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将一付眼镜放在一张写满“Х”的纸上,透过眼镜看到的像如图所示,则该眼镜是
()
A.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2.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带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带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3.如图所示,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正校门安装了人脸识别及测温系统,该系统使用时只需要面对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测试者面部信息与学校备案系统相匹配,整个测试过程十分便捷。
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凹透镜
B.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实像
C.刷脸时,脸要处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
4.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
B.放大镜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潜望镜
5.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光屏,眼睛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
B.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D.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
6.如图所示是户外投影广告灯投出的钟表画面。
若投影灯筒长 30cm,镜头的焦距可能是( )
A.60cm
B.40cm
C.30cm
D.20cm
7.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B.乙图中皮影戏利用了光的反射
C.丙图中水里的“月亮”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丁图中鱼缸里的“金鱼”是缩小的实像
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 25 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9.小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m刻度线处(实验过程中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B.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
C.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将会有一半的区域变暗
10.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11.小明同学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光屏上的亮点不是最小时测的焦距长度为L,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际长度为 ( )
A.大于L B.小于1 C.等于L D.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
12.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
13.用形状为“R”的发光物体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屏上成的像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当物体逐渐远离透镜,可观察到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逐渐
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眼睛中的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从物体射入眼睛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选填“倒立” 或“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时,人眼方能看见物体.如图是某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须配戴________透镜.
15.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_______波进行远程信息传递的.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______透镜的眼镜.
16.如图中,____(选填“甲”或“乙”)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17.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机上.
18.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透镜.小明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作业本的空白纸上.根据小明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
___________.
19.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 .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________ ,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大于________ cm.
20.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三、解答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就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小明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后,打开手机中的GPS定位软件,可以通过卫星精确定位手机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位置的移动进行测速、测距、导航等;手机前后有两个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内的透镜组合,相当于焦距为2.1mm凸透镜,前置摄像头利用应用软件,可以实现自拍和照镜子的功能。
(1)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打电话时可通过音色辨别出熟人
B.利用手机软件照镜子,可能看到自己的完整脸蛋是缩小像
C.增大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卫星是通过超声波对手机进行定位
(2)如图甲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可获取所含的信息。
扫描时,______(选填“黑色”或“白色”)部分反射光较强。
某次扫描时,发现画面中二维码太大而不
完整,为了扫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维码,可以将手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二维码到镜头的距离最好大于______mm;
(3)如图乙所示,小明打开手机中的跑步软件记录了一次跑步数据,图中“06'15''”表示时间为6min15s,则小明此次跑步的平均配速为______min/km(平均配速为物体每运动1km 需要的时间),他这次运动的路程为______km。
22.(1)图中物体长度为 cm。
(2)图乙空气中有一束光垂直射向直角形玻璃砖,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并从斜边射出的大致方向。
(3)图丙所示,请根据已知光线,完成光路图。
23.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
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1
f。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
φ=
1
0.5
m=2m﹣1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例如,400
度的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所示是小明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近视,需要用来矫正的是_________镜。
(2)若他所戴眼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度数为_________度。
(3)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近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远视眼配带度数较
大的是_________。
24.有一次,开明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盐泽泥浆时,用显微镜观察泥水滴,发现在泥浆的沉淀物中有种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直到聚集到这滴泥污水地某一边缘.(1)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是向左移动的,那么实际上微生物是向______ (选填“左”“右”)移动的.
(2)同学们对于这一奇特的现象提出了猜想: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受光的作用引起的,具有趋光性.请你设计一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想________
(3)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奇特现象提出新的猜想:________
2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观察物体,如题图.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若长时间用眼看书、看电视或着电脑都会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都可配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若是近视眼,成像会在视网膜_____(选填“前”或“后”),矫正它需要戴的镜片实质上是_____透镜做成的(选填“凸”或“凹).
(2)宁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宁宁将光屏移动到60~70cm之间的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的制成的.
(3)宁宁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的是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取走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26.小明同学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________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选填“C”、“D”、“E”或“F”)点.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选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小明同学用照相机给虾拍照,则虾经照相机所成的像是_______的(选填“缩小”、
“放大”、或“等大”)。
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到屏幕上的虾头朝上.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A.2cm B.7cm C.9cm D.10cm.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由图可看出图画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解析:B
A.甲图是远视眼,在视网膜后成像,故应该佩戴凸透镜,会聚光线,故A选项错误;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故B选项正确;
C.乙是近视眼,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故C选项错误;
D.由C选项可知,D选项错误。
故选B。
3.D
解析:D
人脸识别及测温系统的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规律工作的;当人靠近摄像头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加,故所成的像会变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D
解析:D
A.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潜望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来观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解析:D
A .如果没有光屏,眼睛可以充当光屏接收物体的像,故A 项错误;
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B 项错误;
C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但可以成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故C 项错误;
D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也可以成正立的虚像,故D 项正确。
故选D 。
6.D
解析:D
由题意可知,户外投影广告灯投出的钟表画面较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符合关系式2f u f <<,而物距30cm u =,即
30cm 2f f <<
可求得
15cm 30cm f <<
故选D 。
7.A
解析:A
A .甲图中“海市蜃楼”是遥远的景物光线在不均匀的大气中折射形成的,A 正确;
B .乙图中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错误;
C .丙图中水里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错误;
D .丁图中鱼缸相当于放大镜,金鱼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D 错误.
8.B
解析:B
A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不能确定焦距大小,故A 错误;
B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u >2f ,2f >v >f ,即物距大于像距,由图知物距u =40cm , 像距v =30cm ,得u >v ,成倒立缩小实像,故B 正确;
C .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向上移动,故C 错误;
D .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所以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仍能成像,故D 错误。
9.B
解析:B
A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故A 错误;
B .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即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故B 正确;
C .由图可知,
u =50cm−20cm=30cm ,
v =65cm−50cm=15cm ,
此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则u >2f ,即
30cm >2f , f <v <2f ,
即:
f<15cm<2f,
解得:
7.5cm<f<15cm,
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物距:
u=50cm−45cm=5cm<f,
在光屏上不可能成实像,故C错误;
D.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透过的光减少,光屏上的像整体变暗,故D错误.
10.C
解析:C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11.D
解析:D
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并没有得到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而它们两者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因此f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只有D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当纸上出现最小的光斑时,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那么显然L并不是焦距,可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判断.
12.A
解析:A
分析:A、用光的色散的知识解释;
B、用光的折射的知识解释;
C、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
D、用光的反射的知识解释.
解答: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
B、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
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
二、填空题
13.④变小
解析:④ 变小
[1]因为是在光屏上成的像,所以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左右、上下相反,故光屏上成的像应是下图中的④。
[2]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逐渐远离透镜,即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变小。
14.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近视眼凹【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凹透镜矫
解析: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近视眼凹
【解析】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凹透镜矫正,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
15.电磁凹【解析】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
解析:电磁凹
【解析】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电磁;凹.
16.略略【解析】由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甲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
解析:略略
【解析】由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甲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答案为:乙;凸.
17.C幻灯
解析:C幻灯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图可知a、b、c、d四点只有c 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像可应用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机等上.
考点:凸透镜成像
18.乙>30cm
解析:乙>30cm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甲透镜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由题意可知,窗户成像是缩小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30cm.
19.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漫反射;20【解析】当f<u <2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和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当物质表面粗糙时光
解析: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漫反射;20
【解析】
当f<u<2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和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当物质表面粗糙时,光照射到上边会向各个方向发生反射,这就是漫反射现象;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得,此时f<40cm<2f,所以20cm<f<40cm,因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小于20cm.电影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光射到上边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20.近视;凹【解析】试题分析:人眼中的晶状体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来矫正解: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近视眼;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远
解析:近视;凹
【解析】试题分析:人眼中的晶状体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来矫正.
解: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近视眼;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远处的物体则看不清.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近视;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成像的理解以及矫近视眼的正确方法的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三、解答题
21.BD白色 4.2远离 6.2511
(1)[1] A.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打电话时可通过音色辨别出对方是谁,故A正确;B.利用手机照镜子,看到手机上的自己是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增大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对手机进行定位,故D错误。
故选BD。
(2)[2]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
[3]凸透镜的焦距为2.1mm,则物体应在其二倍焦距以外,故利用后置摄像头拍照,二维码到镜头的距离最好大于4.2mm,拍照时成在传感器上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知道,发现画面中二维码太
大而不完整,原因是物距太小,所成的像太大,为了扫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维码,应增大物距,故可以将手机远离二维码。
(3)[5][6]图中“06'15''”表示时间为6min15s ,则小明此次跑步的平均配速为6.25min/km 。
其平均速度 1000m 8==m/s 660s+15s 3
s v t =⨯ 总时间
t ′=1h8min45s =4125s
则他这次运动的路程
s ′=vt ′=83
m/s×4125s =11000m =11km 22.(1)3.50;(2);(3)
(1)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2.00cm 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5cm 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 =5.50cm-2.00cm=3.50cm
(2)首先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光路如下图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光路如下图
23.凹透; -500; 丙; 乙。
(1)[1]由左图可知,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所以小明的眼病是近视;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才能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
(2)[2]因为焦度1f
Φ=,此透镜的焦距是0.2m ,所以它的焦度 115m 0.2m
-Φ==,
其镜片的度数为
-⨯=度;
1
5m100500
由于是凹透镜,所以是-500度;
(3)[3]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且近视眼越严重,所佩戴的凹透镜的中间就越薄,所以近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丙图;
[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且远视眼越严重,所佩戴的凸透镜中间越厚,所以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乙图。
24.右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观察微生物是否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
【解析】
(1)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微生物向左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即向右移动.(2)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微生物若每次均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说明微生物具有趋光性;(3)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
25.凸透镜前凹照相机漫靠近
第一空.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
第二空.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成像模糊;
第三空.矫正近视眼时,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可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第四空.由图知道,物距是:
u=50cm﹣20cm=30cm,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第五空.由于光屏的表面粗糙,所以,光在光屏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第六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即像远了;取走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像远可知物要近些,所以应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26.折射E C缩小下B
【解析】
(1)由光的折射现象知道,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更深的位置,即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即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①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是相互倒立的,所以,当看到屏幕上的虾头朝上时,胶片上虾的头部应该在下方;
②由于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大于f小于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8cm<2f,即4cm<f<8cm,故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