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第2课时《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教案(2024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
第2课时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教学目标】
学习主题内容要求核心素养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学会调控
情绪,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具
备迎接挑战的能力
健全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
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知道了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积极面对生活。
有句古话:“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那么我们如何对待人生的这些“不如意”,又如何走到“如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二、讲授新课
1.活动一:课件呈现教材P92“生活观察”。
学校开展了一场关于顺境、逆境的辩论赛,双方观点如下。
提问: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
2.活动二:感悟“顺境”与“逆境”。
教师:请联系实际生活,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你认为什么是顺境,什么是逆境。
教师总结:顺境通常是由于外部环境或机遇等因素带来的顺利发展。
逆境指不顺利的境遇,指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3.活动三:观看视频《骄傲的将军》,说说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顺境。
答案提示:面对顺境,需要我们戒骄戒躁,居安思危。
教师总结:身处顺境时,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同时,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结论: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需要我们顺境不骄。
4.活动四:出示毛泽东、莎士比亚相关名言,进一步领会“顺境不骄”。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过渡)教师:学习了这么多正确对待顺境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学习有关逆境的内容。
5.活动五:阅读教材P93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提问:这段话中提到的人物是如何对待逆境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但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逆境中前行,需要我们鼓足勇气,迎难而上。
结论: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需要我们逆境不馁。
6.活动六:课件展示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子接力决赛视频。
思考:中国队和日本队对待比赛的态度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
教师:顺境和逆境可能会因为我们的态度不同而相互转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顺境与逆境的解读,了解了顺境与逆境是人生历程中的两种不同境遇,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