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6期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9 年 12 月 JOURNAL OF CHANGZHI MEDICAI COLLEGE
435
Vol.33 No.6
Dec. 2019
•临床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妲妲梁栋董晓锋张燕朱晓红王建斌段瑞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感染科
(476800)
* 通信作者(E-mail :duanrl 2084@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营养状态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
法:选取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6例。
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
对照组患者根据营养计划给予常规饮食。
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 )、三角肌皱裳厚度(TSF )、
上臂围(MAC )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红素(TBIL )、血清总蛋白
(TP )、前白蛋白(PA )、白蛋白(ALB )、白细胞介素-lp (IL-ip ),肿瘤坏死因子(TNF-a )水平。
结果:2组治疗
前BMI 、TSF 、MAC 、肝功能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
ALT 、AST 、TBIL 、IL-l|3、TNF-a 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 05) ,BMI 、TSF 、MAC 及 TP 、PA 、ALB 水平均较对照组
高(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营养状态,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关键词肠内营养;肝硬化;肝功能;营养状态;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R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019)06-435-04
Effec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Cirrhosis Patients
Liu Dada, Liang Dong, Dong Xiaofeng , et al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TVo. 988 Hospital of PLA Joint Service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on liver function , nutrition status and
cytokine level in cirrhosis patients. Methods : 106 cirrho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iet according to nutrition plans ,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ar 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Body mass index ( BMI) , deltoid wrinkle thickness (TSF) ,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 MAC ) ,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 ALT) ,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 AST) , total bilirubin ( TBIL) , serum total protein ( TP ) , preal bumin (PA) , albumin ( ALB ) , interleukin-lp (IL-ip )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 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 Before treatment , BMI , TSF, MAC ,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 nutrition status indicators and cytokine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y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reatment , levels of ALT,
AST, TBIL, IL-lp and TNF-a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 05). Meanwhile, levels of BMI ,
TSF , MAC, levels of TP , PA and ALB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vO. 05) . 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can improve liver function and nutrition status and reduce levels of cytokines of cirrhosis patients.
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 cirrhosis ; liver function ; nutrition status ; cytokine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 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
害⑴。
早期阶段由于肝脏的代偿功能而无明显症
状,后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并伴有 上消化道出血,甚至癌变等并发症"F 。
由于肝功 能损伤,引起胃排空延迟、胃肠激素紊乱、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等,导致消化道功能降低,餐后出现恶心、
呕吐等,出现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症状。
目前,临 床上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营养不良无特效药物。
早期 肠内营养是采用鼻胃管喂养或幽门后喂养等方式提
供患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之一,不仅可为患 者提供营养支持,还有助于维护肠道功能⑷。
本文 以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患
者肝功能、营养状态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
436长治医学院学报
肝硬化患者106例。
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硬化的相关诊断标准[5);(2)所有患者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且摄食不足者;(3)年龄18-70岁;(4)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161评分M3分;(5)本研究经过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心、肺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免疫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者;(3)过敏体质者、药物禁忌者。
1.2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保肝、利尿、止血或调节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进行营养状态评定,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对照组患者根据营养计划给予常规饮食。
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采用营养输注泵第1天给予患者40七生理盐水500mL,无不良肠胃反应后,第2天给予患者500mL瑞素(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国药准字:J20090097)及500mL等渗盐水。
根据患者需要,逐步增加瑞素每日输液量至500-1000 mL。
滴速第1天为20mL/h,以后逐日增加20mL/h,最大滴速为125mL/h。
2组患者营养支持周期均为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三角肌皱製厚度(TSF)、上臂围(MAC);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营养状态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水平;细胞因子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l|3(IL-i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V检验;计量资料以X±5表示,治疗前后行配对样本t检验,2组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组均纳入53例研究对象,对照组:年龄32~ 64岁,病程3~10年;观察组:年龄24-68岁,病程4~10年。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l o
表1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项目对照组观察组统计量P 性别男2930 1.0550.304女2423
年龄(社S,岁)58.43±4.8459.04±7.210.5110.610病程G±s,年) 6.54±1.36 6.33±1.410.7800.437疾病类型慢性乙型肝炎30280.1520.696慢性丙型肝炎13140.0500.824
酒精性肝炎10110.0590.807合并症食欲不振38410.4470.504低蛋白血症5250 1.0390.308
腹水330.1770.674
肝性脑病230.000 1.000
上消化道出血340.000 1.000
电解质紊SL650.1010.750
2.22组BMI.TSF及MAC比较
2组治疗前BMI.TSF及M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髙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2组患者BMI、TSF及MAC比较(社s)
组别-
治疗前BMI(kg/m2)
治疗后差值治疗前
TSF(mm)MAC(cm)
治疗后差值
治疗后差值治疗前
观察组22.17±1.1323.87±1.46 1.70±0.5211.81±0.7313.41±0.65 1.60±0.4427.61±0.9430.28±1.04 2.67±0.84对照组22.23±1.1622.54±1.400.31±0.0712.05±0,9512.28±0.760.23±0.0727.74±0.6427.82±0.710.08±0.02 t0.270 4.78719.290 1.4588.22622.3860.83214.22222.441 P0.7880.0000.0000.1480.0000.0000.407.0.0000.000
2.3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降低,且观察
2组治疗前ALT,AS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刘姐姐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营养狀态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437表3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治疗前ALT(U/L)
治疗后
AST(U/L)TBIL(p,mol/L)
治疗后差值差值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前
观察组7&87±24.6542.15±26.41a36.72±14.25119.73±28.4789.43±28.49a30.30±10.2548.79±17.3522.89±10.56825.90±7.78对照组76.41±23.8453.65±24.16a22.76±7.75120.58±27.18112.48±26.09a&10±2.6549.01±17.3837.31±11.75a11.72±3.35 t0.522 2.339 6.2650.157 4.34415.2660.065 6.64512.560 P0.6030.0210.0000.8750.0000.0000.9480.0000.000注:’与组内治疗前比校P<0.05
2.4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指标比较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升高,且高于对
2组治疗前TP、PA、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
表4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指标比较(f±s)
组别
治疗前TP(g/L)
治疗后差值治疗前
PA(mg/L)
治疗后差值治疗前
ALB(g/L)
治疗后差值
观察组50.47±13.3460.68±12.65a10.21±3.3584.83±23.66163.84±53.41
*79.01±21.0527.43土&2432.41±7.51a 4.98±1.64对照组50.28±14.1553.48±11.12 3.20±1.0583.37±21.83116.61±34.3533.24±12.3627.13±9.0429.31±8.22 2.18±0.75 t0.071 3.11214.5370.330 5.41513.6500.179 2.02711.304 p0.9430.0020.0000.7420.0000.0000.8590.0450.000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
2.5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各指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
治疗前2组IL-lp,TNF-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较对照组低,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5。
表5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pg/mL)
组别
IL-ip TNF-a
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前治疗后差值观察组16.13±4.07 6.24±1.79a9.89±2.2749.23±11.7831.67±6.41a17.56±3.25对照组16.21±4.1410.46±2.86a 5.75±1.2449.40±10.8136.45±6.13*12.95±3.22 t0.1009.10611.6520.077 3.9247.336 p0.9200.0000.0000.9380.0000.000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o.05
3讨论
肝脏是体内的重要脏器,是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等营养物质合成代谢的重要器官,发生肝硬化后肝细胞功能受损,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肝糖原、维生素等储存能力下降⑺。
因此,80%的肝硬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疾病的预后康复18-91o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肠内营养等方式对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主要适用于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或营养
438长治医学院学报
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昏迷或肿瘤术后患者在接受肠内或肠外营养时,补给量无法达到患者机体需要)者,如脓毒症、恶性肿瘤等。
ALT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广泛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当肝脏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细胞膜破裂,ALT被释放,ALT检测值升高〔回。
AST升高主要见于心脏性病变或重症肝炎、原发性肝癌等。
TBIL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其水平的升高代表肝脏功能的下降,主要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1,1o IL-ip是趋化因子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可促进炎症细胞趋化和诱导细胞增殖,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活性和吞噬作用,在激活与调节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TNF-a是由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T 细胞产生,具有杀伤靶细胞和促进细胞凋亡,参与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
两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肝细胞炎症反应过程,加重肝硬化患者的病情。
本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IL-ip,TNF-a水平较对照组低,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提示早期肠内营养可减少肝细胞内的炎症反应,促进肝脏细胞功能的恢复。
早期肠内营养可对患者机体的胃肠道结构及功能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一定程度致使肠黏膜耗氧量降低及肠道组织的再灌注损伤减轻,从而降低肠道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可能性,抑制IL-ip,TNF-a等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炎症反应参与肝硬化的疾病进程,抑制肝脏细胞的炎症反应,可控制肝脏组织的纤维化过程,减少肝硬化的程度,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发展。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TSF.MAC及TP、PA、ALB水平较对照组高,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的BMI、TSF、MAC及TP、PA、ALB水平,TSF,MAC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可分别反映肝脏脂肪储存及蛋白质储存能力[12-3]o TP,PA及ALB均是人体肝脏合成的营养物质,其水平偏低常见于肝脏病变、营养不良等,是评估机体营养状态的常用指标[⑷。
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分析原因如下:(1)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增加肠道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肠道血液循环,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2)早期肠内营养可增强肠道屏蔽作用,防止肠道菌群移位的发生,改善肠道功能。
(3)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缓解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呕吐症状,促进患者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不良可增加肝硬化患者发生腹水等并发症的风险,加剧肝功能的恶化,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延缓肝硬化的疾病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营养状态,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书雯,石仁芳.肝硬化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8,40(18):76-78.
[2]巴音达拉,陈凯,苏洪德,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5):286-288.
[3]侯维,王忠英,董金玲,等.肠内营养及睡前加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4):33-37.[4]朱鸣,赵长青,平键,等.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路径的探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3):225-227.
[5]徐小元,丁惠国,李文刚,等.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0):1847-1863.
[6]王霞,郝苏利,严莉,等.肝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及营养干预对体成分的影响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7):954-956.
[7]范鉴慧•肝癌发生历程中溶血卵磷脂代谢异常的机制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2017.
[8]杨生义,高颂凯,王道先,等.肝硬化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素干预的临床观察[J].肝脏,2018,23(9):86-87.
[9]李玲丽,刘代忠.不同程度乙肝肝硬化患者Ig、血清sP-selec-tin、sICAM-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9,42 (4):387-390.
[10]程锦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学特征与miRNAs标志物的筛选研究[D].浙江大学,2017.[11]郭建英,陈泠忻,杨蕊西,等•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1):62-64.
[12]侯维,王忠英,董金玲,等.肠内营养及睡前加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4):33-37.
[13]施万英,陈会杰,张燄,等.2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4):270-272.
[14]黄政,胡伟,贾业贵.肝硬化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早期肠内营养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6):587-588.
(收稿日期:2019-09-20;修回日期: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