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本路线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因为,正确认识国情,不仅要对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科学的界定,同时还应准确判断主要矛盾,这直接关系到该阶段中心任务的确定。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有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有错误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巨大挫折的沉痛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对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判断和对主要任务的规定,尽管在表述上不完全准确,但总的精神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

可惜这些正确的认识未能坚持下来。

由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判断上的失误,到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转而认为,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乃至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这些任务。

”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次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全面阐述的同时,对主要矛盾也作了规范表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前提。

为此,必须牢牢树立以下观点:
第一,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

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

1981年6月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现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分析:“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对这种阶级斗争,既不能扩大它,又不能忽视它。

处理这种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要按照法制化的要求,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第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三,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认识和处理其他矛盾与问题。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例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使一部分职工下岗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地区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等等。

这些情况的出现,不管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落后造成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只有
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的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党的中心任务是统一的,解决主要矛盾就是党在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

而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是完全一致的,归根结底都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也称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

它集中概括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基本任务,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内容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正确分析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三大报告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这标志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内容和重要性
(1)“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

(2)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四项基本原则为“一个中心”创造政治前提,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为“一个中心”提供发展动力和条件;“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一个中心”服务的。

(2)改革开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以改革开放为实现途径的四项基本原则,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3)割裂它们的关系,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甚至会断送社会主义事业。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2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经受住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那么,怎样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呢?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首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对于这个“中心”,邓小平指出:“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不受任何干扰……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第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统一起来。

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才能使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和经济上的繁荣发展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20多年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
能解决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是推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前提。

总之,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辩证统一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在党,长远大计在于教育青年。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就要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基础工程”、武装领导干部的“骨干工程”和武装青少年的“希望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

1、经济纲领
(1)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政治纲领
(1)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文化纲领
(1)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基本政策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各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