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5T梁边板预应力张拉时产生的侧弯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55T梁边板预应力张拉时产生的侧弯现象
【摘要】以浙江宁波奉化三高连接线跨甬金立交桥主桥55mT梁边梁施工为例,分析了边梁侧弯的形成原因,提出侧弯量估算方法,建议已产生侧弯梁板的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边梁侧弯原因注意事项
1、概述:
奉化三高连接线跨甬金立交桥主桥上部采用55m预应力T梁桥,梁高2.80m,下部为单排双柱式桥墩(交接墩)φ1.6m,基础采用单排φ1.8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T形梁采用C50混凝土,分左右幅,半幅桥面宽12.25m,由6片T梁组成,左右幅共12片梁板,其中边板4片,中板8片。
主桥处于R=500m半径圆弧上,桥面弯曲通过边梁的翼缘板调整(图1)。
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T梁内外边梁悬臂正长表
T梁预应力钢绞线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270级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规格为15.20mm,标准强度σy=1860Mpa,Ey=1.95X105MPa,松弛率不大于2.5%;张拉时以应力控制为主,控制应力:55米T梁σk=1209Mpa、9φs15.20mm,一束,两端张拉,每束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1757.7KN,每片梁板共8束,张拉合力Fz=14061.6KN(图2)
2、梁板截面几何特性和质量特性
以梁板底横截面水平向为X轴,垂线为y轴。
截面特性取断面积最小处。
计算方法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然后用massprop(面域/质量特性)命令可求解。
注:“-”表示质心在y中性轴左侧,“+”表示右侧。
3、力学性能分析
T梁两端受钢绞线张拉力,因此可视作两端为球铰支座的细长压杆来研究。
3.1、长细比
式中i为截面的惯性半径,U为长度因素,取u=1,l=5500cm。
λx表示则以X轴为中性轴,λy表示则以y轴为中性轴:
3.2、计算λ1值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C50砼E=35000Mpa,σp=35 Mpa,代入上式,λ1=99.3
3.3、杆件临界压力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λxiλ1,从计算结果说明以x轴为中性轴构件属小柔度压杆,以y轴为中性轴构件属大柔度压杆,小柔度压杆主要考虑构件强度达到极限而失稳,是个强度问题。
而以y轴为中轴构件则是大柔度压杆,必须考虑构件失稳问题。
大柔件压件可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压力:
很显然,Fcri均小于Fz,也就是说当T梁在张拉力约50%左右开始倾向于失稳弯曲状态。
4、梁板失稳分析
当受压构件达到临界压力后,构件受到微小干挠后即产生弯曲,对于后张法T梁,可以按两端受压构件研究,微小干挠产生的原因是张拉力合力没有通过质心,在y中轴上,合力Fz与质心在y轴上距离X产生失稳弯距Msw=Fz•X 而致使T梁侧向弯曲。
钢绞线张拉合力点在横截面上y轴方向随梁板长度而变化的,但在X轴方向是不变的,始终处于中心位置,T梁浇筑完成后质心是固定的,所以张拉力合力绕y中性轴的失稳弯距是固定的。
注:“-”表示在图1坐标系中弯曲方向朝左侧,“+”表示朝右侧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板的失稳弯距很小,而边板的失稳弯距很大,应进行认真研究。
因T梁的挠度远远小于跨度,挠曲线可以用以下近似微分方程表达
因Msw是定值,两次积分后得挠度曲线方程
边界条件:铰支座上挠度为零,故:
当z=0时,w=0,代入上式后,c2=0。
当z=l时,w=0,代入上式后,
跨中挠度最大,即当z=l/2时,
将l=5500cm代入上式,得w
梁失稳挠度w (mm)
中板外边板内边板
w -0.03 53.5 -83
注:“-”表示在图1坐标系中弯曲方向朝左侧,“+”表示朝右侧
从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中板侧弯量很少,可以不考虑其影响,而边板侧弯量较明显。
需考虑对梁板质量的影响。
55T梁边梁板实际张拉后侧弯量数据表(mm)
左幅外边板左幅内边板右幅外边板右幅内边板
w 62 90 55 95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挠度限值:
W0=l/400=13.75cm
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的侧弯量数据表明,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梁板可以使用,不影响其内在质量。
实际测量的侧弯数据与理论计算不一致,原因有很多,1)、混凝土各部位存在差异性,实际不可能是均质结构。
2)钢绞线波纹管实际安装时可能存在偏差;3)因T梁断面局限性,左右侧钢绞线无法做到同时张拉,会造成加剧侧弯。
5、当T梁出现侧弯时,张拉过程、出坑、运输,安装过程注意事项:
5.1、从欧拉公式看出,受压构件失稳临界压力与材料弹模成正比,与截面惯性距成正比,与构件长度的平方成反比,所以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过到设计要求;二、因构件截面已固定,惯性矩是定值,为确保55T梁张拉过程中构件安全,建议在梁板中间设临量时制约(如图3),张拉结束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再缓慢撤消制约,防止侧弯量过大过快损坏梁板。
5.2、梁板出坑起吊时,切忌梁板凸起处朝下,应使凸起处略微朝上,防止当凸起处朝下时因重力作用而加剧侧弯量。
5.3、T梁运输过程中要速度缓慢,防止剧烈震动。
5.4、T梁张拉结束后,经监理认可尽快按排安装,让边梁的内侧横隔板与中板横隔板焊接固定,防止其他挠动,加剧侧弯量增加,造成梁板损坏。
实践证明,梁板从2009年投入使用至今,一直完好无损,没有产生裂缝等质量通病现象。
6、体会
T形梁边板,因设计及施工等原因,梁板预制好后质心不在y中性轴上,当钢绞线张拉力超过失稳临界压力时,绕y中性轴产生的侧弯弯距会使梁板产生弯曲变形,当变形量小于规范允许值时,梁板可以使用且并不会影响其他力学性能。
但出坑、运输、安装过程中要有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材料力学Ⅰ/刘鸿文主编.-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高等数学/李永琪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