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视角下宁强羌绣的创新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化视角下宁强羌绣的创新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宁强羌绣的艺术价值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探究在文化产业时代背
景下宁强羌绣的发展创新措施,以期帮助宁强羌绣走出困境,同时也为传统手工艺文化产
业的发展提供案例。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宁强羌绣;产业化
1 宁强羌绣概述
宁强县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

在宁强县的大巴山下,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羌族,他们移居到宁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羌族没有自
己的文字,羌绣是羌族服饰上常见的刺绣。

因此,对羌绣的研究则就是对整个羌族文化的
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羌族在刺绣过程中运用多种针法,如挑绣、纳花绣、勾花绣、纤花绣、拼花等。

羌绣图案也都是接近生活、接近自然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寓意对自
然的崇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产业化视角下宁强羌绣的创新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宁强羌绣的价值分析
(1)历史文化价值。

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我国古老的民族
之一,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陕西宁强的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自己灿烂的文化,为
我国的历史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羌族
建筑文化,羌人居住的石砌房和具有防御功能的碉楼,历经上千年的风雨洗礼,是研究羌
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更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重要的历史遗迹。

但最为绚丽多彩的要数羌族的
刺绣,宁强的羌绣在古时候多绣于服饰上,既为服饰增添色彩,又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
民族特征。

(2)民族信仰价值。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人民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在长年的民族文化碰撞与交流中,羌绣融合了羌族、汉族、藏族的部分刺绣工艺,有着羌
族特色的艺术审美追求、图案造型規律、图腾崇拜、色彩搭配及吉祥寓意,承载着他们的
思想与情感,也蕴含了羌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他们对羊图腾的崇拜就来
源于他们的生活,羌族先民早期生活在我国西北部的大草原上,是一个庞大的游牧民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羌族人民移居到了岷江上游,主要以农林牧生产为主。

对早期的羌民来说,放牧羊群是他们最为重要的生产方式,更是羌民生活的主要来源。

因此,他们对羊图
腾有一种特别的喜爱,羊图腾一直被羌族人民绣于各种服饰上,也让它一直流传至今。

(3)审美艺术价值。

羌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图案纹样很是精美丰富,纹饰
多彩多样,且审美内涵深厚,是我国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一。

羌族是一
个爱美、尚美的古老民族,美丽的羌族女子用色彩斑斓的丝线将美好的事物绣于服饰、鞋袜、香包上。

在羌寨随时可以看见男女老幼的穿戴都有刺绣,每件刺绣都是一件了不起的
作品,这一件件作品都属于自创艺术,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创新。

这也表达了羌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诉求,同时也是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因此,羌绣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

宁强羌族刺绣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2.2 产业化视角下宁强羌绣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扶贫政策开始逐步从文化入手,各地区的乡村都在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

陕西宁强为发展地方经济,打开文化产业在当地发展的新局面,将目光投向羌族这个拥有自己特色文化的少数民族。

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活化石,力当助力宁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羌绣开始由以前的简单的、薄弱的传承方式,开始加大传承,各个地区都修建了羌绣传习基地,当地的留守妇女开始学习羌绣技术,为自己的家庭挣得微薄收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羌绣文化的传播。

虽然宁强羌绣的传播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基于传统手工艺本身的创新十分困难以及传播艰难等,都制约着羌绣的发展。

传播的力度不能,只局限于该地区,应该让它走出去,走出层层大山,走进现代化都市生活。

3 产业化视角下宁强羌绣创新发展措施
宁强羌绣的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应该创新刺绣的艺术风格,努力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创作既蕴含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民众需求的刺绣。

还应该创新艺术形式与传承作品,在刺绣产品中适当添加社会主流元素,满足不同民众的审美需求。

灵活运用时尚元素,使羌绣作品不仅仅用于观赏与收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同时蕴含着现代理念的全新刺绣产品。

因此,对传统手工艺的信息内容的创新,将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局面有所改变,将继续提升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格局。

3.1 对羌绣工艺进行创新
政府对宁强羌绣的介入帮助了羌绣的发展,助力了脱贫攻坚战。

但是羌绣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当地的妇女对羌绣产品的复制。

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刺绣都太过民族化,色彩过于艳丽,很难吸引年轻的群体;另外,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产品材料成本会相对很高,刺绣工艺非常繁杂,没有办法批量生产。

因此,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宁强羌绣应积极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羌绣可以和艺术院校或者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共赢的模式。

专业的设计师能抓住当下潮流的发展,在不影响整个设计感的同时适当加入羌绣元素,不但不会影响时尚感,而且能让服饰更特别。

这就是共赢模式,专业设计师助力传统刺绣,传统刺绣元素为设计师提供灵感,以达到合作共赢的态势。

除此之外,可以将传统技艺与高科技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满足产业化的需求。

例如,将保暖透气、强硬舒适的新材料用于刺绣服饰上,以提高刺绣服饰的自身价值。

3.2 建立培养机制
当下,国内设有传统手工艺专业的高校较少,民众也没有好的途径去接触传统手工技艺。

因此,建立健全传统手工艺技培养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专
业课程,比如在陕西的一些艺术院校开设宁强羌绣的课程,不但培养了一些高素质的宁强
羌绣研究人员,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优秀文化资源。

而且还能吸引很多相关的美术大师,
亲自指导宁强羌绣,对羌绣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还可以不定时地对羌绣艺人进行培训,学习当下的流行元素,让他们在当下的时代潮流中,除了提高自身的刺绣技艺外,还
能提高对刺绣工艺的创新思想。

这样既能拥有具有高超技艺的艺人,还能抓住当下时代主流,也能进一步推动宁强羌绣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宁强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打造品牌效应
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可以打造品牌效应,拥有自己专有的品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手工
艺品的知名度,还可以扩大手工艺品的消费市场。

宁强羌绣已经开始步入市场,具备了产
业化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羌绣可以独自建立自己的品牌,将羌绣的艺术风格融入现代设计中,让羌绣不单单只是传统的刺绣,只流传于当地的地域文化中。

比如,可以积极争取与
知名服饰、工艺品等企业合作的机会,将宁强羌绣带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让人们认识它
的魅力,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羌绣品牌效应,以增加企业利润,带动传统手工艺艺术市场
发展。

3.4 借助融媒体加大对宁强羌绣的传播力度
媒介融合不仅对媒介本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对受众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此
背景下,传统手工艺要想实现高效的传播,就必须要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播方式进行一定的
改变。

融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手工艺的宣传与普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要充分利用媒体加
强对传统手工艺的宣传。

宁强羌绣作为刺绣众多类型中的一类,要想加大对宁强羌绣的传
播力度,可以利用各种媒介融合,对宁强羌绣这项手工艺的工艺流程进行拆解,化繁为简,将繁杂的手工艺步骤拆解成各个简单的步骤。

比如,羌绣的绣法有挑花、绣花、纳花、盘
花等等,可将这些针法的图解发放到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小程序等媒介平台,为大众
提供学习的渠道。

4 结语
宁强羌绣的发展与宁强当地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产业化的背景下,创新发展宁强羌绣
工艺,不仅有利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而且对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具有积极作用。

面对
新形势对传统民族工艺技术的新要求,相关人员要积极创新宁强羌绣,不断完善发展方式,使其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 马皎.宁强羌族刺绣纹样的转译与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
[2] 刘飞.宁强羌族服饰分析汉水流域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J].艺术文化交流,2013.
[3] 刘飞.宁强羌族服饰特点及对现代设计的借鉴意义[J].大舞台,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