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 同步练习 旧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同步练习旧人教
一、选择题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A
2、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启破坏了民主选举的惯例
C启的势力强大D禅让制被破坏B
3、商朝前期社会动荡的突出表现是
A奴隶多次起义暴动B社会生产被破坏,人民流离失所
C商朝屡次迁都D国家机器不健全C
4、西周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实质上是
A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的需要B西周的地方政权机构
C由中央直辖的地方行政单位D拱卫中央的藩属国B
5、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不包括
A秦国B齐国C楚国D晋国
6、西周与商朝相比较,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
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制统治B
7、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B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
C土地不能买卖D耕种者要交纳租税D
8、下列各项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D
9、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武王伐纣②盘庚迁殷③国人暴动④平王东迁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B
10、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日趋完善
B奴隶们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C奴隶的劳动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部门
D周武王的杰出领导A
二、史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
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犬,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这些诸侯与周天子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封功臣谋士”时为什么将尚父列为“首封”?
②据材料二、三、四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③材料五中“周室既衰……政由方伯”说明了什么?
【答案】①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
隶属关系。
因为姜尚帮助周文王整顿政治和军事,使周发展为强国,也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②服从周王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随同周王作战。
③周王室已经衰微,天子对诸侯国的支配权已经转移到“方伯”手中。
三、问答题
12、西周社会面临哪些社会矛盾,又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试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西周社会面临的矛盾有尖锐的阶级矛盾,即周厉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与平民、奴隶之间矛盾;有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厦族与北方犬戎、东方淮夷之间矛盾;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即周王室同各封国诸侯的矛盾。
影响: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国人暴动。
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犬戎乘乱攻破镐京,平王东迁。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导致王室衰微,西周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