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
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
影响效果。
方法:抽选出2019年10月~2022年10月经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
为研究样本,从中抽选出150例病患,并按照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5例患
者展开常规康复护理视为对照组,另外75例患者则展开中医康复护理,视为观
察组。
对比两种患者康复护理前后上下肢功能(FMA)、神经功能评分(NIHSS)。
结果:展开护理服务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
>0.05,实施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病情,
值得推荐。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脑卒中会对患者的脑神经产生伤害,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
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要安排专人进行陪护。
大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
因为条件受限,患者及陪护者缺乏相关康复知识,而且常规的护理服务内容非常
简单,无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所以进一步导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不佳。
随着人们对中医的了解程度不断提升,临床上不断寻找一个合适的康复护理
手段,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随机遴选出本院收治的脑卒中
偏瘫患者参与,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随机遴选出本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收治时间范围:2019年10
月到2022年10月,所有入组对象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而且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分组方式选择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康复护理和
中医康复护理。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5例、30例,年龄范围45岁至72岁之间,组
内年龄均值为(64.7±3.1)岁。
脑出血33例、脑梗死42例;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3岁,平均为:64.6±3.4岁,
脑出血35例、脑梗死40例。
两组患者上述基线信息没有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入院以后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展开
体位指导,并从下肢关节被动训练转为主动训练。
从一开始的床上被动训练,到
坐起、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指引患者进行翻身、起坐、站立、行走。
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患肢与健肢交替展开,注意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自愿情况选择简单的推拿按摩。
观察组则展开中医康复护理:(1)成立中医康复护理小组,安排经验丰富
的护理人员组成,所有成员展开统一的中医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在考核合
格以后入岗。
(2)穴位刺激:选择患者耳内反应点,尤其是疼痛最为明显的地方,作为
耳穴贴压的治疗点。
主要的穴位选择心、肝、肾、神门等穴位,在消毒后使用镊
子将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固定在穴位处,随后以拇指和食指指腹进行按压,以患者
能忍受的程度为上限,每天两到三次,六天为一个疗程。
(3)艾灸治疗:选择肝俞、肾俞、脾俞使用艾条进行艾灸。
当患者感受到
有温热时缓慢提至艾灸条到穴位上方,调整到患者的耐受范围内,固定艾条,每
个穴位作用半小时左右,每天一次,一周五次。
(4)中药熏洗:取伸筋草、透骨草、桑枝、艾叶等中药材,清洗干净后放
入水中进行冲泡。
装入木桶中,协助患者进行熏蒸浸渍,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神经
缺损功能评分。
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评分量表,上肢评分60分,下肢评分4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越好。
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标准
(NIHSS):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
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
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1.结果
护理前,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5(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2组脑卒中护理前后运动、神经功能评分()
组
别
运动功能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神经功能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
对照组
43.42±
2.54
50.84±
4.86
30.81±
3.29
34.69±
2.62
15.74±
2.10
9.8
.67
观察43.45±53.25±30.28±36.72±15.78±8.5
组 2.35 2.39 3.11 2.53 2.07.14 t0.146 5.3950.113 6.3960.8687.2 P>0.05<0.05>0.05<0.05>0.05<0
1.讨论
脑卒中作为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尽管近年来医疗技术发达,脑卒中致死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急
救成功后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1-2]。
相关研究认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康
复护理指导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传统的护理服务内容相对简单,
而且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程非常长,在西医指导下的常规康复护理虽然有效,
但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3]。
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属于中风的范畴,患者因为脑脉痹阻、血溢脑脉之外,
而引发肢体瘫痪、乏力、偏瘫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无法自理生活[4]。
中医康复
护理模式主要通过耳穴贴压,艾灸,中药熏蒸等方式来帮助患者调和血运气机,
打通四肢经络,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较低,安全可靠等优势。
而且耳穴
贴压是通过取穴理论,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调节阴阳,刺激气血运化,可以
有效改善患者经络不通的情况。
艾灸可以疏通活络,通过穴位刺激,促进脑神经
传递功能恢复,改善脑神经的生理功能。
而中药熏洗的方式则通过热刺激、浸泡
等方式,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起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效果[5]。
本文中,对本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中医康复护理后,患者病情明显改
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缺损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总的来说,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标本同治,既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
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保护其神经功能,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丽丽.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医学,2021,45(8):809-810.
[2] 万佼杨. 中医康复护理对中药熏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1):164.
[3] 余凌. 中医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作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2):38-40.
[4] 郭小满. 中医康复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 新疆医学,2021,51(11):1310-1312,1322.
[5] 葛芳,黄雯,王月英. 基于Brunnstrom分期理论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
学,2021,33(11):1518-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