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 21《庄子》 集体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备课时间:
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四、本文中的想象雄奇瑰丽体现在哪些地方?选取其中一句朗读,表现庄子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中体现的豪情
举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小鱼变大鱼,大鱼变大鸟)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数字表现夸张的想象,“不知”增加效果)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夸张的描写)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雾气想象成野马)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想象鹏眼中所见之景)
五、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六、课堂练习
七、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将你搜集到的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与同学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一、课文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意思,理解不了的圈画出来,反馈交流
二、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三、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
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却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四、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