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265
摘要:吴晓邦先生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奠基者,在半个多世纪的舞蹈生涯中,他从舞蹈表演到舞蹈教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舞蹈艺术人才。

他的舞蹈教育思想,也大大丰富了中国舞蹈理论的建设。

对于这位著名舞蹈家舞蹈教育思想的探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舞蹈教学,为中国舞蹈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吴晓邦 舞蹈教育思想;高校舞蹈教学;启示
一、吴晓邦的舞蹈和舞蹈教育轨迹
吴晓邦,1906年初涉关于江苏太仓的一个农民家庭,自由活泼好动,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产生了学业救国的想法,并且东渡日本留学。

留学期间,它看到了日本大学生表演的舞蹈,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从此产生了毕业学习舞蹈的决心。

此后他先后三次远赴日本学习现代舞蹈,归国后开创了中国第一个舞蹈研究所和舞蹈学校,逐步开始了中国的现代舞蹈教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来到新四军驻地和革命圣地延安,用舞蹈的方式,作为自己的武器,为革命贡献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大力普及和提高舞动教育,吴晓邦也迎来了舞蹈创作和舞蹈教育的春天,他在北京负责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培训班的教学,后来这批学生,都成为了中国舞蹈事业的骨干力量。

1956年,党中央提出了百家争鸣的和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吴晓邦相应这一号召,创建了自己的舞蹈工作室,这个舞蹈工作室的创立,帮助他完成了自己舞蹈思想和舞蹈教育思想的确立,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出,同时也在舞蹈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舞蹈理论思想。

文革时期,吴晓邦和他的舞蹈工作室也受到了冲击,被迫停办和停演。

文革结束后,吴晓邦重新燃起了舞蹈的热情,并且被选为中国舞蹈家协会的主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晓邦逐渐从舞蹈表演转向了舞蹈教育和舞蹈理论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多部舞蹈教育和舞蹈理论著作,为中国舞蹈的理论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80年,吴晓邦又兼任了舞蹈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先后直接培养出了大批的舞蹈人才,此后一直到离世的1995年,吴晓邦从未停下过教学和研究的脚步,同时跟人也收获了很多赞美和荣誉。

如今,斯人已去,我们回首纪念他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他舞蹈表演的身影和舞蹈理论的研究,更多的是他的舞蹈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舞蹈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

二、吴晓邦舞蹈教育理论的内涵1.实施全面的舞蹈育人理念
前文中提到,吴晓邦实在国外学习的舞蹈,他的舞蹈思想,是建立在西方舞蹈教育思想基础上的,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着这种思想和理论。

他的全面育人的舞蹈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自然法则”的遵循,吴晓邦的舞蹈自然法则的内涵是,舞蹈是一种人体的艺术,要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首先解决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使身体的各部位逐渐的趋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不再感到拘束和紧张,在这个基础上表现出人体力学上的自然美和各种运动的线条美。

其次是对舞蹈理论的重视,在吴晓邦看来,我国传统的舞蹈教育都是以技术为主,甚至认为舞蹈只需要表演,不需要理论学习,这对于一个舞蹈者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很多舞蹈者没有扎实理论基础,以至于经常受伤,也不敢主动的做出一些尝试。

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研究和总结了大量的舞蹈理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舞蹈者对于误导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是舞蹈创造的高度重视,在创新被高度重视的今天,半个世纪之前的吴晓邦就提出了舞蹈创新的重要意义,可见他的深思和远见。

他将舞蹈的发展比喻为一条河流,这条河流之所以能够流淌下去,正是因为中途不断有新的河流汇入,因而才更为宽广和澎湃。

认为培养富含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舞蹈者,是舞蹈艺术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2.首创的“启发式”教学法
吴晓邦认为,舞蹈教学绝不是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职责不是依靠着舞蹈教材,年复一年的向学生身上堆积,认为一直堆积到
学生毕业,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一种落后和封建的教学意识。

真正的舞蹈教育,不是单纯的对于体型和动作的模仿,而是应当用一种引导和启发的态度,让学生们发挥出自己理解能力,主动的去学习和掌握知识。

他将呼吸、动作和想象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作为自己启发式教学的实践模式,改变了传统舞蹈教育中机械呆板的动作训练和技术训练,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开创了舞蹈启发式教学的新纪元。

3.重视舞蹈的美育功能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美学观念,教会学生如何鉴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

新时期以来,国家之所以大力提倡艺术教育,就是因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主要的形式,用艺术唤起学生们对于美的追求。

在吴晓邦看来,美育是一种对人的心灵上的教育,舞蹈也是如此,绝不仅仅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和表演,而是通过对于舞蹈的学习,能够被舞蹈所表现出的真善美的艺术境界所感染和润泽。

在这个基础上,帮助人们去认识社会和历史的规律性,以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

同时用带有美感的舞蹈表演,去感染更多的人,去追求真善美。

因此他要求在舞蹈表演中,必须要明确舞蹈的主旨思想,带着情感去完成每一个舞蹈动作,这才是舞蹈艺术精髓之所在,也是舞蹈所应当承担的精神上功用和品质。

4.倡导“三位一体”的系统观
吴晓邦所提倡的“三位一体”就是集演员、编导、教员于一体,要求全面,一个人当三个人,以提高舞蹈教育的工作效率。

他是针对“单打一”的做法提出来的。

“单打一”是1959年后产生的一种“三结合”的创作方法,它是一种陈规旧套、按部就班的教条主义:即领导出目,编导出主张,演员出技术,教员只管专门训练学生的做法,以为这样可以快出人才,像工厂里的流水作业一样。

吴晓邦认为这种单打一的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它既损害了艺术教育上的完整性,还阻碍了各种舞蹈风格和流派的形成;同时受“单打一”的“三结合”原则的影响,大家墨守成规,不去思考,这样一来我国的舞蹈界不可能产生系统论的舞蹈艺术专家,也不可能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来。

他首先强调“生活”是舞蹈家的第一修养,要求舞蹈家读好“生活”这部“活书”。

睁开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大脑去思索、判断,是每一个有出息的艺术家所走的路。

其次,吴晓邦要求一个立志献身于舞蹈艺术的舞蹈家、一个立志相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先进的思想,有操守,创作和生活态度都正派的人。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吴晓邦先生为他钟爱的舞蹈事业,奉献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着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舞蹈发展,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宝贵财富。

吴晓邦的舞蹈教育思想可以说是西方舞蹈教育思想在中国创造性的延伸,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的教育思想经过了从无意识状态到有意识的转变,近而逐步总结出富有个性的舞蹈教育观,这种思想与观念是他舞蹈教育的灵魂。

尽管吴晓邦的舞蹈教育思想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是他站得高,看的远,其思想己超越了历史的局限,对当代舞蹈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们纪念吴晓邦先生,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师,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学习和理解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的精髓,并将其广泛的运用到教学中,让他的舞蹈教育思想在我们这一代舞蹈教育工作者身上得到传沿,用桃李芬芳的舞蹈人才来纪念这位舞蹈艺术杰出的开拓者和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吴晓邦美学思想论稿》.雨石著.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
2.《美学概论》.王朝闻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隆荫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3
4.《缅怀宗师风范,求索舞蹈学科学位教育之真谛---为吴晓邦诞辰100周年而作》.资华绮.《舞蹈》舞蹈杂志社.2007.1
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初探
何甲麒 (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教育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