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荒漠区红砂容器育苗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绿洲荒漠区红砂容器育苗技术
摘要红砂是良好的防风固沙树种,在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总结了河西绿洲荒漠区红砂容器育苗技术,包括苗床制作、容器材料与基质准备、种子采集及处理、播种、补种、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砂;容器;育苗技术;河西绿州荒漠区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PaII.)Maxim)隶属于柽柳科,是我国温带荒漠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1],为典型的旱生盐生植物,喜光,耐碱性强,根系发达,分枝密集,极耐旱、抗寒、耐盐碱、耐贫瘠,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性,是保护干旱荒漠化土地的重要生物屏障,在植被恢复和重建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占有重要地位[2]。

其植株可药用,植丛又是“沙漠人参”盐生肉苁蓉的主要寄主之一,具有药用和开发名贵药材的作用,是优良的荒漠造林树种和沙产业开发树种。

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进行红砂造林,容器育苗具有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降低造林成本、成活率高、成林快的优点,开展红砂容器育苗试验,通过试验系统总结了红砂容器播种育苗中种子采集、容器选择、播种方法、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

1苗床制作
采用低床育苗,做床前先整平圃地,清除杂草,将床挖成深20 cm左右,宽1.2 m,苗床长度依地块而定,床底整平,床四周要切垂直,以备放容器,床与床之间留40 cm的步道,以利于播种、浇水等操作管理。

2容器材料与基质准备
容器选直径8 cm、高12 cm、底部留4个漏水孔的营养袋,这样的容器有利于育苗,且营养面积大,以后苗木出圃造林成活率高、缓苗期短。

营养土要求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保水保肥能力好等特点,按肥沃表层砂壤土85%、腐熟羊粪12%、过磷酸钙3%进行混合配制。

土壤消毒是保证育苗出好苗的关键,配制时用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

在基质装填过程中必须装实,装至离容器上缘1.0~1.5 cm,将装好的营养袋整齐摆放在苗床上。

3种子采集及处理
红砂果实为蒴果,内含1~3枚种子,种子被白色绒毛,河西荒漠地区红砂种子在10月中下旬成熟,当果皮变为红褐色、果皮开始开裂时(一般以50%裂口为佳)进行采收,采种母株要求健壮,长势良好,避免在过度衰老的植株上采种,采收的种子由于未全部成熟,带有果壳,在采收后需阴干,阴干后轻搓果实去掉果壳后,用筛子将种子筛净,贮藏于干燥通风处待播。

4播种
红砂播种一般在气温回升后的4月中下旬(土壤5 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0 ℃左右时)进行,此时热量充足,种子发芽快、出苗整齐。

红砂种子颗粒细小,播前要去除杂质,对种皮包裹的要捏破种皮,以利于播种后种子发芽。

播种时每个营养袋点播3~5粒,以细河沙覆盖,厚度以4~5 mm为宜。

播后用0.1%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土壤消毒,最后洒透水,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播后要进行检查,以防漏播。

从播后到出苗期间要注意保持营养袋表土层湿润,每天喷水1~2次,在气温较高时喷洒2~3次,洒水在早晚进行,使含水率保持在20%左右,并及时拔除杂草。

5补种
容器育苗播种后,会因漏播或其他原因而缺苗,播后20~30 d还未出苗的营养袋,应立即进行补种。

补种的种子可按1份种子、3份细沙混合后进行催芽,待1/3的种子露白时连同细沙一同播入容器。

6苗期管理
因河西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量小,日照较强,播种遮荫利于出苗和幼苗生长,采用遮光率为50%~60%的遮阴网,搭建1.5~2.0 m以上的遮阴棚。

浇水要适时适量,播种后随即浇透水,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多次适量勤浇,保持培养基质湿润,使10~20 cm土层含水量在20%~30%;速生期烧水应量多次少,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保持含水量在10%以上即可[3];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封冻前浇灌1次冬水,以有利于苗木越冬。

营养袋苗在造林后如果有条件灌水则出圃前停止浇水,以减少重量,便于搬运,若造林后没有灌溉条件,则在出圃前浇足水。

出苗生长40 d后叶面施肥1次,叶面肥以GGR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佳,苗木进入速生期时开始进行基质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肥为主。

苗木生长2个月后苗高达1~2 cm开始进行间苗,每个营养袋保留1~2株,间苗后要进行浇水[4]。

7病虫草害防治
红砂育苗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就很少有病虫害发生,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必要时应拔除病株,正确选择药剂。

除草时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一般以人工拔除为主,除草时要细心,用手按住基质连根拔除,不要损伤幼苗。

8参考文献
[1] 刘家琼,邱明新,蒲锦春,等.我国荒漠典型超旱生植物——红砂[J].植物学报,1982,24(5):485-488.
[2] 肖生春,肖洪浪,宋耀选,等.荒漠植被红砂水热响应的年轮学研究[J].中国沙漠,2006(4):548-552
[3] 王万鹏,朱恭,李正平,等.红砂育苗的土壤水分管理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2006(4):596-599.
[4] 杨文智.红砂容器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