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事件之现代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跑跑事件之现代解读
范跑跑原名范美忠,当时他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他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

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他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

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随后他立刻参与组织了被疏散的学生,并没有离开学校。

5月22日他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

二、范跑跑事件的现代解读
(一)范跑跑事件之核心价值体系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我国出现了很多种的社会思潮。

在这些思潮中,有的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方向是相一致的,属于进步思潮;有的思潮鼓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悖的,属于错误思潮;甚至有的思潮企图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构进行解构,属于反动思潮。

因此,必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进行正确引领。

如果对其放任自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就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就会受到影响和冲击,甚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也会受到动摇。

范跑跑不顾学生安危,自己先逃出地震大楼,虽然属于本能反应,但震后在论坛博客里的发言透露出其具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与我国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相悖的,是一种错误思想,如果任由其自圆其说的宣扬个人自由,会给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范跑跑事件之教师职业道德思考
“范跑跑”现象其实就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了一部分所谓社会精英对主流价值的公然挑衅,也集中反映了当下基本职业价值的缺失。

事实证明,人们一旦形成了对任何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它就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用以评量事物之价值轻重,权衡得失弃取的“天平”。

对一个公职人员来说,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基本的做人标准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判断。

我们发现,在对“范跑跑”进行批判的行为中,都存在着同样一个极端,那就是将这种畸形的道德行为发生的基础和根源忽视了,结果使整个事态演变成一种道德掩饰下的情感宣泄。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在应急的状态下做出的反映都是一种特殊的本能反映,这种反映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主观意识,而且集中体现了个人的道德积累和素养熏陶;这种反映使得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道德的境遇尴尬特征变得非常凸显。

从这个意义上看“范跑跑”,我们不难发现其行为背后潜藏着师德意识的淡薄、社会道德识的苍白、行为的不理智。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在为难来临的时候,是不会抛弃自己的学生不管而只及自己的性命仓皇而逃的;一个人如果具备关爱他人的良好的社会道德,也不会抛弃最起码的道德认知在紧张的情形面前做出极端个人主义的行径的的;同样,一个理智的人也不会只顾自己的安全而放弃其他人的生命的。

我们对“范跑跑”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他的言论是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基础的。

但当他的行为发生以后,他在内心深处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所以他为求心安,就发了那篇引起众怒的文章,为在内心觉得可耻的行为进行辩护。

导致这些根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不到位以及科学的逃生技能技巧和理性抗灾救助教育的缺失。

归根到底,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缺失和道德状况尴尬境遇。

(三)范跑跑事件客观上的进步性
特大地震之时及其以后发生的“范跑跑”事件,实际上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基于社会转型而产生的价值观重塑进程中的一个典型事件。

对“范跑跑”事件的过程和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为以后重建其他行业、其它领域的职业道德规范提供借鉴。

从“范跑跑”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看,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重建的一些客观规律。

在第一个阶段,“范跑跑”的无耻引起激烈批判。

这是因为,在我们传统的观念当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天经地义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天经地义就要保护学生。

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当时大家的这个观念,并不是来自于自己的思考,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的讨论,也不是通过大家的辩论形成的一个比较成熟的价值观。

当时的这种价值观,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传统的教育,或者是来自于传统的灌输,来自于政治化的灌输,是一种缺乏思辨、并非来自内心深处的价值观。

这种情况下,大家想都不想,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雷锋,教师就应该保护学生。

总之,“范跑跑”事件让我们深入发现了这种社会现象后面的深刻的社会根源,我们必须要求自己对我们的社会道德状态进行改善。

从人类社会历史来看,道德的提倡与教化是人区别于动物并且是保持人类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最好选择,但是建立于人性善基础上的德政与仁政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而人类真正能够达到道德化生存最高水平的制度是民主法制制度,它却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

所以,“范跑跑”现象具有一定得社会积极意义,通过形成一个恰当的制度安排,使不良道德无法剥蚀和侵害社会的整体利益;通过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从而巩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东方明亮.普世价值不得乱套[N].北京晚报,2008-06-06.
[2]周新城.必须警惕“天鹅绒革命”———观察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01-02.
[3]煜程.“范跑跑”现象折射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境遇[J].学术沙龙.
[4]王兆善。

从“范跑跑”现象看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性[J].中国职工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