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8a357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6.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我看过电视剧,也读过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
故事情节起伏跌宕,一个个英雄人物个性鲜明,阴险狡猾又生性多疑的曹操,野心勃勃的司马懿,仁慈重义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胆小怕事的孙权,勤奋好学的吕蒙,心胸狭隘的周瑜,诚实守信的鲁肃……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国纷争,战乱不断。
老百姓苦不堪言。
爸爸说:'老看三国,少看西游,你瞎看,看懂啥呀?'我说:'我懂!'其实有些地方也是似懂非懂。
我从书的简介中了解到《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发生的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战争故事。
有:'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败走麦城'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都有一个主人公让我佩服。
整本书里我最佩服的四个人,一个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大将关羽关云长。
他刮骨疗毒不怕疼,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几乎是天下无敌。
他忠、义、勇、谋令世人敬仰。
我想我们人人都像关云长那样,那么共产主义社会早就实现了!千里走单骑,说的是他的胆量和勇气。
华容道义释曹操,讲的是他的义气。
他知恩图报,放走了曹操。
不是天不灭曹,而是曹操非常爱才,曾放过关云长一命,关云长这次放走曹操也知道后患无穷,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放曹操一马,足见他多么重情重义!做人就得做他这样的人,顶天立地,敢作敢当,敢爱敢恨,是条汉子!关羽的所做作为值得我们去学习。
他对主子刘备赤胆忠心。
我佩服的第二个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他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它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草船借箭……诸葛亮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地方很多,知识丰富,多才多艺,足智多谋,能言善辩,顾全大局,忠心耿耿。
除了关羽的勇、忠、义,诸葛亮的智,本书还告诉我们仁、礼、信、孝、爱等道理。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1b0f2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6.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6篇)《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1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古典文化和灿烂文明的东西泛着耀眼夺目的光芒,犹如沉淀在河中的金子,底蕴深厚,吸引着无数人灼热而坚定的目光,它就是流芳百世的千古绝唱---《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首大气磅礴却饱含历史沧桑的英雄赞歌拉开了三国的序幕。
罗贯中将一部豪杰四起、群雄逐鹿的历史话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忠厚的刘备不仅布施仁政,广得民心,还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更是他的佳话;“智绝”诸葛亮有胆有谋,未出草庐便知天下三分之大势,作战时洞察敌我,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巧施“空城计”,一人抚琴独退百万雄狮;曹操虽有时奸诈狠毒,但所拥有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却是其他人所比不上的;义重如山的关羽,对先主忠心耿耿,一颗赤诚之心,博得无所读者的敬佩。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它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只有谨慎,才能获得成功。
刘备告诉我只有仁德宽厚,为人大度,才能受到大家的爱戴;曹操告诉我为人奸诈不会有好下场;关羽告诉我对待朋友一定要真诚,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别人也会回报你。
这些深刻的道理无不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三国演义》是一幅辉煌的历史画卷,作者呕心沥血,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物勾画的栩栩如生。
这部小说,承载着作者的灵魂,屹立在文学的巅峰,实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万世不朽。
它催人奋进,激励我在学海中竭力探索,为了心中的目标,砥励前行,不懈奋斗!三国演义读后感篇2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4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c057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4.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4篇)《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书的内容主要是说了魏国曹操、蜀国刘备、吴国孙权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
这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
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和曹操。
刘备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因为他对待任何一个困难都很冷静、沉着,而且有爱心,为了顾全大局可以放下自己的尊严。
“三顾茅庐”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以体现他的这些特点。
他为了国家大业,不惜自己的时间和身份,多次光顾诸葛亮的家中。
虽然屡屡遭拒,但是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请到了诸葛亮这个有名的军师。
以至于刘备的以后战事顺利开展。
我喜欢的人物还有诸葛亮。
他不仅拥有很多天文地理知识,而且也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书中描写了许多让我钦佩的计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和“空城计”。
另外他的“舌战群儒”也是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
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操了。
他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他还写了千古流传的诗句。
战场上他有勇有谋,让敌人为之胆战心惊,他也会利用他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
他赢得了很多次大的胜利,最让我折服的就是他以弱敌强,战胜了袁绍七十万大军。
但是他生性多疑,因周瑜的一个小计谋,错杀了他的两名大将军,失去了人心。
导致了他后来的失败。
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刘备教我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冷静处理,顾全大局,不顾私利;诸葛亮教我要多方面的学习,并且要学以致用,多动脑筋;曹操教我失人心失天下,怀疑一切不是好习惯。
《三国演义》读后感2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25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8f71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c.png)
读《三国演义》有感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2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三国演义》有感篇1暑假里我看过许多书,如《窗边的小豆豆》《特种兵学校》《荒岛历险》……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罗贯中。
主要作品除了这本《三国演义》之外,还有《三遂平妖传》等其他作品,其中《三国演义》这本书为其代表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这本书主要讲的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其中刘备最让我佩服,因为投奔他的英雄人物都对他忠心耿耿,这是为什么呢?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明白了,就拿“三顾茅庐来”说吧,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前往他的住处拜访,第三次诸葛亮在睡觉,他在外面站了半个时辰,最后他的真诚和求贤若渴的精神打动了诸葛亮。
正因为刘备的真诚,他才会答应刘备的请求,这才有了诸葛亮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回报。
世上没有不解之题,除非你没有打好基础。
我们要学习刘备坚持不懈从小事做起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书中藏着人生哲理。
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人生也是这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着完成一件事就必须踏出艰难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否则你只会有一脑子的空想。
这本书不仅仅向我们展示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内争外斗,更为我们展示了众多的英雄豪杰的形象,他们或武艺高强,或智勇双全,或果敢勇毅……我们从他们身上都能学到很多很多。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我想是因为它能够带给人们许多的人生启迪。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样:“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dd8c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f.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个寒假,怀着对悠悠历史的向往,我翻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读完这本书,我被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
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曹操诡计多端、多疑,历史多以“奸雄”而论之,为何我不爱“英雄”而独爱“奸雄”呢?“奸雄”顾名思义奸而雄者。
曹操最被大家所诟病的无非两点:一是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敝之拙见:第一点可从史书找反驳,第二点曹操之所以那么做是时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且在董卓进京后群雄都无动于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难道这不是英雄所为吗?曹操为人诚实、亲民、从不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看到曹操的这些品质,联想到生活中,我们还好意思说他“奸”吗?马路上老人摔倒了,围拥而观、拍视频、发朋友圈已成常态,扶与不扶早已不是重点,甚至连报警都不愿动动手指。
如果我们都能像曹操一样挺身而出,那么社会的负面新闻会少之又少。
工作中领导提出一个并不完善的方案,拍马屁、阿谀奉承声声不断。
如果我们能像曹操一样直言进谏,那么公司的业绩会是蒸蒸日上。
说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辩,却总是不屑于去实践,结果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读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做一个现代“英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正值治世,让我们做能臣吧!《三国演义》读后感篇2寒假我品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写三国演义读后感的作文5篇
![写三国演义读后感的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dbbd505acfa1c7aa00ccc0.png)
写三国演义读后感的作文5篇东汉末年有三国……“这是一首歌曲开头的一句歌词,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对三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写三国演义读后感的作文,欢迎阅读。
写三国演义读后感的作文一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已也变成了书中的其中一位人物。
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丞相,因为他满腹经纶,神机妙算,可厉害了。
还有姜維,他虽然没有诸葛亮的计谋多,但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军。
我最喜欢的是赵子龙,他勇于冲前,武艺高强,是我的偶像。
读过这本书的小朋友都知道刘备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被他们这种浓浓的感情深深打动了我。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朋友会爱上这本书的。
写三国演义读后感的作文二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是罗贯中写的。
一买到这本书,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故事中我认识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三顾茅庐的刘备、望梅止渴的曹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孙权……我最喜欢的人还是诸葛亮,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是蜀军的主要人物。
最主要的情节是空城计:说司马懿引军十五万,攻西城,西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诸葛亮传令把旌旗藏起来,四座城门打开,每个门派二十个军士扮成老百姓,打扫城门,自己在楼上弹琴。
司马懿一看觉得有古怪,就下令撤退。
诸葛亮转危为安真乃神也。
三国演义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知道做人要足智多谋,要胸心宽广,不要鲁莽!写三国演义读后感的作文三东汉末年,刘备见天下大乱,想从军,却力不从心。
遇见关羽、张飞两人,三人结为兄弟,定黄巾、战吕布、请孔明、集五将、共抗曹、三国成。
又因关羽败走麦城、张飞遭暗算、刘备又受病,只有请诸葛亮苦苦支撑朝政。
但数年之后,司马家庭逼各魏官交出政权,将三国一举消灭,从此晋朝成了历史新的一页。
这本书主要以蜀汉兴亡为线索,讲述了三国起灭的故事,引出了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有血有肉的角色,从而得出了三国之间的精彩故事,从中也有作者的虚构,但却得出了这部登峰造极的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69581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烦闷躁动的夏日假期里,太阳当头,筛下一道道如利剑般的金光,炙烤着大地,花草树木都垂头丧气,鸟兽虫鱼都不见踪迹,而蝉此时却可以引吭高歌了,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最好的消暑方法就是看书了。
而我看了一本《三国演义》,想必三国演义是众所周知吧!它是四大名著里的一本,被誉为精选世界文学中的传世经典,《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功夫是一流的,从而让不少后世小说家都从中吸取了营养。
而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就是关羽了,关羽是刘备的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亦叫做关云长,关将军大高个,长得红脸长须,一对卧蚕眉,那叫一个威风凛凛啊!手持一把82斤的青龙偃月刀,有万夫莫敌之勇,战法了得,屡屡立功,更是兄弟刘备的坚强后盾。
更可贵的是他对刘备忠心不二,他和大哥是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几次三番助大哥在绝境之中翻身。
记得有一次徐州失守,刘备弃城而逃,途中三人走散了,而刘备妻小在关羽那儿,关羽完全可以舍弃他们,可关羽没有,仍尽心尽力,直到见到了刘备,真是忠心可赞啊!而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疗伤这一章节,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关公在战场上中了一支毒箭,等把医生请来时,箭已入骨,需要刮开皮肉,直至骨头,再刮去骨头上的箭毒,敷上药,再缝起来,其间,需经受剧痛,没想到关羽边和友人下棋,边做手术,直到手术完毕,他都没喊疼,真是铁骨铮铮啊!关羽为人真诚,忠心耿耿。
同时心智坚决,所以才能出色地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对我们来说,很有启发意义,我们要努力学习,苦练本领,锤炼坚强意志,与人为善,待人真诚,这些是我们的必修课。
《三国演义》读完了,不仅消了暑,还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三国演义》读后感2“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
而《三国演义》一书所呈现的便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
读罢后,我陷于遐想之中。
东汉末年,卖草鞋为生的贵族刘备,与杀人而逃的关公和杀猪卖酒的张飞“桃园三结义”,共创大业。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精选9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dd6c9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e.png)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精选9篇)《三国演义》的读后感【篇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它描写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及军事斗争。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以巨鹿人张角启发起的农民工起义正式打响。
虽说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也彻底坐实了东汉朝廷名存实亡的真相。
自打黄巾起义之后,北方也迅速崛起了两大势力——袁绍和曹操俩人都有独霸一方的野心,便在官渡展开了战争。
这也就是书中第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官渡之战。
曹操因洗劫袁军粮草从而取得了胜利,几乎称霸北方。
与此同时,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并不断招贤纳士,东吴势力也不断壮大。
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准备攻打孙权。
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话,与孙权联军,在帮助孙权的同时,也不断扩充势力。
孙、刘联军在赤壁用火攻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过后,刘备也顺利地得到了荆州,可这荆州终究是借的,刘备到期不还,东吴便带兵来攻打。
关羽太过骄傲,从而促成了典故——关羽大意失荆州。
随后他败走麦城,丧命于东吴手下。
自从关羽死后,张飞对手下就一直没有好脸色看。
终于张达、范强两人忍受不了了,带着张飞的头颅投奔孙权。
刘备摁那不住怒火,将火投向了孙权,却不料惨败,病死白帝城。
诸葛亮接手蜀国,尽心治理,却难逃灭亡。
最后,由司马氏掌管的晋国(魏国)统一全国,三家归晋。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篇2】我喜欢上三国是从唐国强老师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开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首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那时候的看不太懂里面发生的故事,只是喜欢那些英雄人物,比如诸葛亮,张飞,关羽等。
唐国强老师饰演的诸葛亮有一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很儒雅。
然后慢慢长大了,就去看了这本书,我觉得看书比看电视还要过瘾,看完整本书有了更深的的体会。
我觉得《三国演义》就是一本英雄故事书籍,他描写了1000多个人物,是四大名著里面人物最多的一部,尽管《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的人物也不少。
《三国演义》也是出了神话故事《西游记》之外,历史跨度最长的小说故事,从东汉末年到晋朝。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80cb3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1.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诸葛亮是大家认为三国里最聪明的人物,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巧借东风,烧的曹军几十万大军焦头烂额,大败而归。
大摆空城计,吓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落荒而逃。
但是他毕竟是人,不是神,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例如“三气周瑜”。
他逞一时之快,气死了周瑜可却使吴蜀联盟石沉大海,而且也让年轻又有才智的陆逊当上了大都督成为了蜀国最大的威胁。
还有他六出祁山,他完全可以不用事事都来操心,可以放手的让姜维出主意作战,这样既可以让诸葛亮多活几年,也可以使姜维得到更多的锻炼。
但是他事事都操心,结果死了,蜀国也就灭亡了。
说完诸葛亮,我还要说刘备。
曹操说刘备是英雄,可是我却并不赞同,因为我觉得他最多只算得上枭雄。
他热爱老百姓,在老百姓处于危难的时候,他不抛弃老百姓,我欣赏;他在关羽死后嗷嚎大哭,我敬佩。
可是他也有缺点,他太软弱了。
当他寄人篱下的时候,诸葛亮三番两次的请求刘备夺荆州,刘备不忍心夺。
最后刘表要将荆州托付于他,他不要。
最后荆州被刘琮所得,献与曹操。
而且他义气用事,关羽、张飞死后他咬牙切齿的要报仇,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最后被烧的焦头烂额,大败归来。
不仅自己病死白帝城,还使蜀国的兵力跌入了低谷。
真是损人不利己啊!在三国中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数曹操了。
有人说他十分奸诈,我却认为这是智慧。
当年吕布打得曹操落荒而逃,可是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在白门楼生擒吕布。
在与马超对战时割须脱袍,可是他最后用了反间计打退了马超。
在华容道向关羽求情,别人说说他不是大丈夫,我认为不对,因为大丈夫能屈能伸嘛!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国人物。
《三国演义》读后感2现在,读少年版的《三国演义》,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我最崇拜的偶像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
都显现参观出他的才华横溢、雄才大略······读一年级时,它在我的心中是一个个传奇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33394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7.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第1篇:《三国演义》读后感】有一句话,叫“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我却不赞成。
《三国演义》这本书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教人老谋深算。
有人说,小说着重描写了蜀汉,而最后,蜀汉却打出了白旗,这么没劲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艺术可言?我们本想看到的的确没有看到,但这是一种“撕碎的艺术”,它的悲剧结尾比大团圆的结局更耐人寻味。
不是吗?《三国演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小失大”。
“一失足成千古恨”嘛!书中刘备因东吴杀了自己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蜀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且片甲不留。
那一仗,就关系了蜀国的命运。
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丧命黄泉。
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武有五虎,文有卧龙凤雏,但自从那一场仗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
做人就应该能屈能伸,刘备就是为了二弟三弟的死而赔上了更多的弟兄。
能屈能伸,还得谨慎;否则,你会失去更多!【第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我的课外知识。
【第3篇:《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完后,我不禁热血沸腾,我想:《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好书。
里面的人物都是文韬武略、有勇有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曹操。
曹操手下猛将如云,有“征孙将军”张辽、“虎候”许褚、“勇冠三军”庞德,还有郭嘉、贾诩、荀攸等世代忠良辅佐,地大物博,在官渡败袁绍,用反间计大败西凉军,还甚爱文才、武将,深得民心,为天子除去了霸道的董卓,他战争数年,东征西讨,成了一名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最后因头风病常犯,头痛欲裂,病死在许昌,享年六十三岁。
说起卧龙、凤雏,那可是满肚子的“墨水”。
诸葛亮足智多谋,全心全意地帮助刘备创建大业,只可惜后主刘禅听信馋言,总让诸葛亮北伐不成功,把先帝刘备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
庞德也是个旷世奇才,可是在讨伐西川时,被黄公衡用乱箭连人带马射死于落凤坡,刘备知道后痛哭不止。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6ac4c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5.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5篇《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1外面阳光明媚,阳光的味道芬芳沁人心脾。
在这么好的天气里,我拿起了我最喜欢的书——三国演义。
《三国历史演义》中最让我喜爱不已的场景设计便是通过火烧赤壁了,那一把大火烧得曹操大军晕头转向,连曹操也差点因此丧命。
但在我们这次的战役中,最大的功臣就是还是黄盖,如果企业不是他诈降,曹操也不会自己上当学生受骗。
读到这个故事,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一团火,一艘战舰被慢慢烧毁,船上的士兵逃离现场,仿佛看到曹担心火的逃离,结果被关羽现场抓住了。
就连窗外的树叶也沙沙作响,好像在说:“我们的祖先见证了赤壁之战“。
这本书让整个故事在我我的脑海里,这本书真的很精彩!烧红悬崖的主要是朝臣,吕布在三次英国战争中做了真正的事。
从《吕布人,马红兔》可以看出,吕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物,吕布是一个不顾生死的英雄。
但是任何有胆量挑战吕布的人,都必须是特别的人。
三个冒着生命危险与吕布决斗的人,一定也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
我坐在一个椅子上,仿佛自己感觉学习到了战场上穿过来的阵阵杀气。
这时,我觉得,就连天也阴沉沉起来,太阳可以躲在云中不敢表达出来,仿佛被他们进行四人的武艺和智谋给吓坏了。
就连窗外的小狗也“汪汪汪”地大学生叫起来,仿佛我们看到了中国什么问题异常重要危险的事情。
文臣,各有所长,虽然我很羡慕武功将军,但我还是很佩服的文臣机智聪明。
我想我最崇拜的诸葛亮文臣,他的草船借箭广为流传,面对艰巨的任务,他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曹操箭搭手,所以周瑜自叹不如。
这时,窗外安静了下来,就淡淡的清香的波浪,仿佛我们都是诸葛亮敬佩不已,都不敢说话了,连花诸葛亮提出了他们的鲜花。
外面的天渐渐地已经亮了学生起来,空气也清新了,鸟儿的清脆歌声进行再次响了发展起来。
三国演义读后感11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451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5.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11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三国演义读后感1以前电视上经常放《三国演义》,我心里就有个想法,想看看原著是怎样写的。
最终放假了,能够有机会实现我的想法了。
妈妈带我去书店给我买了一套《三国演义》的书,回到家我就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由于是半白话写出来的文章,所以我的阅读的时候有许多都不是太明白,还好有爸爸在一旁指导讲解给我听,花了好长时间我才看完一本,爸爸说以后有时间再仔细揣摩。
经过阅读,这本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著作想我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本书描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应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于转化。
书中刻画了进两百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人物。
历史跨度大,人物众多,要把这些都写得有声有色,前后关联,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此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底是相当深厚的。
尽管这只是一部小说,有许多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我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也有了必须的认识和了解。
书中很多人物的聪明智慧,他们的文学才识都让我十分的佩服,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气馁,仍然努力奋斗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另外书中描述了很多战争场景,也让我感觉到了不管哪个朝代,老百姓都期望有个安定和平的坏境去生活。
可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种安定和平的生活却成了一种奢望。
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同情的,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三国演义读后感2义呢?今年暑假有幸读到《三国演义》,那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我的读后感。
刘备桃园三结义后,就找了个地盘后称蜀王。
灭了董卓后,曹操造了反,力、将天子紧紧的挟持在自己手里,称魏王。
三国时最有力量的孙权东山再起,攻城掠地后称吴王。
刘备结交了不少朋友,深受百姓的爱戴,再加上武将赵云和军师诸葛亮的辅助,地盘扩大了不少,正当蜀国发展蒸蒸日上时,出现了转折点。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1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a7de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7.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三国演义》读后感1三国演义主要讲了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
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时期是指刘备为君主的蜀国、孙权为君主的吴国和曹操为君主的魏国。
魏国灭了蜀国然后灭了吴国,最后被晋武帝司马炎废除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西晋,三分归一后,变成了晋朝。
事实上,最后收场的虽然是司马昭。
但是,它是经过司马懿、司马炎两人进行积累、创造才形成的结果。
司马家族是个幸运、成功的家族,说幸运,是因为他们人人都很聪明,伶俐。
没有像刘禅那样的败家子。
说成功,是因为他们十分有责任感,向家族的正大光明而努力奋斗。
才有了今天历史上的晋朝。
刘备不能统一是因为他不具备一个帝王的冷血在听到自己的结义兄弟惨死的情况下不能抛弃个人私怨。
从而葬送70万大军,使蜀国势力被大大削弱。
如果他能做到像他的先祖刘邦一样无情,那么他一统天下是极有可能的!为什么诸葛亮在您眼里就可以逆天?何为天道?历史又有几个逆天的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他是诸葛亮就会网开一面。
有一句俗话,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诸葛亮也一样,他虽然足智多谋淡泊明志、苟全性命、伏龙凤雏,但是,诸葛亮的另一面却是冷血、残酷的。
他不念旧情,斩马谡,并且十分果断,毫无半点犹豫。
也许,这也是一种去弱将的手段吧。
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各种精彩曲折的故事,才构成了三国演义这部家喻户晓的名著小说。
《三国演义》读后感2说起(三国演义),大家便会很自然地想起了胸怀大志,仁义之至的刘皇叔,想到智谋超群,神机妙算,诸葛亮孔明先生,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的关羽,想起艺高勇猛,正气凌然的张飞,想起老奸巨猾,假仁假义,居心不良的曹孟德,忘恩负义,阳奉阴违的孙权……(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胜,无论是‘桃园三结义’‘过无关斩六将’,还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无不叫读者拍手称快,就连我也被书中人物的那些料事如神的英雄气概所吸引。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9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ec2f0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a.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9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1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1滚滚长江向东,波涛冲走英雄。
对错,成败,转空,古今多少事,都为段子买单。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当时,魏、蜀、吴三个强国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逐渐崛起。
他们是三足鼎立,为了一统天下,尔虞我诈,浴血奋战,最后还是把机会给了司马家。
刘备身边有那么多足智多谋的先贤,谁也坚持不到最后;诸葛亮是如此忠诚,但他就是不能帮助阿逗;曹操是一个英雄,但他的权力被司马家族尽了最大努力窃取就像三只老虎之间的竞争,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竞争。
虽然我们经常失败,但还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竞争重在过程。
我记得上学期在竞选队长时我又报名了。
和以前一样,我怀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填写了申请表,并再次成功通过了第二次测试。
最后说到我的生死。
一开始我是充满期待的,但是当我真的临阵退缩的时候,我担心自己很内向,不能在老师面前发光,不能展现自己。
开始访问的时候,我看着队友们叽叽喳喳转着嘴唇。
我也努力给自己创造机会。
虽然我没有别人那么有活力,但足以给人留下好印象。
同时,我也在努力管理团队的秩序,让孩子们听话。
我那么努力,还是失败了。
几次失败只是你未来成功的垫脚石。
而且,我们不需要在意比赛的结果,只需要看比赛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三国演义读后感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回想三国当年,多少英雄人物,在乱世中实现自己的抱负,智的化身,勇的传奇……今天,我又一次读了《三国演义》,里面一位位英雄人物让我感慨万分。
这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多少英雄人物,创造了一个个壮举、传奇。
单刀赴会,舌战群儒,火烧赤壁……魏、蜀、吴三国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神圣。
诸葛孔明,智的化身。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写下了《出师表》、《隆中对》等千古名篇;他才智过人,大敌当前,临危不惧,出使东吴,舌战群儒,他不卑不亢,击败了一个个谋士;他羽扇纶巾,用自己的满腹才华,说服了孙权,共同抗曹;他不畏强权,才智过人,与千古一相管仲乐毅、文天祥可比。
好书伴我成长《三国演义》读后感(5篇范文)
![好书伴我成长《三国演义》读后感(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e2242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6.png)
好书伴我成长《三国演义》读后感(5篇范文)第一篇:好书伴我成长《三国演义》读后感好书伴我成长—读《三国演义》有感新安县西苑学校七二班陈荧荧辅导老师:王淑霞《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侠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现在初中,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
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
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
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作文10篇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5029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3.png)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作文10篇《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刻画了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的故事。
读了之后有什么收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作文10篇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1《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
第一次接触是在孩提时代,是老版的电视剧。
小孩子理解东西很简单:就是谁是是非,正义一方与邪恶一方。
那时候的观后感就是刘备是好的他应该赢,曹操是坏的。
其他的就什么也记不住了。
这里强调一下我是极讨厌看的,你知道孩子脑中只有动画片。
但是我爹不许啊,非紧紧抱着我跟他一起看,然后一个一个给我讲解人物,我哪听得进去。
枉费了他的一番苦心,只记住了刘备曹操。
再后来,识了几个字,大概四年级吧,尽管脑中还是只有灌篮高手,光明使者,龙珠等一系列动画片。
但是有一天在帮学校打扫图书馆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插画版的《三国演义》,里面大刀长矛,刀光剑影,黑白画把人物画得很搞笑,真是太有趣了。
然后我就决定借了去看了,接着一发不可收拾,没日没夜的看,最激动的莫过于又有新的厉害人物出现这种情节对故事情节也有了一点了解,就是一帮英雄帮着曹操刘备打天下,很奇葩的是我居然还记住了一段时间内牛b闪闪的董卓。
读后感:赵云,关羽,张飞,诸葛亮,厉害的蜀将全记住了,还有吕布,周瑜。
现在想想那时候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我心底占了主导地位。
为什么?因为我记住的全是能打会说的,连孙权这种大人物都被我忽略了,还有司马懿,全然记不下他这个人。
对我影响还是挺大的,所以那时就觉得我要么要非常能打,要么就像诸葛亮一样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能打就算了,用不上,况且照我当时又瘦又小的,完全是没机会做武将了。
那就做诸葛亮吧,什么都懂一点,说得小伙伴们一个个全仰视着我,多爽。
我想就是那时候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吧。
读的越多汲取越多。
以至于六年级的时候聊到各种历史人物我都能跟老师夸夸而谈,上生物课也能跟老师大论clone,我还记得老师居然不会念这个单词,跟我说就是克隆技术,不用关心他怎么,小伙伴都惊呆了,然后当时班主任定义我以后读历史系肯定特牛b。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7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de7d0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e.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7篇)《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7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1许久之前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直到现在,每当想起三国中的荡气回肠,热血激情,总令人内心有说出的感慨。
从开始的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到最后的天下归晋。
演绎出了一幕幕血与泪的故事。
其中,我最为敬佩的人是曹操,但是书中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的人,虽然如此但他个方面的才能依旧是那么显著,他在乱事之中统一了北方,击败了少数民族,同时魏也是三国中最为强大的。
曹操是三国的君主中最有才华的,他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刘备能够成为一方霸主靠的是仁义的名声,与当时依旧对汉室忠诚的人才。
孙权他却只能够守基业,并不能够像他哥哥孙策一样,有能力去打江山。
三国里面包含了各种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正直、骄傲、奸诈等等,包含了善与恶。
关羽是那正义的化身,他勇猛机智,敢于和任何恶势力斗争,是令曹操感到畏惧的她。
诸葛亮在书中看来似乎是智慧的化身,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名流千古。
阿斗是蜀国的后主,他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可以说是一个烂泥敷不上墙的人,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君主之下,诸葛亮仍用自己的生命报答刘备的情意。
一本三国夹杂了千种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同时也体现出了各种情怀。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2最近,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深有感触。
这是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刘备字玄德,以卖鞋为生。
他遇见了张飞、关羽,大家一见如故,相识恨晚,于是他们在张飞家的桃园结拜为兄弟。
刘备大哥,关羽比张飞大一点,做二哥,张飞做三弟。
然后他们收兵买马,创建了蜀国,故事发生了。
三国也有一些故事:如空城计、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38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ec78f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c.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38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了《王允巧使美人计》、《关云长过关斩将》、《曹操煮酒论英雄》等等三国时期经典故事,我最优感触的莫过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讲述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的因素,巧妙的借用曹操的十万支箭,真是了不起!这篇文章里诸葛亮夜观天象,他观察到了三天时间的第三天早上有大雾,曹军看不清。
他就在起雾的第三天早晨命令士兵擂鼓呐喊,制造进攻的假象,曹操怕中埋伏,马上命令弓箭手向江上射箭。
在这篇文章里,诸葛亮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的心里借到了十万支箭。
《三国演义》书中的各位英雄,如朱瑜、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都自小热爱学习,博古通今,知天文、懂地理、明人心,是值得我们现代的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我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学习书本中的知识,也多读课外书本,拓宽自己的学习面,长大了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2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特别喜欢《桃园英雄三结义》这个故事。
故事里的刘备、关羽、张飞。
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在这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他们还招了几十万勇士去攻打黄巾军,黄巾军大败。
汉灵帝后来给他们封了官。
桃园三结义的这个故事从此也开始广为流传。
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像亲兄弟一样互帮互助,互相信任,让我知道什么是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折一困筷子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因为他们组团,发挥各自的长处,打败黄巾军,也为后面成立蜀国奠定的扎实的基础。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3我最喜欢看军事方面的节目了,但是阅读《三国演义》,却让我体会到了另一番军事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第1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這個寒假,我又重溫了一遍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東漢末年,由于漢靈帝昏庸無能,社會黑暗,以張角爲首的黃巾軍起義,諸侯割據。
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最後三國歸晉的曆史故事。
書中塑造的殖嘉浣骶咛厣愿聃r明。
殖技茸阒嵌嘀又人格完美,如諸葛亮、荀彧、郭嘉;武将雖勇冠三軍,卻有明顯的缺點,如無情無義的呂布、性格暴躁的張飛等。
我最欣賞的人物是劉備。
他雖然沒有諸葛亮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過人才華,也沒有關羽、張飛那樣“以一敵百”的高超武藝,但是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攬得天下英雄豪傑——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大将抵死相擁,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畢生相助,終于成就了蜀漢大業,稱帝成爲三國鼎立之一足。
爲了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他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都沒有見着。
但是劉備卻沒有放棄,不顧張飛、關羽的反對,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
劉備恭恭敬敬地等待諸葛亮醒來。
終于,他的招拇騽恿酥T葛亮,諸葛亮将他的畢生才華都獻給了劉備。
在劉備臨終之時,又将自己的兒子托付給諸葛亮。
諸葛亮鞠躬盡瘁,輔佐後主劉婵,統一大業卻未能成功,劉備和諸葛亮的故事卻成爲了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
通過劉備的故事,我懂得了:一個人成功與否,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才能有多高,而是他的胸懷有多寬廣,人品有多正直,待人有多寬厚。
否則,就會像呂布那樣,雖爲“三國第一猛将”,卻輕率狡猾,反複無常,唯利是圖,最後卻落得走投無路的悲慘下場。
合上書,我還沉浸在三國人物的精彩故事中,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慢慢去體會,細細去品味……
【第2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題記
這個寒假,懷着對悠悠曆史的向往,我翻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公元三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争。
讀完
這本書,我被曹操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
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吧!曹操詭計多端、多疑,曆史多以“奸雄”而論之,爲何我不愛“英雄”而獨愛“奸雄”呢?“奸雄”顧名思義奸而雄者。
曹操最被大家所诟病的無非兩點:一是誤殺呂伯奢一家後說“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以敝之拙見:第一點可從史書找反駁,第二點曹操之所以那麽做是時事所迫,不得已而爲之。
而且在董卓進京後群雄都無動于衷,隻有曹操挺身而出,難道這不是英雄所爲嗎?曹操爲人諏崱⒂H民、從不陽奉陰違,這樣的人在現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
看到曹操的這些品質,聯想到生活中,我們還好意思說他“奸”嗎?馬路上老人摔倒了,圍擁而觀、拍視頻、發朋友圈已成常态,扶與不扶早已不是重點,甚至連報警都不这个寒假,我又重温了一遍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东汉末年,由于汉灵帝昏庸无能,社会黑暗,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起义,诸侯割据。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最后三国归晋的历史故事。
书中塑造的谋臣武将各具特色,性格鲜明。
谋臣既足智多谋又人格完美,如诸葛亮、荀彧、郭嘉;武将虽勇冠三军,却有明显的缺点,如无情无义的吕布、性格暴躁的张飞
等。
我最欣赏的人物是刘备。
他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过人才华,也没有关羽、张飞那样“以一敌百”的高超武艺,但是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揽得天下英雄豪杰——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大将抵死相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毕生相助,终于成就了蜀汉大业,称帝成为三国鼎立之一足。
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他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
但是刘备却没有放弃,不顾张飞、关羽的反对,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刘备恭恭敬敬地等待诸葛亮醒来。
终于,他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将他的毕生才华都献给了刘备。
在刘备临终之时,又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后主刘婵,统一大业却未能成功,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却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
通过刘备的故事,我懂得了:一个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才能有多高,而是他的胸怀有多宽广,人品有多正直,待人有多宽厚。
否则,就会像吕布那样,虽为“三国第一猛将”,却轻率狡猾,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最后却落得走投无路的悲惨下场。
合上书,我还沉浸在三国人物的精彩故事中,其中蕴
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慢慢去体会,细细去品味……
【第2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题记
这个寒假,怀着对悠悠历史的向往,我翻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读完这本书,我被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
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曹操诡计多端、多疑,历史多以“奸雄”而论之,为何我不爱“英雄”而独爱“奸雄”呢?“奸雄”顾名思义奸而雄者。
曹操最被大家所诟病的无非两点:一是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敝之拙见:第一点可从史书找反驳,第二点曹操之所以那么做是时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且在董卓进京后群雄都无动于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难道这不是英雄所为吗?曹操为人诚实、亲民、从不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看到曹操的这些品质,联想到生活中,我们还好意思说他“奸”吗?马路上老人摔倒了,围拥而观、拍视频、发朋友圈已成常态,扶与不扶早已不是重点,甚至连报警都不
愿动动手指。
如果我们都能像曹操一样挺身而出,那么社会的负面新闻会少之又少。
工作中领导提出一个并不完善的方案,拍马屁、阿谀奉承声声不断。
如果我们能像曹操一样直言进谏,那么公司的业绩会是蒸蒸日上。
说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辩,却总是不屑于去实践,结果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读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做一个现代“英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正值治世,让我们做能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