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题库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题库
单选题
1、下图是部分豆目植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合欢和紫檀B.紫檀和绿豆C.绿豆和菜豆D.菜豆和合欢
答案:C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
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分析解答。
由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
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据分类索引可知:绿豆和菜豆同属,绿豆和紫檀同科,
合欢和紫檀同目,合欢和菜豆同目,属、科、目中属最小,因此同属的绿豆和菜豆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C。
2、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1、2、
3、4所代表的概念分别相符的是()
A.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大鲵
B.生物圈、生态系统、一片森林、生产者
C.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D.界、纲、门、种
答案:A
分析: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包含3,3包含2,2包含1,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据此答题。
解答此题要求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并会识图、分析图形,总结其逻辑关系。
A.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包含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包括大鲵,A符合题意。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属于生产者,B不符合题意。
C.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9年北京世园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科技最先进、国际支持最多的一届,本次办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人类将受到严重的危害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
D.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如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答案:B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
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A.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因此,“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所以受到的危害最严重,A不符合题意。
B.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利于保护和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B符合题意。
C.提高人们珍惜资源节约意识,提高资源保护法和法规,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做到对自然资源
的权衡利弊、科学合理的利用,C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提高大众节约意识,节省土地资源,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可减少对植物的砍伐,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原产于我国的菊花,现在世界上已经有2万多个品种。
菊花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么多品种,最根本的原因是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环境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
余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脊椎动物6000多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错误。
B.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
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
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
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
菊花品种多就是遗传多样性,B正确。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C错误。
D.环境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只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一部分,D错误。
故选B。
5、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
这体现了生物
多样性中的()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
基因也有差别,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表明动植物的种类很多。
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
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含营养物质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生物分类中,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C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共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A.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A 正确。
B.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措施,C错误。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C。
7、小丽在对老师给出的几种动物进行分类时,把蚯蚓、沼虾、蜗牛、蜥蜴归为一类,把家鸽、孔雀、河马黑猩
猩归为另一类。
她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体内是否有脊柱B.体温是否恒定
C.生活环境D.经济价值
答案:B
分析: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生殖方式分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
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家鸽、孔雀属于鸟类;河马、黑猩猩属于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河虾属于节肢动物、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他们都属于变温动物,因此分类的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下图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A.AB.BC.CD.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各种概念间的关系。
1包含2,2包含3,3包含4。
A.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包含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又包含肾小球和肾小囊,A符合题意。
B.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内含细胞核,细胞核中包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
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属于种子植物,C 故不符合题意。
D.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并列关系,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D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概念图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下列选项的内容与概念图不符
..的是()
A.①生态系统;②非生物成分;③生物成分;④生产者;⑤消费者;⑥分解者
B.①中枢神经系统;②脊髓;③脑;④大脑;⑤小脑;⑥脑干
C.①植物;②种子植物;③孢子植物;④藻类植物;⑤苔藓植物;⑥蕨类植物
D.①脊椎动物;②水生脊椎动物;③陆生脊椎动物;④鱼类;⑤爬行类;⑥鸟类
答案:D
分析:分析树状图可知,相互关系是①包括②和③、③包括④、⑤和⑥。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正确。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正确。
C.植物包括:②种子植物和③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正确。
D.动物根据是否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陆生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类和鸟类,鱼属于水生脊椎动物,错误。
故选D。
10、同学们给校园植物挂牌。
从分类的角度看,标牌上应写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A.目B.科C.属D.种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
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
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同学们给校园植物挂牌。
从分类的角度看,标牌上应写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合理的是()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途径
C.多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D.千佛山上百花盛开,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去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A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和外来生物入侵,其中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引进外来物种会
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A正确,C错误。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B错误。
D.人们可以直接观赏百花盛开的情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D错误。
故选A。
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
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
C.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迁地保护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A.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物种多样性,A错误。
B.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B正确。
C.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称做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因此,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
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水绵、大熊猫B.与花生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银杏
C.分类单位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也越多D.大熊猫与丹顶鹤都属于恒温动物
答案:C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
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A.水绵无种子,属于藻类植物,银杏有种子,且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花生有种子属于被子植物;丹顶鹤属于鸟类,卵生;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胎生,故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水绵、银杏、花生、
丹顶鹤、大熊猫,A正确。
B.银杏和花生都属于种子植物,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C错误。
D.大熊猫为哺乳动物,丹顶鹤为鸟类,二者都是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C。
14、下面有关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种、属
D.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答案:C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A.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A正确。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密切,B正确。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错误。
D.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D正确。
故选C。
15、有关生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娃娃鱼在分类上属于鱼纲
C.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D.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B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①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②“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③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
如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A正确。
B.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
C.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正确。
D.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花、果实、种子往往是分类的主要依据,D正确。
故选B。
多选题
16、下列关于生物命名和分类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物的学名一般用双名法进行命名
B.亲缘关系越近,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种类越少
D.生物命名和分类的依据是生活环境
答案:C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
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A.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
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
种加词,A不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B不符合题意。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C符合题意。
D.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是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D符合题意。
故选CD。
17、下列微生物,属于真菌的是()
A.B.C.D.
答案:AD
试题分析:A是蘑菇,D是酵母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菌;B是细胞;C是病毒。
考点:真菌的特征。
18、在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是
A.大熊猫B.丹顶鹤C.蝙蝠D.朱鹮
答案:BD
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丹顶鹤、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丹顶鹤等。
A.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故A不符合题意。
B.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
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属于鸟类,故B符合题意。
C.蝙蝠属于哺乳动物,不是一级保护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朱鹮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
它平时栖
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
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
鹮野生种群,世界濒临灭绝的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的珍稀动物。
19、下列关于栖息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之外的生物的数量极其微少
B.生物圈的范围上下约2000米,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大约上下200米的范围内
C.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D.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黄河三角洲,那里生活着大量的生物
答案:AB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解答。
A、生物圈之外没有生物,A错误;
B、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但绝大
多数生物生活在大约上下各100米的范围内,B错误;
C、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C正确;
D、野生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黄河三角洲,那里生活着大量的生物,D正确。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圈的范围。
理解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查阅生物分类检索表,不仅可以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还能判断出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B.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所含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是对被子植物分类的最重要依据
答案:AD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
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A.检索表能查出生物的名称,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还可以找出不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A正确。
B.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故B错误。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因此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不是完全相同的,如人和狗都属于同一个纲哺乳纲,但特征不完全相同,C错误。
D.被子植物主要以花、果实和种子作为主要分类依据,因为生殖器官比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
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D正确。
故选AD。
21、“种”这个分类等级,不能表示的是()
A.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
B.同种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C.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有更多的相似特征
D.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为同一个种
答案:AD
一种生物属于一个物种,但是一个物种包括多种生物个体.故一种生物和一个物种是不同的,A错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B正确;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因此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有更多的相似特征,C正确;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含多个物种,D错误。
22、观察下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虎和豹的共同特征最多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