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共25,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雄割据B.宗法制崩溃
C.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D.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变革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树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而“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生命
3.李小龙在他的日记中提出练习跆拳道要达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在这里,他的武术思想吸取了中国古代()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4.“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他的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D.三纲五常
5.我国古代思想界从战国时期的“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到秦汉时期的天下一统,“独尊儒术”,其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人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7.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8.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B.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代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9.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10.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11.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把“平等”推广到所有的人B.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C.重建人的道德价值观D.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秩序
12.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或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他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据此你认为柏拉图()
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
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中国古代有类似思想的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14.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里、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
15.普罗秦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B.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C.人是世界的主宰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16.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17.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

”“理性”的含义是()
A.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18.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制定法律的人要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法律应该怎样执行和怎样解释。

因此看来人们所能有的最好的体制终莫过于能把行政权与立法权结合在一起的体制了”。

下列政权中最能体现卢梭这一思想的是()
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B.1789年的美国联邦政府
C.1917年俄国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D.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柏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你对中外古代科技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②古代欧洲科技成就比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高
③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形成了近代科学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1.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结果
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不断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D.科学家刻苦,勤奋的进取精神
22.郑析桥赞美巩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愤写悬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一评价反映巩黄慎的画属于()
A.山水画B.写意画C.工笔画D.风俗画
23.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右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表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②用中国的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
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编撰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A.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4.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A.长安、东京、大都、北京的繁荣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2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名声鹊起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芜湖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答题卷
二、材料题(3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张岱山、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要求包括人物、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

(2分)
27.(18分)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进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

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欣起了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是封建制度的国际政治中心,并且垄断着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

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而一切反封建的斗争必然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

早在13、14世纪,已经有了改革天主教会和建立廉检都会的呼声。

文艺复兴运动也给宗教改革以巨大推动。

到16世纪,宗教改革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提出以信仰得救为核心和建立廉检都会的系统理论,并且发展成遍及西欧各国的运动。

——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材料二埃因里希·卡勒尔以“新的形式的服从”评路德:“路德的改革,使人们从罗马教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但是,它同时也带来了两种新的形式的有从。

……路德教义将被证明对整个近代德意志史上的无数暴君是大有用处的。


——《德意志人》材料三: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人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他们认为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
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
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相互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中“两种新的形式的服双”具体反指什么?如何理解路德教义“对无数暴君是大有用处的”(14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些哲人们主张的社会改革是如何体现“理性之光”
的(4分)
28.(22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02年同,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同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

……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

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

这就彻底否定了都会的宇宙观。

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

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

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一条道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6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6分)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26.(10分)(1)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举例: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或答出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及影响并符合题意也可)(8分)
(2)宣传新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思想启蒙);加速了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转型。

(2分)
27.(18分)(1)原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与天主教会矛盾激化;文艺复兴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宗教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每点2分,共6分)在精神上只服从上帝,在政治领域中服从世俗权威(4分)鼓吹世
俗权力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强化了君主权力。

(4分)
(2)在经济方面,主张自由主义。

在宗教方面,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法律至上。

国家制度方面: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的国家。

(答到其中两点就可得4分)(4分)
28.(22分)(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悦”;反对歧视妇女。

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6分)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

相似之处;暂死捍自己信念(4分)
(3)君主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6分)
(4)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步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

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