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数字化变电站通信体系规划模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8
信 息 科 学
科 年2 20箍2 吏 0 第期 1 霾
小议数 字化 变 电站通信体系规划模 式
董 伟 明
( 西 赣 州 供 电公 司 ,江 碴 赣 州 3 10 江 4 0 0)
摘 要 建立高速 、双 向、实时 、集成的通信 系统是实现智能 电_ 娴的基础 ,没有这样 的通信系统 ,任何 智能电 J的特征 都无法实现 。对数 列
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IC15 ̄准化。传统变电站中信息 ) E 680 , y , 描述 和网络通信协议标 准的差异导致 了 同设备间信号识别 难 、 互操 作性差 ;数字化变电站 站通信 网络和系统实现均采用IC 15 标准 , E 6 0 8 该标准的完整性 、系统性 、开放性保证了数字化变电站站内设 备具备_ 互
图1数字化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通信接 口 ①站控层设备之 间的通 信接 口;②站控层与 问隔层设备 的通信接 口;③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接 口;④ 间隔层 与过程层设备 的通信 接 ⑤站控层设备 与 远方控制中心 的通信接口;⑥间隔层设备与远方保 护的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 口 ③根据情况在通信接 口 ②或④ 上 实现 , 通 信接 口 和② 在小规模的变电站可共用一个物理通信 网络 。通信接 口 ① ①~ ④应按照IC 15 标准建设 。为了能与现有的调度系统接 口, E 6 80 通信 接 口⑤仍采用IC 0 7~ — 0或 14 E 680 5 11 0规约 ,但远动通信接口设备应有能升 级到压c 】5 的能力。通 信接 门⑥主要用于纵差保护 、远跳装置等,南 680 设备制造厂定义 ,应能在变电站问的通信系统上实现。 根据]E 及E RI E E P 的实验报告 ,现有的以太网通信技术完全能够满足 变电站 自 动化的通信要求 。以太网技术是主流的通信技术 ,具有极佳的 经济性 ,并且仍在快速发展中 ,为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提供 了广阔的发展
操作 性 的特 征 。 4) 了 运干 管理系统的 自动化。住现有综 自系统 已经具备较大程度的 自动化特征的基础上 ,数字化变 电站在站 内设备的互操作性 、信 号的光
纤传输 、网络通信平 台的信息共享等方 面进一步体现 了运行管理 自动化
的糕 点。
2 数字化 变 电站 通信 网络 的要求
1 数 字化变 电站 的特点
1 一次设备 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电子式或光 电式互感器替代了变 ) 电站 内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 ,能直接向外提供数字式光纤以太网接 u: 站内采用具备 向外进行数字通信的智能断路器 、 变压器等设备 ,或者在 这些一次设备就地加装智能终端实现信号的数字式转换与状态监测 ,达 到一次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 2)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数宁化变 电站的二次设 备除了具 有一般数字式设 备的特点外 ,还具备对外光纤网络通信接【 ,与传统变 J 电站信息传输以电缆为媒介不 同,数字化变电站二次信号传输是基于光 纤 以 太 网实现 的 。
4 数字 化变 电站 的通信标 准
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体 系基于1C 15 标准。IC 15提供 了变电 E 6 80 E 6 80 站 自动化 系统功能建模 、数据建模 、通信协议 、通信 系统 的项 目 管理 和一致性检测等一系列标准。按 ̄IC 15 建设变 电站的通信 网络和系 E 6 80 统 ,是建设数字化变 电站的有效途径 IC 15 的发布为建设数字化变 E 6 80 电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I C 15 标 准,变 电站 的功能应分为站控层 、间隔层和过程 E 680 层。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系统虚有阿1 所示通信接 口。
3 数 字化变 电站通 信体 系实施 方法
1 )变 电站 站 内光 纤 网 络 化 。 变 电站 站 内光 纤 网络 化 ,站 内 一 、二 次设备之间实现全数字化光纤 网通信。主要包括电气量采集值数字化传 输保护等二次设备、跳合闸、状态信 号 及故障告警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 智能变压器告警信号、分接遥调、温度等模拟量 的数字化传输。 2)全站统一的标 准化半台。统一的信息模块 、数据模 型 、功能模 型 ,统一 的通信协议 、 数据无缝交换 、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完整性 、 实时性 。各种设备共享统一信息 ,具有互操作性 。经过功能的组合化设 计,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 现代化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 ,现对全 变电站的 主 要设备和输 配电线路 的自动监视、自动控制 与 保护以及 与调 度通信等综合性 的自动化功能。 3 数字化 / ) 智能化一次设备 一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 回路和被控 制的操作驱动回路 , 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 , 电站二次 回路中 变 常规的继 电器及其逻辑 回路被可编程控制器代替。 4 减少二次控制和信号电缆。以光缆 和少量通信 电缆替代户外和 ) 控制室成捆 的二次控制电缆和信 号电缆 。减少二次接线 占地面积 ,降低 变电站的总造价 ,降低运营成本 。 5)系统数据实现就地采集。采用光纤实现数据信 号的传输 ,信号 采集精度高、可靠性强 ,数据信号源唯一 ,重复投资少 ,实现分层控制 及分层数据传输 . 提高数据传输和应用的效率。
通信技术足变电站 自 动化系统的关键 。通信 网络是连接站内各种智 能电子设 备 (E 的绷带 ,因此它必须能支持各种通信接 口,满足通 1 D) 信网络标准化 随着变电站的无人化 以及 自动化信息量 的不断增加 ,通 信网络必须有 足够的空『 和速度来存储和传送事件 、电量 、操作、故障 Ⅱ J 以及录波等数据 。为改善 电压运行质量 ,无人值班变电站要求通信网络 具有 电压无功 自动调节功能 、系统对时功能等。
字化变 电站通 信体系规划 、应用 、实施方案等作相关 的阐述。
关键 词 数 字化变电站 ;通信体 系 ;规划模6 1(00i —0 80 ' P 639 7一 1 1 0 1- I 2 J2
随着智能化丁关 、光电式互感器 、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等技 F 术逐步成熟 ,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 中的开发应用 ,全数亨化 的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己经出现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今后变 电站综合 自 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信 息 科 学
科 年2 20箍2 吏 0 第期 1 霾
小议数 字化 变 电站通信体系规划模 式
董 伟 明
( 西 赣 州 供 电公 司 ,江 碴 赣 州 3 10 江 4 0 0)
摘 要 建立高速 、双 向、实时 、集成的通信 系统是实现智能 电_ 娴的基础 ,没有这样 的通信系统 ,任何 智能电 J的特征 都无法实现 。对数 列
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IC15 ̄准化。传统变电站中信息 ) E 680 , y , 描述 和网络通信协议标 准的差异导致 了 同设备间信号识别 难 、 互操 作性差 ;数字化变电站 站通信 网络和系统实现均采用IC 15 标准 , E 6 0 8 该标准的完整性 、系统性 、开放性保证了数字化变电站站内设 备具备_ 互
图1数字化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通信接 口 ①站控层设备之 间的通 信接 口;②站控层与 问隔层设备 的通信接 口;③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接 口;④ 间隔层 与过程层设备 的通信 接 ⑤站控层设备 与 远方控制中心 的通信接口;⑥间隔层设备与远方保 护的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 口 ③根据情况在通信接 口 ②或④ 上 实现 , 通 信接 口 和② 在小规模的变电站可共用一个物理通信 网络 。通信接 口 ① ①~ ④应按照IC 15 标准建设 。为了能与现有的调度系统接 口, E 6 80 通信 接 口⑤仍采用IC 0 7~ — 0或 14 E 680 5 11 0规约 ,但远动通信接口设备应有能升 级到压c 】5 的能力。通 信接 门⑥主要用于纵差保护 、远跳装置等,南 680 设备制造厂定义 ,应能在变电站问的通信系统上实现。 根据]E 及E RI E E P 的实验报告 ,现有的以太网通信技术完全能够满足 变电站 自 动化的通信要求 。以太网技术是主流的通信技术 ,具有极佳的 经济性 ,并且仍在快速发展中 ,为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提供 了广阔的发展
操作 性 的特 征 。 4) 了 运干 管理系统的 自动化。住现有综 自系统 已经具备较大程度的 自动化特征的基础上 ,数字化变 电站在站 内设备的互操作性 、信 号的光
纤传输 、网络通信平 台的信息共享等方 面进一步体现 了运行管理 自动化
的糕 点。
2 数字化 变 电站 通信 网络 的要求
1 数 字化变 电站 的特点
1 一次设备 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电子式或光 电式互感器替代了变 ) 电站 内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 ,能直接向外提供数字式光纤以太网接 u: 站内采用具备 向外进行数字通信的智能断路器 、 变压器等设备 ,或者在 这些一次设备就地加装智能终端实现信号的数字式转换与状态监测 ,达 到一次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 2)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数宁化变 电站的二次设 备除了具 有一般数字式设 备的特点外 ,还具备对外光纤网络通信接【 ,与传统变 J 电站信息传输以电缆为媒介不 同,数字化变电站二次信号传输是基于光 纤 以 太 网实现 的 。
4 数字 化变 电站 的通信标 准
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体 系基于1C 15 标准。IC 15提供 了变电 E 6 80 E 6 80 站 自动化 系统功能建模 、数据建模 、通信协议 、通信 系统 的项 目 管理 和一致性检测等一系列标准。按 ̄IC 15 建设变 电站的通信 网络和系 E 6 80 统 ,是建设数字化变 电站的有效途径 IC 15 的发布为建设数字化变 E 6 80 电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I C 15 标 准,变 电站 的功能应分为站控层 、间隔层和过程 E 680 层。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系统虚有阿1 所示通信接 口。
3 数 字化变 电站通 信体 系实施 方法
1 )变 电站 站 内光 纤 网 络 化 。 变 电站 站 内光 纤 网络 化 ,站 内 一 、二 次设备之间实现全数字化光纤 网通信。主要包括电气量采集值数字化传 输保护等二次设备、跳合闸、状态信 号 及故障告警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 智能变压器告警信号、分接遥调、温度等模拟量 的数字化传输。 2)全站统一的标 准化半台。统一的信息模块 、数据模 型 、功能模 型 ,统一 的通信协议 、 数据无缝交换 、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完整性 、 实时性 。各种设备共享统一信息 ,具有互操作性 。经过功能的组合化设 计,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 现代化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 ,现对全 变电站的 主 要设备和输 配电线路 的自动监视、自动控制 与 保护以及 与调 度通信等综合性 的自动化功能。 3 数字化 / ) 智能化一次设备 一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 回路和被控 制的操作驱动回路 , 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 , 电站二次 回路中 变 常规的继 电器及其逻辑 回路被可编程控制器代替。 4 减少二次控制和信号电缆。以光缆 和少量通信 电缆替代户外和 ) 控制室成捆 的二次控制电缆和信 号电缆 。减少二次接线 占地面积 ,降低 变电站的总造价 ,降低运营成本 。 5)系统数据实现就地采集。采用光纤实现数据信 号的传输 ,信号 采集精度高、可靠性强 ,数据信号源唯一 ,重复投资少 ,实现分层控制 及分层数据传输 . 提高数据传输和应用的效率。
通信技术足变电站 自 动化系统的关键 。通信 网络是连接站内各种智 能电子设 备 (E 的绷带 ,因此它必须能支持各种通信接 口,满足通 1 D) 信网络标准化 随着变电站的无人化 以及 自动化信息量 的不断增加 ,通 信网络必须有 足够的空『 和速度来存储和传送事件 、电量 、操作、故障 Ⅱ J 以及录波等数据 。为改善 电压运行质量 ,无人值班变电站要求通信网络 具有 电压无功 自动调节功能 、系统对时功能等。
字化变 电站通 信体系规划 、应用 、实施方案等作相关 的阐述。
关键 词 数 字化变电站 ;通信体 系 ;规划模6 1(00i —0 80 ' P 639 7一 1 1 0 1- I 2 J2
随着智能化丁关 、光电式互感器 、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等技 F 术逐步成熟 ,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 中的开发应用 ,全数亨化 的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己经出现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今后变 电站综合 自 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