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阁广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极阁广场
总评:北极阁广场的植物种类较多,但缺乏必要地养护。
没有因地制宜的栽种植物。
北极阁广场局部图分析一
在重要的出入口,配置的冬青,生长的不茂盛,树冠树形都不够好。
忽略了冬青为慢生树且极易生虫的习性。
是一个很大的败笔。
北极阁广场局部图分析二
一、棕榈和圆形花坛中配置黄杨的结合,高度上衔接的很好。
带给人整齐,简洁的舒适感。
二、树形优美整齐。
搭配得当。
北极阁广场局部图分析三
一、在高大的假山石前面配置冠形较小,枝干较疏的乔木,使其不至于遮挡住岩石本身的景观。
二、树木的配置多样,有玉兰、桂花、香樟、广玉兰等,灌木有南天竹、云南黄馨、毛鹃、黄杨等。
三、色块打理的不够好。
一方面植株本身生长不够好,另一方面,边缘线很凌乱。
四、有的生长缓慢的灌木反而配置在里面,根本无法看到。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五、林冠线不够优美。
北极阁广场局部图分析四
一、该处处于广场重要的拐点处,这里植物的配置显得不够多样化。
起不到强调作用。
二、植株的高度显得得太过一致,没有突出地势的差异。
北极阁广场局部图分析五
一、以常绿的雪松为背景,前面配置开花植物樱花,毛鹃,海棠,紫薇,在开花季节会相当漂亮。
二、所配置的观花植物花期都有差异,能保证多个季节有花可观。
北极阁广场局部图分析六
一、棕榈比较适应北极阁广场较为现代化的气息。
二、棕榈与八角金盘的结合,整个系统看起来相当漂亮,并且也适应八角金盘习性喜阴。
二、种植评价
浅议北极阁广场地景设计
摘要: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最能
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空间,园林地景构成了园林的基本骨格,它的好坏也也直接影响到现代广场质量的优劣。
而北极阁广场作为南京最具有代表性的广场之一,在地景的设计上还是相当出色的。
关键词:北极阁;现代广场;地景;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便开始寻找能够带来精神的休憩的地方,而城市广场恰好是能为人们提供满足这种需求的场所。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广场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灵魂,展示了现代都市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
在一个广场中,与游人直接接触的,且构成园林骨架的便是地景,本文便以北极阁广场为例,浅谈关于园林地景的布置。
北极阁位于南京老城空间中心,历史上曾是六朝皇家园林,山林优美,人文荟萃。
北极阁广场位于北京东路北侧,东至鸡鸣寺路,北至西家大塘,西至天山路,面积6.07公顷,绿地率85.8%。
广场以北极阁为名,系玄武区属文化公园。
园林地景可分为地形处理、道路、铺装地、台阶坡道、种植穴5个部分,其实各个部分又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一.地形处理
地形的处理是园林规划的第一步,地形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竖向与平面布局是否合理,影响游人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也是构成园林的最基本的骨架。
北极阁广场东北临鸡鸣山,有良好的地形基础,因为就整个南京地区而言,地形是比较平坦的,而这里天然的地形优势能使景区的空间层次更为丰富。
从广场南面的入口处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环形的下沉式广场,为地下商场的入口。
继续往前走,便可看到一个小型的坡地,树持里栽满刚竹,亭亭玉立,生机盎然,高低的处理和以竹林为背景的设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广场西部主要供游人休憩的地方为一块平地,平地一方面给人简洁、稳定的心理感受,游人处于之中感到舒适、踏实,适宜作聚会或者休息的场所;另一方面也会略显空旷、暴露,为了给游人一种安全的感受,广场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树池、花坛及一系列的小型水景,作一定的修饰。
广场西北为公园的主景——北极飞川,人工的巨石放置于山体原有的断崖处。
高处一般为人们的视觉焦点,有种崇高的地位,在此之上加以飞流瀑布,气势磅礴,落落大方,称之为雕塑文化墙。
墙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略显浮躁,没有中国古典园林的那种叠石的坚毅的气质,但因体量较大,采用现代的方法省时省力又省钱。
文化墙为重要的历史景观之一,全长130米,平均高度16米(最高19米,最低12米),在整个广场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文化以大量的六朝时期的雕刻、砖墓壁面、浮雕、书法碑帖为背景,根据北极阁山体面积和体量,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大写意”的艺术手法,含蓄的表达出六朝古都文化的缩影,同时也突出“金陵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灿烂的六朝文化”。
在整个山体岩面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也有巧妙构思的潺潺溪流涓涓而下的清静与优雅,动静在那块巨石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使游人不仅可以远眺恢弘的气势,也能体会到近观吟诗的优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墙上刻有貔貅等南京符号,有浓郁的地域气息,在地处鼓楼这个外地游客较为密集的地区,应该是能够向游人展示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积淀的。
文化墙西南便是一个小型的低地广场,我认为在这里做一个低地还是比较适宜的。
1.半圆形广场面向西北的北极飞川,与飞川成合抱势,形式感上得到统一,为游人营造了一个相对有安全感的空间。
2.低地有利于水流的聚集,不至于流泉飞瀑影响到游人的正常休憩。
阴雨天也可以汇聚水流,以保障广场的正常使用。
3.在高地脚下设置低地,可以拉大高差,给飞川更大纵向的空间,以形成水流更加磅礴的气势,更加恢宏的场景。
而事实也确是如此,当游人在低地广场仰视这个视觉中心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崇高的感觉。
中国人大都崇尚高度,可以说是源自于一种心理上的互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为主,近代也少受工业革命的成果,这就决定了建筑不会有高耸入云的感觉,而人们一直追求而不得的东西,一般就会被拿来崇拜,拉大高差,也就符合了中国人崇高的心理。
总体来说,北极阁的地形处理还是比较合理的,利用天然的优势,高低结合,为景观的布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道路、铺装处理
道路是整个游览过程中一直接触的园林景观,园林景物对于游人来说就是一幅幅的画面,游人的视觉总是在流动中积累着自己的感官,最后才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或概念,这个流动主要靠道路的指引。
在道路的指引之下,游人在不知不觉中将整个广场游览一番,综合了视觉、听觉、嗅觉的印象,察觉广场艺术的美。
但北极阁是一个比较开敞的空间,道路本身的形式感不是很强,而道路的存在感主要体现在铺装之上,同时地面铺装也是道路给人的视觉体现。
园林铺装表现的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通过色彩、形状、和质感。
园林铺装作为地面景观,除特殊情况外,很少成为主景,所以其色彩常以中低色为基调,以少量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做装饰性花纹,做到稳定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如果色彩过于鲜艳,可能喧宾夺主而埋没主景,甚至造成景观杂乱无序。
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兴奋,冷色调幽雅、明快;明朗的色调使人轻松愉快,灰暗的色调则更为沉稳宁静。
铺地的色彩应与园林空间气氛协调,如游戏场可用色彩鲜艳的铺装,而休息场地则宜使用色彩素雅的铺装。
北极阁广场在铺装的在色彩方面还是比较合理的:
(1)广场西边的平地以休闲为主,设有众多坐凳、座椅,其大部分铺地以灰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局部地区用白色石料,成线条状穿插其中,在安静中创造出一点灵动的优雅,使人身处其中是不会感到过于压抑或者气氛过于低沉,体现出一点生活的活泼的气息。
(2)广场东边的台阶及低地铺装色调相对与西面的平地要高一点,一方面人走在台阶上本来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较高的色调容易给人一种活泼、运动的感觉;另一方面,台阶和低地靠近主景区——北极飞川,飞川本来就是一个充满运动感的景观,此处采用较高色调正好也是与之呼应。
铺装的形状是通过平面构成要素中的点、线和形得到表现。
点可以吸引人的视线,成为视觉焦点。
在单纯的铺地上,分散布置跳跃的点形网案,能够丰富视觉效果。
线的运用比点效果更强,直线带来安定感,曲线具有流动感,折线和波浪线则具有起伏的动感。
形本身就是一个图案,不同的形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方形在网林铺装的应用中,一般通过点、线、形的组合达到实际需要的效果。
北极阁广场中在大面积的砖块之中,分布有一些刻有梅花的方块,这些方块一方面打破了地面单调的图形,一方面用南京市花——梅花反映了地域文化。
其实我认为其雕塑铺地应该有所变化,如使用梅兰竹菊的组合,而不是单独只使用梅花。
白色条形的铺装也起到了丰富地面的作用,正交的线条用很强的控制性,同时也很具韵律感。
但一直使用直线会让人感觉过于生硬,缺乏变化,所以地面铺装中再穿插入一些柔和的曲线,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广场东部因为单独的花坛和座椅比较少,所以铺装看起来更整体一些,为了避免空旷,设计者采用了置石的方法或者直接在铺装上直接打洞栽种小型灌木。
置石真假混杂,仿石灯
在白天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在夜晚又可以提供照明,甚是可爱。
倒是在石质铺装上开辟的几片木制的铺地,手法无可厚非,是为了加强铺地的丰富感,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很好的,木质地面朴素而典雅,活泼有趣。
但其边缘都为直线,使整个面让人感觉很突兀,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关于质地方面,西边平地大部分采用表面比较粗糙的砖块拼合而成,期间穿插一些抛光大理石,以创造出一些变化。
东边低地和台阶处为彩色混凝土、亚扎膜铺面,大小石块相互错杂,很是有趣,其中还设置一些木制的铺面,行人至此则咚咚作响,也会让人感到充满生活的情趣。
其实材料本身并无所谓好与坏,关键是要看它们之间的搭配是否协调,与环境是否相适应。
三.台阶的设计
台阶是高低地之间的过度地段,它具有坚硬、永久性的表层,从而使人们能按其结构方式或一定的倾斜度上、下移动。
与坡道相比,台阶有两大优势:
(1)台阶由一系列水平面构成,这些平面使人感觉到脚踏实地,并且当出现水平高度的变化是,仍然能给人以平衡感,能帮助人在斜坡上保持稳定性。
(2)在完成同一竖直高度变化时,台阶需要的水平距离相对较短。
由此可见,台阶在空间利用上效果较好,尤其在空间较小的广场。
反过来,台阶的一个最大缺点则是使有轮的交通工具如童车、自行车以及轮椅等均不能在其上行驶。
除此之外,那些行动困难的老年人或残疾人也难以通过。
对于残疾人来说,台阶就是一道道“屏障”,阻止了他们在广场中的自由行动。
由上可知,北极阁广场的台阶设置虽可圈可点,但也不尽完美。
一方面,在西部平地与东部低地的过渡地段,每隔一定的高度便设置一个带状的平台。
在一长串台阶中加设平台,不仅可以冲淡景观上的单调感,而且让游人在心理上感觉不累,双腿也得到一点休息。
平台使一组台阶看上去既平缓又容易攀爬,平台与台阶的交换布置也增加了视觉上的韵律感和行走时的节奏感。
一个个台阶好像是一串重复的节拍,平台正是一个休止符。
台阶的细部处理也较好,让踏面微微伸出上身面,可以一定程度上削弱台阶的硬质的感觉,虚实结合,让平淡中显现出一点变化。
但因注意的是,踏面不能伸出太长,以免绊脚。
另一方面,正如以上第二点所述,台阶使行动不便的人望而止步。
而北极阁作为一个市民休闲广场,却鲜有坡道。
整个广场仅在南面入口处有小段坡道,而通往主景北极飞川的路却被一节节台阶所阻断,虽说北极飞川是适合远观的景观,但这样还是不能满足一些行动不便的游人的游览需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方向台阶的相接处,往往是让游人感到心理上不太安全的地方,北极阁广场在这些转角处设置一些小型的绿地,还是很好的,一方面小型的景观增加了一些视觉上的情趣,另一方面也完成了空间的划分。
但应该注意的是,因为台阶人流量较大,所以应该选择质地比较软,视觉上比较有安全感的植物进行配植。
而这里有的地方却选择了一些带有枝刺的植物,在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配植了有刺的枸骨,当行人走过时,不禁胆寒!
对于上山的木质栈道,形式感的美学价值有所欠缺,但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台阶的上升面仅有几块石头支撑,做的过虚,让人缺乏安全感,踏面也很容易拌到游人。
另外,由于台阶亮度较低,且颜色基本相同,所以当游人走下阶梯的时候,会感觉阶梯的边线不明显,较为危险。
四.种植穴
北极阁广场的种植穴大概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专门设置的种植池,这一类型用石材围砌一个空间填土配植植物;另一类就是在道路或者台阶上开口种植植物;再有就是单独的树池。
第一种类型较为普通,值得赞赏的是直接把坐凳与其池壁相结合,这样不仅节省了广场的空间,同时也另有一番情趣。
还有就是将池壁外立面倾斜,并取比较粗糙的石头堆砌,有
一种自然式园林的味道。
另一方面,种植穴内部乔木、灌木的结合过于生硬,将灌木剪出一个大圈以供乔木生长,人工的痕迹过于明显,我想如果在乔木下种植一些蔓性地被会更好一些。
另外一种种植穴打破了道路的单调,是一种很好的种植形式。
如果勤于修剪,并注意上述问题,正确的选择所配置的植物,将会是很好的景观配置方法。
单独的树池又有两种类型:一是将树池同水景结合,点缀于广场之中,动态的水景与相对静态的树木相结合,也别有一番韵味;另外一种就是以修剪成方形的诸如檵木、黄杨等灌木,也是比较生态的一种做法,只是边缘的直线感觉过于生硬。
总体上说北极阁广场从设计方面来说的还是相当不错的,既有波澜不惊的休闲区,也有气势磅礴的飞川,细部的一些处理也比较精致。
不足的是一些细部施工质量和养护不是很到位,例如仿石灯本来是很不错的景观,但其底部的混凝土过于暴露,造成了视觉上的影响;木质铺地有的空隙过大,给穿高跟鞋的女士带来不便;在彩色混凝土上开挖的树池没有及时补植植物,土壤裸露等等。
但随着我国现代园林技术的日益发展,相信我国的现代广场设计会日臻完善。
参考书目
1. 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近代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2.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3. 陆小彪设计思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6
4. 过元炯园林艺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
5.Tim Richardson Avant Gardeners Thames&Hudson 2008
(转自“园林学习网”/thread-25271-1-1.html)
北极阁风貌区大揭秘
本报记者王宏斌通讯员赵霖报道
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北极阁风貌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8000平方米绿化广场国庆节向游人开放,那么建成后的北极阁风貌区将会是一番怎样的诱人景象?昨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老城办,揭开了北极阁风貌区的神秘面纱。
目前,北极阁地下商场内部装修即将完毕;地面广场土方回填工程完成后,综合管线、
城面构筑物、绿化工程、地面铺装和亮化工程同步展开、穿插进行;山体瀑布正在进行土方开挖、锚杆和支护桩工程,9月下旬开始挂岩板,同步进行水泵房建设和调试;8000平方米绿化广场9月底建成。
预计北极阁风貌区建设将于10月底全部完成。
据规划设计部门介绍,从景观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成后的北极阁风貌区,将是南京一个新的亮点。
园林景观四季常绿
为了营造一个适合休闲的环境,北极阁园林景观设计给游客趣味性比较强的空间,使游客小憩或休闲漫步其间,心情惬意。
为了展现最优美的景致,植物种类的选择适当地使用常绿植物,可以保持一年四季景观的视觉平衡。
在选择的过程中,同样也考虑了植物的色彩和高度,以实现最舒适的视觉效果。
增添高大的树木不但可以提供更多凉爽的树阴,同时也可以调节广场和山体之间视觉效果的差异,通过树的连接,使山体部分和广场部分自然过渡,更加凸显出环抱广场的山体的自然风光。
幽静花街争奇斗艳
花街上汇集了江南的各色花卉,争奇斗艳,晶莹通透、色彩斑斓的园柱形玻璃水柱穿梭其间,沿路设计的各式平台和休闲座椅使游客更加尽兴地徜徉和小憩在花的海洋中。
同时,花街也是一条连接广场同山顶历史建筑景观区的通道。
入夜在灯光辉映作用下,水柱流光溢彩,花丛飘逸摇晃,色彩缤纷,动静结合。
游人置身于迷人美景中,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人工瀑布气势壮观
作为景观组成部分的水体将广场分为有机的几个部分,改变了景观的单调局面。
水体和绿色植物配合使用,丰富了水面色彩,同时,浅水区也可以使游客融入优美的景致中,形成一个与游客互动的更加活泼、更具亲和力的广场。
长达130米的人工瀑布是整个景区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壮观的跌水场面,满天飘扬的水雾将使瀑布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成为北极阁广场的象征,它以壮观气势吸引游客光临。
在它的两侧有两个较小的叠水,起到调节主瀑布比例、烘托主瀑布的作用。
瀑布脚下的浅水池将瀑布同整个广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游客可以在水池中戏水,自得其乐。
瀑布的顶部有一条木径,将瀑布两侧的楼梯连接起来,为游客提供望广场及其周边景观的一个全新视角。
木径的尽头是一个椭圆形的观景平台,坐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广场的全貌。
文化长廊别有情趣
文化长廊位于瀑布和山体之间,一片玻璃幕墙隔断了水帘,游客可以透过水帘望见广场,别有一番情趣。
计划在长廊中运用如投影仪和计算机终端等高科技的设备,将南京的风景名胜展现给中外游客,南京悠久的历史中留存下来的文物古迹或复制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体现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一部电脑终端可以讲述一个南京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故事,整个长廊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南京历史的缩影。
北极阁山为紫金山余脉,由紫金山向南进入南京市区。
北极阁山北临玄武湖,南望都市,北有台城古鸡鸣寺等古迹,山顶为古称“钦天台”的古天文台,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山体植被丰富,常年郁郁葱葱堪称城市中的绿肺。
2002年南京市政府将北极阁山地区列为老城改造的第一项目,拆除老旧房屋五万多平方米,而山径西侧约五万平方米的广场景观通过方案竞标,交由新加坡柏景公司设计完成。
北极阁广场是北极阁风貌区的一颗闪耀明珠。
北极阁广场分为休闲广场,“花街揽胜”和北极飞川三大部分。
1、休闲广场占地约25000平方米,整个广场地面铺饰以硬制材料为主。
广场中心部分为景观大道,大道中心自由布置高大红果冬青树,树底有叠阶水池。
大道两侧有几块规整的绿化地上种植高大的乔木,绿化区边设置休息椅,可供游人休息,并在绿化区周边设计一些涌泉水池,供游人观赏,为整个广场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广场可由安仁街地下通道进入老鼓楼广场并与鼓楼地铁站相连接。
2、“花街揽胜”为北极阁广场的一个设计亮点,下端与硬质广场部分相连:利用星光小广场形成山下广场与山上景区的观赏通道,是一块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活动空间,同时在花街中部有一涌泉,顺着山势流向瀑布水池部分,将花街与瀑布有机的结和在一起。
踏步胖、平台边遍值四季花卉,形成四季如春、色彩绚丽的花街胜景。
3、“北极飞川”部分位于山体和地面广场的交界处,是一处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林相融合的永久性景点,瀑布区全长约130米,平均高差近十米,利用自然山水造型,通过对水量分段分量的控制,山崖两侧为涓涓清水顺山涧曲折落下,中间约为80米的区域以每小时近20000吨水的流量形成瀑布飞泻直下,尽显磅礴之势;山崖涧边青苔、小树点缀其上,宛然一副真山真水的中国画。
瀑布顶上布置若干绿岛和木制栈道,与山上景观连成一体,游人在其上可赏水,可远眺,不觉间也成为景中之景。
当水停止后,整个山崖透出浓郁的六朝文化气息,山崖中部有栖霞飞天、虎踞龙盘及乾隆南巡时在北极阁上留字“旷观”和反映南京人文历史的名句名词;相左有华表天禄辟邪等;向右有石龟朱雀等,充分利用山体的走向,塑造成摩崖石刻的大型场景,是游人远眺有恢弘的气势,近观能颂能咏的名句。
夜晚降临,北极飞川还是个高科技灯光表演的系统,给人以水的气势、光的眩目、火的神秘、大地的震撼。
整个表演系统有漫山浓雾、欢愉的水芭蕾、有力的高射水柱、大型火焰喷发等几项内容,长度在12--15分钟。
大型的人造瀑布“北极飞川”是广场设计理念的浓缩和精华。
矗立在眼前的浑然如天成的巨大山体其实是在内部建好钢架后用一块块GRC人造岩体浇铸出来的,遍布于山体的名人手迹和辟邪等造型领着我们走过旧远的历史,水池前的梦幻水景和星光舞台却让人们享受着最现代的科技效果。
在这样的时空转换中,人们有一种站在自然和现代转换口的感觉。
平面而坚硬的广场因此而变得摇曳多姿起来。
单是一样水的元素,就被设计师变换出无数的功用:瀑布是用来震撼的,喷泉是用来表演的,鹅卵石下的水是用来戏耍的,休憩小桌中的水是用来梳洗的;可远观,可亵玩,可使用。
夜间是灯的舞台,脚下是可变换色彩的星光灯栏杆勾勒着轮廓灯,草丛中点缀着半透明的石头灯,岩石下溪流中光火水电声构成梦幻水景,高处是高杆光纤和十九杆通体透明的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