子迟迟疑疑地向收费处走去。

在收费窗口,中年汉子对护士说:“护士,我是送老太太过来的,我不是家属。

我有他儿子电话。

我的手机打不了,我报号码你打一下她儿子电话好吗?”护士打完电话,往窗外一瞧,中年汉子早跑没影儿了。

三天后。

小酒馆。

彭老板举杯:“任大成,来,我先敬你一杯。

谢谢你把我妈送医院,救了她一条命。

”又说:“我有一事不解,你为什么不用手机直接打我电话?为什么叫医院打?护士打电话的时候你为什么要跑掉?如果不查医院监控,我都不知道是你送我妈来的医院。

”任大成说:“我的手机那时刚好出问题了,打不了。

我跑掉是因为我有事要办,怕医院误会,以为我是肇事者,抓住我不放。

”彭老板说:“哦,原来是这样。

你是我的恩人,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另外,欠你那八十多万工程款,我一定想办法结清给你。

你等我的好消息。

来,我再敬你一杯。

”这回彭老板没有食言,半个月后,他把八十多万元转到了任大成账上。

任大成手下的二十多个工人师傅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年了。

虽然拖欠了两年多,但事情总算有了圆满结果。

把钱款分发给工人后,任大成打算请彭老板喝一次酒表示感谢。

按响别墅门铃后,出来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爷子。

任大成疑惑地问:“请问彭老板在家吗?”“你是说这别墅原来的主人吗?”老爷子说,“他把别墅卖给我们了,他搬走了。

【精品】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一模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详细解析

【精品】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一模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2019.2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

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

《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例如,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考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

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

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富的组成部分。

中外经典,概莫能外。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

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

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

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答案填写或涂写方式,请按照学校使用的考试平台所需具体要求作答。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写在非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纸质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提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如其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

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言为心声,风格也应是作者个性特征的自然流露。

单从个性上看,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

再从主观上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

文风与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生活阅历、社会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

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

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

在这个意义上,“文如其人”的确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

但是,“文如其人”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文如其人”是一个宽泛的命题,既包含了知性、气性方面的问题,也包含了情性、德性方面的问题。

知性、气性与情性、德性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文如其人”问题上的争论中,混淆了人的气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不同的层面。

知性与文法的关系、气性与风格的关系,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一种必然的对应,实然的存在。

而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人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文不是必然性相关,而是或然性相关。

既是或然相关,就有“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

此外,文、人相悖还有文、人关系中的外力牵引因素。

作品的形成大多出自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能超绝于世外。

由他人、社会所形成的外力一并涌入,往往对作者构成有形或无形的牵引。

政治权力的影响在这种外力牵引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任何时代的文章,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政治开明时期,作者的自由度相对大,没有或者相对较少约束,这种自由自然可以反映在文章的风格上。

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自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人、随俗为言,文章中就会出现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现象,导致言与志、文与人之间拉开距离,产生不同形式的文、人相悖的现象。

一种表现是,作者屈就压力地歌功颂德,投其所好地鹦鹉学舌;另一种表现是,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作者不敢铮铮有声,只好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

隐晦方式尽管形式上与违心迎合不同,但在本质上同样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

(摘编自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道德层面来看,“文如其人”是指立身和为文的统一,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

B. 从文风与作家性格特征的必然性相关的角度看,“文如其人”这一说法具有其合理性。

C. 由于文、人相悖,所以情感表达的真实与否、作者的人品好坏,与文章本身并不相关。

D. 在政治严酷时期,失去创作自由的作者只能随俗为言,文章就会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篇阐释了“文如其人”的两种不同内涵,并以此为立论前提展开论述。

B. 文章分析了“文如其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论证过程中体现了辩证的思维。

C. 文章对比了随俗为言与隐晦表达两种现象,论证严苛政治会遮蔽真实的人性。

D. 文章主要从个人内在因素和社会外力因素两个层次来分析文、人相悖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果混淆了人的气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层面,“文如其人”的问题可能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B. 在政治开明的时期,政治因素对创作的影响较少,作者的自由度相对大,更易做到“文如其人”。

C.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不能简单地认定“文如其人”而依据文章去推断作者的道德或个性特征。

D. 文学作品用隐晦方式表达主旨,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更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社区体育活动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社区居民可以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充分运用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进行具有生活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的体育健身活动。

社区体育是国家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以及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伴随体育的大众化而来的就是它的社区化,即由国家统一办体育,推演到整个社会,各个社区都在兴办全民体育,提升社区体育场地的容量和质量,开展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吸引社区内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员参与社区体育活动。

它能够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的居民社交关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实施。

(摘编自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体育发展》)材料二: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目的及项目情况( % )(摘编自杨彩如等《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基于社会分层视角》)材料三:美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历史已有100余年,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美国政府推出“健康公民2020”计划,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的数目是其主要指标,城市社区每万人修建一英里野营、自行车或健身路径,每2.5万人建一个公共游泳池,每千人建造一个4英亩的开放式休闲公园。

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土地与水资源保护法”,要求政府每年投资7.8亿美元修建公共体育设施,并批准了在城市社区建设步道和自行车道的计划。

可见, 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的很多社区中均建有公共的休闲公园,它是公共运动场和休闲公园的综合。

社区里还有社区体育中心,有各种样式的体育设施,能够进行多种活动,它们可以被社区居民全天免费或低价享用。

中国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社区体育建设方面,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修建,加强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不断增加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场地。

以广东省为例。

早在2013 年,广东省就制定了《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设立了12个试点单位。

到2018年,广东省已修建社区体育公园2025个。

在使用与管理方面,以属地为原则,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由有资质的组织负责管理与服务。

社区体育公园市政公共设施纳入当地市政公共设施养护管理体系,由财政出资,保障社区体育公园的维护和正常使用。

而市民在发现社区体育公园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故障时,也应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反馈。

可以说,社区体育的发展不但使居民能够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而且在市民与政府之间建立了一条“相互沟通的纽带”。

(摘编自李东等《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4.下列不属于社区体育活动的一项是(3分)A.在社区体育馆举行家庭羽毛球比赛。

B.社区老人在小区广场上练习太极拳。

C.青少年自发组织到社区学校踢足球。

D.居民到社区内私营健身房训练拉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不需要依赖国家力量而由各社区自行兴办并管理。

B.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都比较重视通过社区体育锻炼来提升个人健康水平,但在具体锻炼目的上,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C.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健康公民2020”计划等多项举措,促进社区体育发展,其居民享用公共体育设施时并不完全免费。

D.材料二中,不同阶层社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项目呈出多样化特征,这可能与政府部门重视发展社区体育有一定关系。

6. 中美两国在社区体育发展的成功路径上有何异同?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巴莱克老爷家的台秤(德)海因里希·伯尔在我爷爷的故乡,几乎人人都靠在亚麻作坊里干活糊口,天天吸着轧亚麻茎时飞扬的尘土,身体受到摧残。

孩子都要在放学后去森林里采蘑菇。

亚麻作坊是巴莱克家的,森林也是他们家的。

他们还有一间小铺。

不知从什么年月开始,巴莱克老爷家给全村订了一条规矩:哪户人家都不许有磅秤。

这条规矩可得小心遵守,谁若违犯了就要被赶出亚麻作坊,邻村也不敢雇这个人干活。

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偷猎者,也从未想过要去买一台秤。

我爷爷是第一个有胆量检验巴莱克家买卖是否公平的人。

爷爷十二岁时,巴莱克家族受封成贵族,要送给全村每户人家一份巴西咖啡。

在庆祝宴会前一天,他们在小铺里发咖啡。

他们现在叫巴莱克·冯·比尔甘。

爷爷为自己家和另外三户人家取咖啡。

使女格特鲁德数了四包咖啡给他,每包八分之一公斤,由工厂封装好的。

格特鲁德要拿一块糖给我爷爷时,发现瓶空了。

格特鲁德转身去拿糖了。

那时爷爷看到台秤左边秤盘上,放着一个半公斤的砝码。

爷爷把四包咖啡放在右边的空秤盘上。

当他看到黑色的公平针指在公平线的左边不动,放着半公斤砝码的秤盘斜在下边,半公斤咖啡高高翘起。

那时他的心怦怦乱跳,就像他躲在森林树丛后等着传说里的巨人出现时一样。

他从衣兜里掏出几颗小石子儿,在盛咖啡口袋的秤盘里,放上三颗、四颗、五颗小石子儿,指针总算稳稳地指在黑线上。

格特鲁德回来了。

我爷爷,脸色苍白的小家伙,站在一边,不动声色。

他只拿了三包咖啡。

更使格特鲁德惊奇害怕的是,脸色苍白的小男孩把她给的糖扔在地上,一边用脚踩,一边说:“我要找巴莱克夫人说话。

”但是格特鲁德只是放声讥笑他。

他把咖啡送给那三家人后,便揣着用麻袋片包好的五颗石子儿,走向茫茫黑夜。

他知道在布劳高村,在伯尔瑙村都不会有谁家有秤的。

他穿过森林,步行两小时来到名叫迪尔海姆的小城镇,那里住着一个叫霍尼希的药剂师。

霍尼希为那个冻僵的小男孩开门。

我爷爷解开他的麻袋片儿,取出五颗小石子,说:“我要把它秤一秤。

”这时我爷爷才感觉到自己进了暖和的小屋子,他的脚已是湿漉漉的,雪融化在他的那双破鞋里。

他饥饿疲劳,突然哭了起来。

因为他想起有多少蘑菇、多少野草、多少干草花在那台秤上秤过。

这台秤每半公斤就要缺五颗石子儿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