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瘤样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腺瘤样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超声表现及误诊情况。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例子宫腺瘤样瘤,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分析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超声表现和误诊情况。
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共检出24个子宫肌壁结节,结节质地以实性为主,其中13例实性结节内可检测到少许血流信号,3例囊性结节内有分隔样回声,隔膜上有血流信号,边界多清晰,内部回声以不均匀为主,单发结节最大径明显小于多发结节最大径(P<0.05),超声诊断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液化,其中14例误诊为子宫肌瘤,2例误诊为子宫肌瘤液化,需仔细观察图像进行分析。
结论:子宫腺瘤样瘤超声表现呈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术前超声诊断困难,诊断时需注意与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液化相区分,病理检查时多处取材同时结合免疫组化利于避免误诊。
标签:子宫腺瘤样瘤;超声;误诊
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好发于人类的生殖系统,女性患者通常发生在其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巢部位[1]。
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经量增多以及月经紊乱等症状,并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行超声检查显示可见有不均匀回声,散在较小不规则的无回声液性小囊腔区的实性结节,结节的周围可伴有血流环绕,血流阻力的指数相对升高,由于子宫腺瘤样瘤构成成分较多,影像及病理学表现比较复杂,很容易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者腺肌瘤,术前明确诊断比较困难[2]。
为研究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超声表现及误诊情况,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例子宫腺瘤样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超声表现和误诊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例子宫腺瘤样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年龄35~63岁,平均(49.1±9.8)岁,其中1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6例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5~10 MHz,经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5~5.0 MHz,经腹部或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壁的结节,仔细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以及周围边界情况,同时观察肿瘤内部的回声及血流的分布情况。
将子宫肌壁结节的声像图储存在超声工作站,待完成病理检查后对图像进行分析,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并总结可能发生误诊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超声表现
术前超声诊断共检出24个子宫肌壁结节,其中单发10例,多发6例,单发结节个数10个,多发结节个数14个,其中单发结节多呈现圆形或者类圆形,其中9个为实性结节,结节的周围边界清晰,其中内部有6个呈高回声,3个呈等回声,1个呈低回声;1个为囊实性结节,结节的周围边界模糊,内部呈现混合回声,其中5个内部回声不均匀,5个内部回声均匀。
多发结节同样呈现圆形或者类圆形,其中12个实性结节,1个囊性结节;11个周围边界清晰,3个周围边界模糊,其中9个呈高回声,4个呈低回声,1个呈等回声,所有结节内部回声均不均匀。
结节的质地以实性为主,其中13例实性结节内可检测到少许血流信号,3例囊性结节内有分隔样回声,隔膜上有血流信号,边界多清晰,内部回声以不均匀为主,子宫肌壁内结节多数为高回声,见图1。
单发结节最大径为(38.8±19.8)mm,多发结节最大径为(51.8±33.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所有患者超声图像均可见有数量不等的淋巴单核细胞灶性浸润。
2.2 鉴别诊断
术前超声诊断其中14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超声以低回声以及边界清晰为特点,而本组子宫肌壁内腺瘤样瘤结节中以边界清晰,高回声为主,边界与子宫肌瘤比较相对模糊,因此对超声图像中结节回声与边界的细致观察利于鉴别诊断。
2例误诊为子宫肌瘤液化,单纯子宫腺瘤样瘤囊性结节内可见弱点状以及多条纤细的分隔回声,多呈现房囊性结构,在隔膜上可探及血流信号;囊实性结节实质部分可表现为高回声,无回声区内可见多条纤细分隔回声,因此容易与子宫肌瘤液化相混淆,而子宫肌瘤液化多表现为片状的无回声区,通常不同于分隔所形成的多房囊性结构。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腺瘤样瘤发生于女性生殖道比较少见,患者以30~50岁年龄段居多,大部分为单发,发生于子宫的腺瘤样瘤常常可伴发子宫肌瘤或者子宫内膜异位症[3]。
术前行超声诊断很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或者子宫腺肌瘤,多生长于子宫浆膜下或者与浆膜邻近的子宫肌壁间。
由于部分腺瘤样瘤的边界模糊,行单纯肿瘤剥除术切除时,肉眼观察容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发生误诊;同时行组织学检查可能因取到肌瘤组织而未取到腺瘤样瘤组织而发生漏诊[4]。
近年来与子宫腺瘤样瘤影像研究有关的文献报道比较少见,积极对子宫腺瘤样瘤进行超声病理特征分析,与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液化进行诊断鉴别,利于作出术前正确的超声诊断。
在腔镜下观察子宫腺瘤样瘤可见纤维间质内散在分布有腺样腔隙,形状不规则且形态各异,纤维间质内部分肿瘤细胞会形成实性巢状,肿瘤间质是由不等量致密或者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以及平滑肌组织所组成,其与周围的子宫平滑肌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常可见增生的平滑肌组织[5]。
腔隙内衬有扁平或者低柱状的细胞,一些腔隙内会出现分泌物,在纤维间质中腔隙结构呈单个散在或者呈丛状以及弥漫片状排列,有些腔隙扩张呈囊状,有些腔隙细胞呈空泡状变,未出现细胞异形性或者核分裂像。
根据肿瘤内组织成分分布特征的不同以及病理组织学可分为血管瘤样型、腺样型、实体型以及囊性型,因此基于病理组织的形态以及分型特征,子宫腺瘤样瘤的超声检查多呈现多样化表现[6-7]。
临床研究显示,由于子宫腺瘤样瘤常常与子宫肌瘤或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发,因此会导致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呈现多样化表现,难以区分肿瘤的类型,很容易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者子宫腺肌瘤[8-9]。
因此加强对子宫腺瘤样瘤超声图像的总结分析,利于减少子宫腺瘤样瘤术前的超声误诊的发生几率。
曹小玲等[10]报道3例子宫腺瘤样瘤的超声均表现为实性回声,平均直径为2.5 cm左右,多呈现卵圆形,界限模糊,边缘不规则,内部的回声为中等回声且不均匀;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内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与本组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术前超声诊断共检出24个子宫肌壁结节,结节质地以实性为主,通常较小,结节周围可见少许的血流信号,很可能与肿瘤的病理切片上显示肿瘤细胞呈现网格与小孔隙状,内部为半透明的稀黏液,血液相对较少有关[11]。
另外由于子宫腺瘤样瘤多数不具备包膜,与周围的肌层分界并不清晰,超声声像图并无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囊性结节较少,通常较大,内部回声以不均匀为主,腺瘤样瘤的质地相对于平滑肌瘤通常较软,单发结节最大径明显小于多发结节最大径,超声诊断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液化,需仔细观察图像进行分析,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需要及时行病理检查。
总而言之,子宫腺瘤样瘤超声表现呈现多样化,术前超声诊断困难,超声表现与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液化有些类似,子宫肌瘤超声以低回声以及边界清晰为特点,子宫肌瘤液化多表现为片状的无回声区,通常不同于分隔所形成的多房囊性结构,诊断时需注意相区分,病理检查时多处取材同时结合免疫组化,利于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 Liu Y Q,Zhang H X,Wang G L,et al.A giant cystic adenomatoid tumor of the adrenal gland:a case report[J].Chin Med J(Engl),2010,123(3):372-374.
[2]刘志蓉,刘红.26例子宫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5):740-742.
[3]刘宇飞,周军,韩林,等.子宫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及声像图特点[J].广东医学,2012,33(22):3448-3451.
[4]陈丽霞,吴琪,戴珂珂.子宫腺瘤样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J].中华医学超
声杂志(电子版),2014,11(3):44-45.
[5] Terada T.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adenomatoid tumors of the uterus and fallopian tube[J].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2012,20(2):173-176.
[6]李青春.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62-63.
[7] Amérigo J,Amérigo-Góngora M,Giménez-Pizarro A,et al.
Leiomyo adenomatoid tumor of the uterus:a distinct morphological entity[J].Arch Gynecol Obstet,2010,282(4):451-454.
[8]王乃峰.132例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104-105.
[9]张宪.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误诊原因分析(附23例报告)[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569-570.
[10]曹小玲,郑元义,卢岷,等.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临床及超声表现[J].重庆医学,2007,36(21):2214-2216.
[11] Sakurai N,Yamamoto Y,Asakawa Y,et paroscopically resected uterine adenomatoid tumor with coexisting endometriosis:case report[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1,18(2):25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