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面的支护设计精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分层支架受载无上覆岩梁断裂时的冲击载荷,只有岩块间咬合失稳 而产生载荷增加,故支架的动载较顶分层小。
跨落后的直接顶形成再生顶板,其强度、刚度、粘结力均大为降低, 其力学参数随块度水分、粘结料、压实时间及再生层厚度而变化。
再生顶板一般无悬顶,能随垮落而充满支架后方采空区,但采空区矸 石涌入的侧压力较大,并随采高和顶板压力增加而增高。
矿压特点:
随工作面推进,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岩层内部原生裂隙继续扩 张,同时形成许多再生裂隙。受裂隙切割的顶板裸露后,如果得不 到及时支护,端面顶板下沉速度明显增大 ,容易冒顶,E较高。
精选ppt
15
(2)2类顶板
顶板岩性:多为分层厚度在250~500mm的砂质页岩、厚 层页岩、泥质石灰岩等。
初次垮落步距大于18m,推进过程中在采空区内经常出现悬顶, 并按一定步距周期性垮落。
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端面顶板破碎度很低,几乎为零。
精选ppt
17
2)老顶
(1)Ⅰ级顶板
三种情形:
一是老顶岩梁强度低,C0<25m,C<8m; 二是厚煤层下分层开采时,老顶岩梁已预先断裂成块,运
动剧烈程度明显削弱; 三是冒高大,充填效果好,允许老顶运动的空间小,最终
也是支架设计的基础。 因此,进行顶板分类及掌握各类顶板条件下
的矿压显现特点是支护设计的必要条件。
精选ppt
4
(一)顶板分类
基本要求:
对顶板进行分类,必须从顶板控制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出 发,具体考虑顶板管理方法的差别和效果。
例如,考虑支架选型计算得要求及具体方法步骤时, 首先要确定支架选型是以防止切顶事故为主,还是以防
精选ppt
27
2)下分层支架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① 具有较高的支架初撑力,防止顶板早期破碎;利用带压移架防止 支架反复支卸破坏顶板、产生网兜,尽量保证再生顶板和人工假顶 的稳定性;
② 做到及时迅速移架,减少下分层顶板暴露时间和面积,防止顶板 冒落、流矸;
③ 设置防倒装置,歪斜倾倒; ④ 利用四连杆和侧护板及人工假顶等,提高支架护顶能力,以防梁
老顶来压步距大、强度高, 支护阻力大而分布不均, 直接顶稳定, 支架易损坏。
支架要求:
具有支撑能力大、抗水平推力强; 切顶性能好、支架安全阀流量大等性能。
精选ppt
25
(三)分层开采对支架设计的要求
1)分层开采的矿压显现
垮落带的高度随开采分层数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层减少,因此多 数情况下,下分层支架的静载较顶分层大。
够的切顶能力,能有效地对付强烈的老顶来压。 利用四连杆机构,增强抵抗水平推力的能力,防止支护毁坏。 利用连杆机构,使支架尽量减少梁端距。 利用掩护梁挡好采空区矸石,防止矸石窜入支护工作空间;利
用侧护板,防止架间窜矸漏矸。 利用大流量安全阀,确保支架受冲击载荷时少受损坏。
精选ppt
24
Ⅲ3~4 、Ⅳ3~4顶板综采工作面矿压特点:
pe = 241.3ln(C0)-15.5N+52.6hm 式中 pe——基本顶初次来压当量,kN/m2。
不明显
明显
强烈
精选ppt
非常强烈
13
基本顶分级
基本顶分级表
指标
岩性
pe895
一般砂页岩
895pe975
层理不发育的 砂页及小厚度砂岩
975pe1075
4-5m的细粒 及中粒砂岩
1075pe1145厚度>10m的砂岩
第四章 综采面的支护设计
液压支架的选型、计算
精选ppt
1
近年来综采在采煤机械化中所占的比例有长足发展, 然而,综采工作面的效率与安全状况并不令人满意, 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效率与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液 压支架与地质条件的适应情况。
本章在对不同类型煤层顶底板分类及对支架设计要 求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支架合理选型的方法,并 简要介绍端头与超前支护。
直接顶端面挠曲情况由安设在工作面内靠煤壁侧和靠老
塘侧的动态仪读数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精选ppt
8
(2)端面顶板破碎度
端面顶板破碎度E是端面顶板冒落面积(冒高超过100mm)与 端面顶板悬露面积的比值。在现场使用中,将面积比简化在 具体观测剖面中的端面冒顶宽度与悬顶宽度的比值
Ed d s abc
端和其他部位漏矸、窜矸,威胁人和设备安全,影响生产;
⑤设置机械铺网和向采空区洒水装置,保证人工假顶铺设质量或提 高破碎岩石再生能力;
⑥ 为了适应下分层采高变化大的特点,立柱伸缩比四)大采高工作面对支架设计的要求
1)矿压显现特点
用综采设备一次回采3.5m以上的厚煤层称为大采高综采。 特点:
(5)采空区填充系数(N)
(6)顶板下沉量 (Δh)
每米采高对应的下沉量控制在100mm以内,能保证工作面顶板 完整。
(7)煤壁片帮(s)
精选ppt
10
直接顶分类
单轴抗压强度、分层厚度f、节理裂隙间距d
强度系数
D=C1C2σC
C1=0.2255(d+1)+0.0503 C2=0.1541(f+1)+0.0697
顶板特点:裂隙间距在250~500mm,初次垮落步距9~ 18m。
矿压特点: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由于老顶岩梁周期性 断裂和超前支承压力作用,直接顶会出现周期性的破碎
带。因此,机道上方顶板破碎度呈显明显周期性变化。
精选ppt
16
(3)3、4类顶板
矿压特点:分层厚度大,裂隙不发育,比较完整。 矿压特点:
要求:支架初撑力高,控制端面顶板能力强,及时 支护,护顶能力强,挡矸、护帮装置齐全,能快速 邻架操作移架。
精选ppt
23
(二)Ⅲ3~4 、Ⅳ3~4顶板对支架设计的要求
Ⅲ、Ⅳ级老顶即来压强烈的顶板,3、4类直接顶即稳定和坚硬顶 板。
对此类级顶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设计的要求: 利用较大支撑能力,并使后柱阻力高于前柱,确保支架具有足
这些参数利用井下动态观测法可直接测出。
精选ppt
7
(1)直接顶端面挠曲情况
直接顶强度越高,受裂隙破坏程度越低,则自承载能力 越高,稳定性越好。
相反,分层厚度小、强度低、受原生裂隙和因超前支承 压力作用产生的次生裂隙切割的直接顶回采暴露后,如 果得不到及时支护或支护不当,很快由自行挠曲发展到 冒落。
沉降值因而很小。
顶板运动效果在工作面内的压力显现变化平缓,没 有明显的周期性。
精选ppt
18
(2)Ⅱ级顶板
工作面内压力显现有明显的周期性。 C0一般为25~45m,C为8~15m。 老顶岩梁数目一般为1-2个。上位坚硬岩梁来压时,可能
对下位岩梁产生动压冲击,容易造成直接顶板的下切。
精选ppt
精选ppt
26
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垮落法开采,分层综采工作面都要求 上下分层支架有区别。 对于上分层,由于顶板为实体岩石,故要求支架支架工 作阻力较大;而底板为较弱的煤体,则要求支架底座比 压分布较均匀,接触比压小;由于上分层要为下分层铺 网,故要求支架设置铺网和洒水装置。 对于下分层,由于顶板为破碎岩石,故要求支架工作阻 力较小。
19
(3)Ⅲ、Ⅳ级顶板
顶板岩梁多为砂岩、中粒石英砂岩等。 强度高,来压步距大,初次来压步距大于45m。 老顶由一个或多个岩梁组成。 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相对稳定阶段压力显现不明显,一旦岩
梁断裂来压,工作面压力明显上升,来压时的压力显现是来压
前的3~4倍,甚至更高。
精选ppt
20
二、各类级顶板对支架设计的要求顶板
岩性描述 泥岩、泥页岩、碳质泥岩,理裂隙发育或松软
致密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 砂岩、灰岩、节理裂隙很少 致密砂岩、灰岩、节理裂隙极少
精选ppt
不稳定 中等稳定 稳定 非常稳定
11
直接顶分类表
指标
岩性描述
直接顶类别
LZ ≤4 4< LZ ≤8 8< LZ ≤18
18< LZ ≤28
28< LZ ≤50
采高增加使支架载荷相应提高,但并非线形正比关系。 采高增加,煤壁的片帮范围及深度增加,端部冒顶增加。 采高增加,支架易倾倒,稳定性差。
精选ppt
29
2)对支架设计的要求,一般为掩护式支架。
① 为了保证大采高支架在移架时支架运动的稳定性,掩护梁所 受的垮落矸石水平推力要大于移架时顶梁及掩护梁侧护板所受 到的摩擦阻力,以保证移架过程中架体上部不出现滞后现象。
利用完善的挡矸装置,防止采空区破碎岩块窜入回采空 间,确保顺利移架。
利用邻架操作,保证移架工人的安全; 利用灵活、快速的操作阀,保证快速移架,以免因移架
引起顶底板移近量过大,使顶板难以控制。
精选ppt
22
1、2类直接顶和Ⅰ 、Ⅱ 级老顶综采面具有老顶来压 步距小而稳定,强度缓和,支护阻力小而分布均匀, 直接顶特别是端面不稳定,受移架影响严重等矿压 特点。
pe1145
高强砂岩
精选ppt
C0 15-20
级 别 来压程度

不明显
Ⅱ 20-30
Ⅲ 35-45
明显 强烈
50-60 Ⅳa 60-70 Ⅳb
非常 强烈
14
(三)各类级顶板矿压显现特点
1)直接顶
(1)1类顶板 顶板岩性:
多为分层厚度比较小的页岩、炭质页岩、粘土岩、粉砂岩等。
顶板特点:
强度低,原生裂隙发育,初次垮落步距小于8m,采空区内形不成悬 顶,随采随冒。
止支柱缩量超限及保证必要的工作空间为主;
在日常顶板管理中,是否要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测预报, 是否要在来压前夕架设特别支架,来压前后是否需要分 别管理等等。
精选ppt
5
(二)矿压描述的常用指标
1)岩性指标
岩性指标以顶板岩性为基础,包括顶板岩层的岩 石力学性质(单向抗压强度)、分层厚度、节理 和裂隙的发育情况等。通常由实验室试验和现场 实测两种方法测定。
精选ppt
2
第一节 综采面矿压特点及对支架设计的要求 第二节 现有的典型架型与实际支撑能力 第三节 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方法 第四节 支架选型 第五节 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
精选ppt
3
第一节 综采面的矿压特点及对支架设计的要求
一、工作面顶板分类及矿压描述的常用指标 煤层及顶底板条件是液压支架选型的依据,
利用伸缩梁或可旋转180°的挑梁,在移架前、采煤后及时支护刚刚 暴露的梁前顶板,减少顶板早期破坏。
精选ppt
21
利用顶梁侧护板等护顶装置,提高支架对顶板的封闭程 度,以此提高支架的护顶能力,防止破碎岩块窜入回采 空间影响生产,威胁人和设备的安全。
利用防片帮装置,减少片帮深度和面积,从而提高煤壁 的稳定性。
式中:a——顶梁第一顶点到顶梁前端的距离,m; b——端面距,m; c——片帮深度,m; d——冒顶宽度,m; s——端面悬顶距,s=a+b+c,m.
精选ppt
9
(3)直接顶垮落步距(Lz,Lk+Ls) Lz基本上不受支护形式和生产工艺影响。
(4)老顶步距及厚度(C0,C,ME) 在自然垮落条件下, C0、C基本上回采工作影响。
(一)Ⅰ1~2 、Ⅱ1~2顶板
1、2类直接顶即破碎和中等稳定顶板,Ⅰ、Ⅱ级老顶即来压 不明显和明显的顶板。
对Ⅰ1~2 、Ⅱ1~2顶板对支架设计的要求:
利用较高初撑力,提高支架支撑效率,确保工作面顶板移架后早期 移近量小,移近速度低,以提高梁端距空顶处顶板稳定性。
利用四连杆机构,控制端面顶板,选取双扭线最佳段为支架工作范 围,确保工作面端面附近支架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综合指标——强度指数D来表示,根据对全国近 百个工作面的统计结果有如下关系式存在:
精选ppt
6
Dcc[σ ]压 12
式中: D——强度指数; c1——节理裂隙影响系数; c2——分层厚度影响系数;
[σ]压——直接顶岩层的岩石单向抗压强度,MPa
2)工程指标
工程指标是指在进行回采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观测 到的参数,包括顶板的挠曲情况、端面顶板破碎 程度和运动步距等。
泥岩、泥页岩,节理裂隙发育或松软 1a 泥岩,炭质泥岩,节理裂隙较发育 1b
致密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
节理裂隙不发育
2
砂岩、灰岩,
节理裂隙很少
3
致密砂岩、灰岩,
节理裂隙极少
4
不稳定 中等稳定
稳定 非常稳定
精选ppt
12
基本顶分级
基本顶的分级指标是基本顶初次来压当量(pe), 由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C0)、直接顶充填系数(N)和煤层采高(hm)按式(4) 确定。基本顶的分级指标见表6。
此外,支架在平时掩护梁的推力可使架体受到一个指向煤壁的 水平推力,以阻止顶板向采空区方向变形移动。由此推算,当 采高为4~4.5 m时,掩护梁倾角应为60°~65°,这足以保证移 架过程中掩护梁上矸石能沿梁体下滑的掩护梁最小倾角为
17°~19°。
精选ppt
30
② 两柱掩护支架的上柱窝位置对顶梁前端部的承载能力 影响很大,从而也是影响端面冒落度的重要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