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陈涉世家学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6 陈涉世家学案苏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6 陈涉世家学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6 陈涉世家学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陈涉世家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初步体会陈涉的远大抱负。
2.掌握课文前两段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重点掌握课文前两段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难点掌握课文前两段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一、课前预习:
1.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
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
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该书记载了上自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
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鲁迅先生
称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线字词
注音.
阳夏()辍耕()鸿鹄()数谏故( )
间令( ) 闾左 ( )谪戍()当行( )
陈胜王()罾鱼()忿恚( )笞广()
蕲下 ( )骑千余( )社稷()被坚( )
度已失期()徇蕲以东()
(2)解释下列加线字词含义
少时(年轻) 尝(曾经)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地)辍
二次备课
耕(停止)
怅恨(失望)久之(助词)苟富贵(如果) 太息(长叹)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闾左(贫民)谪戍(被强迫)屯(驻扎)皆次(编次)当行(都应当前往)会天(适逢,恰巧遇到)度(估计)失期(误期,过了期限)举大计(指起义)
等死(同样是死)死国(为国家大事而死 )
数谏故(缘故) 将兵 (统率)或闻(有人)
数有功(屡次)怜之(爱戴) 以为亡(逃跑) 诚(果真)
天下唱(倡导 ) 指意(意图) 足下(您)
卜之鬼(代词,指要占卜的事)威众(威服)
丹书(用丹砂写)陈胜王(为王)罾鱼腹(用鱼网捕)固(本来)以(同“已”,已经)
怪之(以。
..。
为怪,对。
...感到奇怪)间令(暗中派)
次所 (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 ) 旦日(第二天)
3。
预习中你还遇到了哪些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学/课堂精讲:
1。
对照书下注释,试着翻译课文一二两段,重点掌握下列句子。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苟富贵,无相忘.
(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5)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6)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7)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8)等死,死国可乎?
(9)天下苦秦久矣。
(10)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3)置人所罾鱼腹中.
(14)固以怪之矣。
(1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二)当堂检测/课堂练习/课堂精练/当堂训练:
1.起义的导火线是:
2。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3。
第二段叙述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做哪些舆论准备。
二课后巩固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解词
(1)等死,死国可乎。
( )
(2)置人所罾鱼腹中。
( )
(3)陈涉斩木为兵。
( )
2。
译句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3.乙段中“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与甲段文字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4。
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四、课后反思
陈涉世家答案
课前预习
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线字词注音。
阳夏(Jiǎ)辍耕(chuò)鸿鹄(hú)数谏故(shuò)间令(jiàn])闾左(lǘ)谪戍(zhé)当行(háng)陈胜王(wàng) 罾鱼 (zēng)忿恚(huì)笞广(chī)蕲下(qí)骑千余(jì)社稷(jì)被坚(pī)度已失期(duó)徇蕲以东(xùn)课后巩固
1.(1)为————而死(2)用网捕(3)武器
2。
(2)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3。
宜多应者
4《陈涉世家》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的过程,《过秦论》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