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课件比较阅读 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以志吾之乐尔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老于此五物之间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而君不得逃也
D.是为五一尔
是岂不为六一乎
【解析】A.助词,的;B.介词,在;C.表并列/表转折;D.这。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 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
3.文本中不断提到“大自然”,在充 满了诗 情画意 的大自 然面前 ,在可 爱温顺 的小动 物面前 ,素芭 没有任 何交流 的障碍 ,她甚 至能比 常人更 为轻易 地表达 自己。
•
4.作者用了几乎两章的篇幅,把素芭 放置到 比社会 环境温 暖得多 的自然 环境中 ,在这 里,素 芭不仅 是美好 的,还 有着无 言的快 乐。侧 面的烘 托让素 芭的形 象更为 动人。
•
1.体会本 课切中 要害、 深入浅 出的说 理特点, 学习这 篇文章 的表达 方式, 品味本 文的语 言特点 。找出 文中典 型的语 句,归纳 其特点 ,尝试 从表达 目的、 听众的 感受角 度品评 其表达 效果。 阅读时, 还要注 意思考 ,理解 这篇文 章的针 对性和 现实意 义。
•
2.只有懂得舍与得,才不会被利禄牵 扯而过 度奔波 劳累; 一个人 只要能 够自得 其乐, 即使有 所失也 不会为 此不快 乐;一 个人只 要拥有 高深的 道德修 养,即 使没有 官位也 能内心 平静轻 松。
•
5.反面的衬托同样是塑造素芭形象的 一个手 段。素 芭身边 的人们 可以用 话语交 流,他 们是一 群极为 普通的 劳作者 ,包括 帕勒达 帕,可 是他们 对素Leabharlann 的表现 却显得 极为冷 漠和麻 木。
•
6.素芭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关心,找不 到温暖 。在小 说的第 五章, 父母打 算用欺 骗的手 段把素 芭嫁到 加尔各 答,而 且“没 有作任 何安慰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B.山水之乐
聊以志吾之乐尔
C.作亭者谁
泠泠作响
D.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即更刮目相待
【解析】A.……的样子/然而;B.乐趣;C.建造/发出;D.改换/另,另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A.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 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峰回路转 (4)而屡易其号 (5)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6)聊以志吾之乐尔
(命名) (寄托) (曲折、回环) (变换) (本来) (姑且)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逃避名声,不 求名声
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
变换
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
本来
姑且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
记述
吾之乐尔。”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寄托
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
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
指夏、商、 指钟鼎文
周三代
及碑文
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
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
•
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 坚持和 加强党 的全面 领导, 才能真 正落实 以人民 为中心 的发展 思想, 建设现 代化经 济体系 ,健全 人民当 家作主 的制度 体系, 推动社 会主义 文化繁 荣兴盛 ,保障 和改善 民生, 加强和 创新社 会治理 ,加快 生态文 明体制 改革, 正确认 识和应 对复杂 的国际 局势
•
7.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素芭只有独自 流泪伤 心,得 不到任 何关心 ,唯一 的所谓 的好友 帕勒达 帕只是 专心致 志地钓 鱼,丝 毫没有 离愁别 绪,反 倒是漫 不经心 地证实 了这个 噩耗, 给了素 芭更大 的打击 。
•
8.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热 情地赞 颂了云 雀在诗 人的笔 下,云 雀是欢 乐、光 明、美 丽的象 征。作 者运用 比喻、 对比等 修辞手 法,对 云雀加 以描绘 。
在滁州时:与民同乐;在颍州时: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
【译文】【乙】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取别号叫“醉翁”,后来年老体 弱又多病,于是隐退到颍州,又更改别号叫“六一居士”。有客人问他:“‘六 一’指的是什么呀?”他说:“我家藏书有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 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 ”欧阳修说:“因为加上我这一个老头,慢慢老死 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您想逃避名声 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我将会看见您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而你的名声却不能逃脱。”欧阳 修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 姑且用来记述我的乐趣罢了。 ”
(二)《醉翁亭记》 和《诗人玉屑》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曲折、 回环
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建造
命名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岁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2)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
5.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 居士”的原因。
①饮少辄醉,年又最高;②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 棋,一壶酒,一老翁)。
6.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 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