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讲座PPT ★★ 2019中考历史热点追踪(共66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增考点
例(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8)知道义和团运动。 (14)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 实
(18)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21)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
(7)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 社会的基础。 (8)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 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三、中国共产党奋斗之路
1、党的重要会议
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⑵、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也是党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军事斗争道路的开始。 ⑶、中共七大:讨论抗战胜利以后中国走什么道路问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 备了条件,是团结、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建设新中国作了准备。 ⑷、中共八大: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⑸、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决策。实际上形成 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 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党的探索之路 ⑴、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形成毛泽东 思想。 ⑵、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 论。
3、党的革命之路 ⑴、第一次国共合作,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⑵、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的序幕。 ⑶、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⑷:长征:解决了领导权问题。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及领导地位,保存了力量。 ⑸: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挽救了民族的危亡。 ⑹、七七事变后,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开辟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⑺、重庆谈判:为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尽最大努力。 ⑻、领导解放战争,指挥了三大战役,解放了全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拓拔 元
拔拔
长孙
穆 陆 贺 刘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外历史上 哪两次改革?(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这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点。(1分)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服俑 鲜卑俑 图 一
(1)北魏孝文帝改革、 明治维新;学习先进文 化(或学习先进文明)。
身乐 穿会 西的 服东 举京 办大 西学 洋生 音
A.曲折发展 B.高速发展 C.增长率持续上升D.增长率持续下降
(2018年江西)判断题
13.“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 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 大臣办理。”材料表明了清政府进一步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2018· 江西)18.(10分)历史潮流滚滚向前,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我们要把握历史 规律,认清世界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鲜卑姓改为汉姓 【变革创新的潮流】 鲜卑姓 汉姓 材料一 如下图
2、变化的内容
2019考试说明从整体上来看,保持稳定性,题型、 分值、内容权重和难度方面均延读2018年。 2019考试说明变化主要表现在考点的描述上,由 102个调整为91个,内容上其实变化不大,主要是 知识点的描述和编排不同。
将原考点合并
例:(16)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十四年 抗战的开始。(17)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 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改为:(17)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十四 年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 安事变的意义。
将原考点拆分
例:(2)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 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 历史影响。 改为: (5)通过 1640 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 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6)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 1787 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 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7)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 历史意义。
复习阶段可借鉴老教材的主题呈现式, 即可完成第一轮知识梳理过程。又可节 省第二轮复习时间。
…
判断题:加引号的材料基本应 视为正确或有效材料。从结论 中找出正确和错误。
一、周年热点 二、专题热点
关注现实,把握热点 历史就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把握时代脉搏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要重视历史 事件与现实的结合,要关注现实、政治形势,社会热 点,关注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关注时事政治, 周年纪念日等。江西中考题旗帜鲜明地关注热点。
世界近、现代史
(以教材为主)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1929年:10 月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形成世界性的经济大 危机 1939年:3 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8 月《苏德互不侵犯 条约》签订; 9 月德国入侵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 发 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试卷形式
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同场分卷或合卷﹚,开卷考试。
以2016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为查阅材料,版本 不限。
试卷结构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综合题 题量及分值:选择题12道24分,改错判断题3道6分, 综合题3道20分﹙16、17为材料解析题,分值为4十6 或5+5﹚,18题为综合探究题。
试卷偏易(当然首先主要是政策因素)试卷往往只重视了评 价功能,但忽视了选拔功能。然而,每一年的中考题,既是 评价选拔的尺标,同时也是今后教学方向的导向,此外也更 是一个省市﹙或地区﹚教学研究水平的体现。总体感觉有些 不尽人意,难度过低是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尤其是对考 生来说不公平,中考毕竟具有选拨性的功能。此外,部分试 题的准确性,合理性颇有争议,大凡得分率低的题目,均为 有争议的题目。
总之,相比2018年说明。 2019“换汤不换药”、“旧瓶装 新酒”
二、近年来江西中考历史命题特点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注重考 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科素养、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能注重发挥考试的评价作用,以及选拨功能。 重视新材料的运用,新情境的创设,古今贯通,中外相联。
图
二
(2018年江西)18题(学习先进文 化(或学习先进文明)。 (2018年)18题【开放融通的潮流】 材料四 如右图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 的发展趋势?(1分)
18题⑷问的材料表意不清晰,从直观上看,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上 升,并且材料中的“GDP” 是指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综合起来的? 比例﹙指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关系也实在是看不出来。
(2017年江西)1、 “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 ‘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 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 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材料 中的“他”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2017年江西)12.如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代 至70年代
二、国共关系的演变
192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7—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峙。1937—1945年,抗 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 1946 —1949年,解放争时期,国共两党对抗。
1949 —1979年,国共两党对立。
1979 —现在,国共两党关系缓和。
(2)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3)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改为:(2)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 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13)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4)知道欧洲联盟。 (15)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 实。 改为:(9)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 展的新特点。
1989年: 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问世。
1999年: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
专题热点
一、近代化探索
中国的近代化,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入手,进而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 想文化。近代化过程是一个推动中国社会制度不断前进的过程,是几代中国 人为实现强国富民梦想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 过程,是解放思想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所谓近代化即指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传统农 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 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 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总体趋势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命题特点
时序性:古代史—近现代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基本 依据教材和年级段顺序。 结构基本稳定:近两年增加改错判断题。 结构分值相对稳定:中国古代史约8分,中国近现代史约 22分,世界古代史约4分,世界近现代史约16分。 难易度基本稳定:6︰2.5︰1.5。
综合分析近几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并和其他省市试卷 对比。总体感觉命题基本体现了开卷考试淡化死记硬背历史 知识的目标,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注重 对理解能力和方法的考查,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注意 引导学科间相互渗透和合作,体现了培养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理念。 但试卷质量一般﹙近三年﹚。
(2)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改变考点描述
例:(17)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5)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 皇帝专权的弊端。 (13)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5)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 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6)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8)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 治的共同体。
周年热点
中国近、现代史
(以教材为主)
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49年: 1 月三大战役结束;4 月渡江战役,解 放南京;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 月新中国成立;
1979年: 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 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实现了两国关系的 正常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决定对广东、 福建两省实 行对外开放政策;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在中国土地上彻底结束 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删除了一些考点
例:“以查理· 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 特点”。 “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 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 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精品课件】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讲座PPT ★★ 2019中考历史热点追踪(共66页)
一、解读2019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1、变化的依据: 2018年中考说明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 据。改为仅以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为依据。 另外,今年是使用新教材的第一次中考(只是还有不同版 本)。教材依据新课标有变化,从专题模式回归依时间叙述 历史,“点”、“线”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