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上语文 同步练习之《周庄水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语文版八年级上同步练习之《周庄水韵》
泉州八中梅悠荏
一、给加点字注音。
()谛.听()斑斓.()漾.动()眩.目()参差
..
()摇曳()竹篙.()娴.熟()轨.迹()璀璨
..
二、解释词语。
1、瞬息万变:
2、稍纵即逝:
3、难以捉摸:
4、如泣如诉:
5、张灯结彩: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的砖石和的白雪,黑白分明,像是一幅的版画。
------细细谛听,水声,,仿佛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上升。
2、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和,全
都落到了水里,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的彩带。
四、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阅读课文1——3段(这是课文第一部分,叙述了。
河水、波光、倒影、石桥、小舟、行人,古雅幽美,充满诗情画意。
)。
1、第1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第1段中的比喻句,指出它的本体、喻体,并说说其作用。
本体:
喻体:
作用: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首先使用了一句反问句“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写到周庄布局有何特点?“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
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句如何理解?“大概”一词可否去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本部分除了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外,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从1——3段找几个生动准确的字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填表体会作者如何与周庄亲密接触的。
2、读第4自然段,从描写的顺序、角度、方法、语言等方面,找几个写得较精彩的句子或表现力较强的词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5、6两段写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的描写与作者所要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渲染周庄水乡节日欢庆的气氛?
5、第5段最后一句应怎样理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古镇的尽头------闪烁着点点星光”一句,对后文写焰火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7、“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光华四射的彩带。
”这句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为什么写三次游周庄,第三次为什么详写?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语段阅读。
绝版的周庄
(1)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
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
清凌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倒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
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2)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
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
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
真的,你还是那样纯秀、古典。
只是不再含羞,大方地看着每一位来人。
我真想揽你入怀。
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
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
周庄,我来晚了。
(3)有人说,周庄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
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
尽管手
里还拿着丝绸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
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
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处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
(4)参加“富贵茶庄”奠基仪式。
颇负盛名的宝贵企业和颇负盛名的周庄联姻。
而周庄的代表人物沈万三也名富,真是巧合。
代表宝贵茶庄讲话的,是一位长发飘逸的女郎,周庄的首席则是位短发女子,又是巧合。
富贵、茶、周庄、女子,几个字词在春雨中格外亮丽。
回头望去,白蚬湖正闪着粼粼波光。
(5)想起了台湾的作家三毛,三毛爱浪游,三毛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毛的长发沾的什么风都有。
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三毛搂着周庄像搂着久别的祖母。
三毛心里其实很孤独。
三毛没日没夜地跟周庄唠叨,吃着周庄做的小吃。
三毛说,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
三毛是哭着离去的,三毛离去时最后是亲了亲黄黄的油菜花,那是周庄递给她的黄手帕。
周庄的遗憾在于没让三毛久久留下,三毛一离开周庄便陷入了更深的孤独,终于把自己交给了一双袜子。
三毛临死时还念叨了一声周庄,周庄知道,周庄总这么说。
(6)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
时间刚过九点,周庄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7)周庄睡在水上。
水便是周庄的床。
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
周庄睡得很沉实。
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
我为周庄守
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
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
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浓。
(8)忽就闻到了一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地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
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
远远望去色彩反差那般强烈。
现在这种香气正氤氲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9)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
这么看着的时候,就慢慢沉入进去,感到时间的走动。
感到水巷深处,哪家屋门开启,走出一位苍髯老者或纤秀女子,那是沈万三还是迷楼的阿金姑娘?周庄的夜,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
1、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其独特的水乡古镇魅力成为中国大地上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作者慕名来游,却在文章第(3)段发出“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的疑问。
从全文的表述看,“周庄的操守”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开头说周庄“不算太美”,第(2)段又说周庄“依然很美”,是不是自相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见到周庄,作者连叹“我来晚了”。
你认为第(2)段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赵丽宏《周庄水韵》说春雨中的周庄是“水墨画”,小雪后的周庄像“版画”,旅游节春夜的周庄像“神奇的童话”;本文作者比喻周庄的中心词语在第(3)段,把它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这样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写的是周庄,却在第(3)段提到“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作者写苏州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5)段写到了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赵丽宏把周庄的小河比喻成“光带”“彩带”;本文却说周庄“睡”在水上,水是周庄的“床”,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还说周庄的梦是“有颜色的”。
两位作家的描写为什么大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在文章的结尾段,作者说“看着周庄”,“感到时间的走动”。
请你写一个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介绍你“感到时间的走动”的经历和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以“绝版的周庄”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二、三、略
四、(一)1、本段描绘了一幅乌篷木船水中摇撸时,水面出现倒影的美丽画面。
这个画面体现了周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有声有色,有静有动
2、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倒映着美景的周庄水面的美丽图画,这幅图画有形有色,有静有动,在风中起伏波动,真的很美。
3、作者是强调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最富有诗意,同时也引起读者的思考——如何有诗意?有诗意的景物:小小的木船,窄窄的河道;拱形的桥孔,古老的形状风格不同的石桥;桥上的行人,船上的乘客。
4、布局特点: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为一体。
这句话是对周庄水乡整体的高度评价。
不能删,这里是表估计,表示还有其他地方可能有如此美景,作用是烘托出对
周庄的高度评价。
5、拟人,形象地刻画出游客观赏美景悠闲自在的心情;引用,写出行人和乘客之间双方看来都是动人的景象,营造一份和谐美。
6、如说“搅”不说“划”,因其能体现出动作的轻柔和心情的悠闲;说“漾动”不说“飘动”,可见动作轻柔,对应“搅动”,整个画面随波起伏,有静有动,变化无穷,以致于没有人能描绘出它的美来。
(二)1、填表体会作者如何与周庄亲密接触的。
2、(1)“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仲春雨中周庄给人以飘忽宁静而又恬淡儒雅的感觉,不失为江南第一水乡。
(2)“抚摸”一词用得极为准确,把阳光拟人化,突出阳光的温暖、轻柔,给人以舒适感。
(3)“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雪
后的周庄令人目眩的色彩,却仍旧蕴含着凝重的历史韵味。
用“水墨画”与“版画”比喻不同状态下的周庄模样,十分贴切精当。
(4)用词丰富。
雪融化的声音用“滴、淌、渗”等动词形容,不单调,足见作者文学功底。
(5)“细细谛听……袅袅回旋上升”,写出了水生的缠绵细腻、富有柔情的特点,也可以看出雪后的周庄别有一番韵味。
3、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节日夜景,如岸上的彩灯、倒影、花船、丝竹管弦之声、礼花等。
按照时间、空间顺序来描写。
时间上,先后有序;由岸上到河中,再写到天上,最后又回到地上。
文中描绘了节日夜景下五彩缤纷的周庄,表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人们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信息之情及对改革开放的讴歌之情。
4、环境
5、渲染了周庄水乡节日欢乐的气氛,巧妙地将古镇水乡悠久的历史河欢乐、五彩缤纷的现实有机联系了起来,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6、以幽静暗淡的环境,衬托出节日礼花的七彩斑斓,摇曳生辉。
7、从水中的倒影写天空的礼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礼花的辉煌美丽表现得形象而生动。
8、作者多次游周庄水乡,这正标明了周庄景色情韵深深吸引着作者。
有些景点单凭一次游览,浮光掠影,感受肤浅,难领悟其奥妙,体会其神韵。
一次、两次、三次,仔细观赏,细细品味,才能多角度地领悟其境界之妙处。
所以本文写了三次周庄水乡之游,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所以第三次周庄游详写。
五、1、(1)自然朴实(2)风貌古典(3)民族味浓
2、不矛盾,周庄灰衣白裙、红花绿柳,以自然朴素动人,不是浓妆艳抹的那种俗美,所以说“不算太美”;周庄建于明代,已历尽沧桑,但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所以说“依然很美”。
两句话是从不同角度说的。
3、不同。
前一句表示相见恨晚的喜悦及对周庄的赞美之情,后一句表现对周庄的纯秀、古典风貌被打破的惋惜河忧虑:或相同。
两句都表现对周庄的纯秀、古典风貌被打破的惋惜和忧虑之情。
4、(江南的)古典秀女,“古典”指周庄的建筑古老而典雅。
“秀女”把周庄比拟为秀丽端庄的淑女,作者更便于抒情,读者更便于发挥想像。
5、对比;通过苏州古典美的毁灭,表达作者对苏州遭遇的遗憾和叹惋,也表达作者对正在被世俗同化的周庄现状的深深的忧虑。
6、周庄以其存留的完整的文化传统打动了这位以流浪著称的作家的乡土情怀,包容、抚慰着孤独的游子。
(“周庄的文化传统”;“打动”;“包容、抚慰”)
7、赵丽宏写的是旅游节之夜,彩灯和焰火映入水中成为“光带”“彩带”;本文写人们入睡后的周庄,则宁静、安详,油菜茶香沁人肺腑,使人产生彩色梦的联想。
8、由读书、观景、看物、听曲等引发对过去的某物或对未来的联想均可。
不理解、不符合“感到时间的走动”的举例不得分。
9、“绝版的周庄”这个标题振聋发聩、不同凡响。
它在提醒人们:
周庄是硕果仅存、保持完好的江南水乡明清古建筑群,它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无可复制的。
同时,它还警示现代人要保护好周庄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周庄的“独一无二”和保护好周庄两方面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