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度学期
松北区乐业一中
刘志军
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结束了,下面我对8年级历史学科做出以下质量分析:一、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
最高分:最低分:
优生率:及格率:
待及格率:差生率:
总分:平均分:
二、试卷评析
1、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
2、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来自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来自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知识点覆盖率达到96%。
3、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摒弃死记硬背,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5、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6、注重初高中的衔接,为学生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7、紧扣社会热点,突出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8、强调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全面考查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
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我们经过调查得知他们回家基本不看历史,复习历史的时间基本安排在考前的一个晚上,这次考试由于题目较难,造成十分严重。
2、学生明显对书本不熟悉。
学生对历史事件不熟悉。
4、答题的规范性太差,书写也不够规范,错字很多。
5、历史概念依然不清,比如第31题,要求答近代社会的性质,很多同学不知什么是社会性质,因而失分。
6、时间观念淡薄,这份试卷上面有很多考时间的题目,比如第28题,错误率高。
7、不会计算时间,不会审题。
三、改进措施: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和现实性、具体性和规律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多样性和统一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十大特性”,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要求实际上主要是针对这些特性规定的。
1、以教材为依托,落实历史基础知识。
分析近几年中招历史试题,可以看出客观题部分有很多直接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主观题答案的表述或是教材中的表述、或是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改造”。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中考考查的主要目标之一,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因此掌握基础知识在中考中至关重要,所以切不可将落实基础知识视为老生常谈,而应该作为复习备考的基本方略。
特别是复习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教材,不能丢开课本,只看复习资料,要依据《考试说明》认真落实基础知识。
2、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中招考试主要考查历史的主干知识,因此要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
主干知识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般表现为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关键性和起里程碑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等。
所以,对重点知识要强化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
3、整合历史知识,建构历史体系,形成历史专题。
近几年历史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比较重视历史体系及专题知识的考查,有纵向综合的专题,有横向比较的专题,有一个中心主题下设几个问题的专题,还有纵跨几个历史阶段或横跨几个国家的专题。
针对这一特点,复习中要宏观把握中外历史大专题,也要微观落实小专题的知识点。
试题中无论是图、表、文字材料还是问答题都具有历史专题的特点,都是在对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不同阶段历史现象发
展过程的考查,因此,根据中招试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和新课改的精神,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要重新组合和梳理历史知识。
4、关注社会热点,注重人文情怀。
命题的主体设计思想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挖掘以史为鉴的功能。
因此我们要关注时事政治,关注现实,关注未来,将现实生活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