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江西省201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201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围绕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江西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科技发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优先主题。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攻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围绕民生关注点,找准改革突破点。

继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优先支持带动性强、可能实现技术跨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科技计划项目。

制定江西省2011年度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指南如下:
一、科技支撑计划
工业领域
重点围绕我省优势和特色产业,围绕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江西崛起新跨越战略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在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出重点、集成攻关,实现突破。

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问题为重点,以培育我省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品为重点目标,为全省支柱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新材料
1、黑色金属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
高效率、高性能、低成本洁净钢、碳素结构钢生产技术研究;超细晶粒钢材制备与加工技术研究;钢铁企业能源综合平衡、高效利用、绿色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高强度、高韧性、低合金品种钢板生产技术研究;高性能汽车弹簧新钢种生产技术研究;高强度、高性能、超厚特种钢板生产技术研究;稀土在特种钢材中应用技术研究;废钢在钢铁新材料、新品种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高性能、合金钢管生产技术研究。

申报要求:首次在我省钢铁企业研发或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

2、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
铜、钨、钽铌、锂、稀土有色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化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脉钨矿床开采技术优化综合研究,低品位与复杂难处理稀土资源有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锂云母制备碳酸锂及铷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研究;钨、稀土、钽铌工业的安全规范、能耗限额、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新型光电选矿设备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铜、钨、镍、稀有、稀土金属及其
合金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短流程化、无害化、工艺标准化及自适应技术研究;高性能钨合金材料生产技术研究;高纯锂盐生产制备研究;高性能电池级碳酸锂微粉、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研究;铷铯的应用技术研究;不掺杂制备粗颗粒钨粉生产工艺研究;含钨新型催化剂的研制;高性能高纯钽铌氧化物的生产技术研究;超细钽铌碳化物及其复合碳化物生产技术开发研究;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技术研究。

铜、钨钼、钽铌、锆铪及镁合金新材料、新产品生产技术研究;新型高性能稀土光转换、储光、储氢、磁致冷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新型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超细(纳米)稀土材料的应用研究;新型稀土镁、稀土铝、稀土铜中间合金生产技术研究;锂电池电极材料用锂、铷、铯分离提纯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研究;锂电池富锂正极材料与电解液适配性技术研究;动力型锂电池用新材料开发研究。

申报要求:资源利用类项目其中资源的利用率应在90%以上,研究类项目应系在我省首次研发或已有突破性进展。

产品开发类项目应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应有应用对象,能提供一定批量的应用实验条件和试生产条件。

高性能细晶、超细晶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刀片新材料和涂层技术、产品制造技术,以CAD/CAM为基础的集成制造技术,后处理技术研究。

3、太阳能光伏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专项
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提纯技术研究,铸造多晶硅生长技术及仿真模拟技术研究,高性能低成本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生产技术研究,硅基太阳能电池生产中切割硅屑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与开发研究。

申报要求:研究类项目应在我省首次申报,开发类项目应结合企业需求提出并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实验效果。

4、非金属陶瓷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专项
新型超细、高纯度、非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新型电子陶瓷浆料制备技术研究,特种电子(压电、焦电、铁电、波介)陶瓷新材料开发研究,新型陶瓷传感器制备技术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陶瓷梯度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功能陶瓷器件薄膜化制备技术研究,结构陶瓷精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陶瓷膜材料与膜器制备技术研究,高强度、超硬度、低膨胀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高强韧性结构陶瓷新品种、新技术开发研究、稀土结构陶瓷、功能陶瓷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申报要求:研究类项目技术应在我省首次提出,开发类项目应能在相关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5、半导体照明用发光材料与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型衬底上的GaN基LED外延材料制备工艺研究,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和大功率芯片及器件制造工艺研究,半导体照明用LED(蓝、紫光)芯片、GaN基LED大芯片制造、芯片倒封装、适合蓝光激发的高效率黄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高性能电致蓝光材料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多芯粒组合照明电光源(灯具)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研究及高显色效果的混色技术研究,适合半导体照明用新型光致发光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新型白光LED发射荧光粉,显示屏用稀土荧光粉,以及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太阳能驱动的LED照明产品应用开发。

申报要求:芯片及器件加工、封装技术研究项目要有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有所
创新,相关材料及技术研究要有企业技术需求。

(二)电子信息
本着鼓励合作、扶强扶优、持续发展、出口导向的原则,以产业化为目标,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努力扩大软件出口规模、大力开展软件信息服务,培育软件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1、软件外包出口
重点支持出口企业发展较高层次的设计外包和服务外包,以及软件外包出口。

2、软件信息服务
进一步开发新型通讯增值服务、面向我省软件企业和数字内容产品为主的支撑平台,掌握核心技术,培育软件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3、嵌入式软件
面向移动通信终端、信息电器、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等数字产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标准构件库等软件产品,继而促进数字产品整机发展。

4、应用软件
重点研究物联网应用、移动互联应用、云计算应用、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及组件、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行业(水利、煤矿、电力、交通、安防等)应用集成中间件。

5、文化创意
重点研究网络游戏(含手机游戏)与数字动漫软件、多媒体益智娱乐内容产品,支持以网络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

6、智能控制系统
重点为在线智能检测技术的研究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的研究;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及硬件产品;网络集中控制技术;智能电力电子产品及控制技术、仿真测试系统、分布式监控系统等。

7、电子产品开发
重点研发数字音视频信号处理技术及产品、信息家电技术及产品、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及产品、检测技术及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医疗电子关键技术及产品、微驱动系统的动力控制和信息采集、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产品及其应用示范系统、下一代互联网络设备。

(三)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专题
1、有机硅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甲基氯硅烷、乙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混合基氯硅烷、改性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硅偶联剂等有机硅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创新研究;氟硅材料;
2、精细化工产品开发
化工纳米材料生产技术攻关;应用于自来水、环保、水土保持、工业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新医药中间产品等方面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攻关;新型农药、高毒农药替代品、农药中间体的研究与开发;新型环保染料及其中间体的研究;水性环保涂料;油田、炼油化学品;新型胶粘剂等。

3、太阳能用多晶硅化工基础材料的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三氯氢硅合成及还原新工艺研究(节能、环保、安全方面工艺创新;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三氯氢硅高纯化技术;氢气高纯化技术;副产品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技术;氢气回收利用技术。

4、高附加值化学纤维研究与开发
特种树脂和纤维新材料产业化生产技术。

差别化、功能性、环保型化学纤维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孔超细旦涤纶低弹丝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组份复合涤纶长丝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性能、功能性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粘胶长丝连续纺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研究与开发。

申报要求:有机硅研究类项目应有企业需求,开发类项目应在企业建成一定规模。

(四)光机电一体化
重点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动向,着力解决设计、制造与可靠性技术关键及系统成套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数字化基础制造装备。

应用相关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形成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制造技术和产品。

1、工业自动化
公用工程大型装备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工厂在线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型光电子传感器,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通用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技术装备系统集成技术。

2、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绿色基础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

3、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型设备
精密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成套加工技术,近终形加工技术(如精密铸造、精字符锻造、精密冲压、超塑性成型、回转成型),自动化成型装备及集成系统,快速原型成套技术及装备,模具加工工艺及设备。

4、数字化制造设备
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高精度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高质、高精、高速、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

开放式数控系统和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及伺服控制器。

全数字控制交流调整装置,高压、大功率调速电机及控制系统。

5、民用直升机和通用飞机
具有广泛用途且性价比高的民用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设备和系统。

6、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锻压、喷涂、焊接、搬运、装配和检测),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自动化成套技术装备。

7、新型节能、环保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技术
低能耗低污染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各种
专用汽车产品的研制,轿车、微型车和轻型车关键零部件,在线检测技术与装备,汽车零件柔性加工技术,自动装配技术与装备,汽车零件轻量化近净成型技术与装备。

8、大型特种构件制造装备;3兆瓦级以上风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

(五)新能源
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燃料电池、生物能电池、光伏发电应用技术及太阳能光电产品;其他节能新技术开发。

各单位申报数见附件
联系人:省科技厅高新处佘彦
联系电话:0791-
农业领域
围绕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支持现代种业及高效安全生产、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农林生态安全与生物质利用、农用物资、农业机械装备等技术研究与示范,为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改善农村民生提供技术支撑。

(一)现代种业及高效安全生产
重点支持高产、优质、高抗粮棉油等农作物新品种及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特色、优质果蔬、花卉等新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优质用材林、经济林、生态林等新品种及高效营林技术,优质抗病畜禽、水产新品种及良种繁育与安全环保健康养殖技术等。

(二)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
主要围绕油茶、大米、草食畜禽、名贵水产、特色水果等主要农产品,重点支持特色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绿色食品贮藏、保鲜、加工技术与设备,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农副产品、农林资源、农林废弃物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技术。

(三)动植物保护及防灾减灾
重点支持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与防控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兽药、渔药质量监控和残留检测技术,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防控技术,森林重大生物灾害及火灾监测、预警、防控技术与产品。

(四)农用物资
安全、优质、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无公害兽药研制,生物型杀菌、杀虫、除草剂,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高效安全施用技术,生物肥料、有机肥、缓释控释肥料等新型环保肥料生产技术。

(五)农林生态安全及生物质资源利用
重点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约化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农村垃圾处理技术,粮食主产区农田保育、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改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和恢复技术。

秸秆、稻壳等农林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及设备。

(六)现代农业装备
重点支持适应南方地区的中、小型农田作业机械和设施农业装备,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设施与设备,高效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农作物、林木种子收获、清洗、加工设备,林业机械、森林防火技术及设备。

(七)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重点支持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产品,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技术,森林生态系统信息网络,现代化农村信息服务及平台建设技术,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技术。

【申请要求】
1、课题申报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报,形成多学科协作团队。

联合申请各方须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

申报单位需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前期研究基础和示范基地等必要的实施条件。

课题负责人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2、已经省科技厅立项资助、2011年申请结转资助的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都需按结转项目要求填写并提交申报材料。

项目资助周期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不超过5年。

3、结转项目申报材料包括《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申请书》、《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与省科技厅签订的《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复印件、扫描后作为附件上传)及相关附件。

其中,《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包括:
(1)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预期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2)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成果
(3)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打算和年度经费预算
结转项目实行网上系统申报和书面材料同时报送方式。

请申报单位在《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申请书》的“项目类别”中选择“结转项目”,以便受理。

2011年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数
省科技厅农村处联系人:秦桂芳
联系电话:0791-
社会发展领域
重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资源环境、创新药物、中药现代化及医疗器械领域,开展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发展,鼓励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联合申报;重点支持实用性强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的技术研究;重点支持解决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我省社会发展领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产业核心竟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医疗卫生领域
1、重大慢性、常见病防治
重点支持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措施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技术、无创、微创、转化医学体系构建等对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预防和综合控制研究。

2、重大传染病防治
重点支持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和新发或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疫苗、监控与突发事件应对技术体系研究。

3、肿瘤疾病研究
重点支持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和早期防治研究,泌尿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恶性血液病诊治技术研究,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等的发病机制和个体化诊疗研究等。

4、优生优育新技术
重点支持重大出生缺陷早期筛查诊断新技术和干预措施研究;适宜于基层医疗单位的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技术的推广;重大和高发出生缺陷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监测,建立出生缺陷数据库;环境因素对人类生殖影响的研究。

5、环境与健康
重点支持环境污染导致癌症及职业中毒等疾病,以及血吸虫、结石等区域性常见和多发疾病及重大疾病的环境与健康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技术综合研究;环境危险因素干预研究等。

6、中医诊疗技术及方法
重点支持中医治疗疑难病症、慢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炙法治疗疑难病症技术研究,开展名老中医诊疗技术的收集、整理及临证经验传承、经验方的总结研究。

申报要求:实行限额申报,超过限额单位概不受理,具体情况见项目申报分配表。

2010年科技支撑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各单位限额申报数
省科技厅社发处联系人:张燕
联系电话:0791-
(二)公共安全领域
1、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
重点支持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形成途径与阻断技术研究,极端加工条件和新技术、新工艺对食品中危害因子产生的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餐饮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其示范研究。

重点支持食品中有毒、有害物快速检测技术开发;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产生、迁移及转化机理的系统研究,有害物控制技术开发;新有害物风险评估研究;食物过敏机理、控制技术以及食品安全溯源技术研究。

2、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影响评估及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我省主要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监测、定量评估及损失评估技术、保险和防御技术研究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研究。

3、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煤矿瓦斯区域性防突技术研究;矿山采空区、水害和高硫矿火灾等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尾矿库危、险、病库治理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行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及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研究及应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监控技术研究;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评估及应急指挥技术研究及其装置、设备和系统研制。

4、公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支持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技术集成与应用;公共移动宽带通信网络公安信息移动接入技术及应用系统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重大事件安全保卫活动应急指挥和处置的预案研究等。

申报要求:以企业为主申报的项目,要求企业给予1:2以上的配套资金。

省科技厅社发处联系人:张燕
联系电话:0791-
(三)资源环境领域
1、资源综合利用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设备。

重点支持有色金属矿、铁矿等矿物分离、富集与综合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研究。

生物能源开发和利用。

重点支持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材料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

2、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技术研究
湿地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

重点支持鄱阳湖及五河入湖口湿地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技术集成研究;湿地动态监测体系和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和修复技术
森林资源养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重点支持五河流域及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林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和林地生态补偿认证与量化分析。

3、全球气象环境问题应对
重点支持鄱阳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驱动机制、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研究;探索湖泊、湿地、农业等领域的气候变化适应技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候变化适应模式的研究;新型高效CO2吸收剂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

4、山江湖综合开发与治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重点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状况报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GDP核算关键技术研究与试点。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重点支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前期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影响评估及其对策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申报要求:以企业为主申报的项目,要求企业给予1:2以上的配套资金。

省科技厅社发处联系人:刘清梅
联系电话:0791-
(四)创新药物、中药现代化与医疗器械
1、化学药
重点支持国际专利快到期药物的抢仿及创新研究,开发新的制剂技术以提高现有药物疗效;开展包括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设计、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大规模化合物样品制备、天然活性产物分离及分析、手性化合物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药物晶型研究、药物新制剂及释药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

2、生物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