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高三生物一模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B是蛋白质
B.脱氧核苷酸在基因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C.A是脱氧核糖
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基因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环境包括三种液体,即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
B. 人体所有细胞都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
D. 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
3. 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清洗,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
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促进无尖端的胚芽鞘生长,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B. 植物激素的形成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C. 从植物体获得的植物激素2,4—D可促进果实的生长
D.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适宜浓度时,预试验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5. 如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为0.5 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①无法判断甲、乙、丙内环境调节能力的强弱
①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①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①
B.①①
C.①
D.①①①
6.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DNA的双螺旋结构
B.DNA的复制方式
C.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7.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田被水淹多日后,玉米容易烂根是因为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人在跑马拉松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
C.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可产生CO2,但两处产生CO2的过程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D.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变成热能、A TP中的化学能、酒精或乳酸中的能量
8. 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致病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
基因传给后代时,重复的次数会发生变化。
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电泳结果如图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判断出HD一定不是伴Y染色体的遗传病
B.若HD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只能是显性遗传病
C.患者减数分裂过程中CAG序列的重复次数可能增加
D.可据图推断,发病早晚与CAG重复次数的多少有关
9. 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
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了嫁接实验,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伞藻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它们的遗传信息不同
B.该实验证明了伞藻的形态结构由假根部分控制
C.为了减少随机因素干扰,本实验应只取两个伞藻进行实验
D.若要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取决于细胞核,还应设置伞藻核移植实验
10. 在生物实验中经常涉及酒精,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C.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
D.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11. 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①胃液;①汗液;①唾液。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12. 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①指细胞的相关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在蔗糖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甲→乙变化
C.当细胞处于丙状态且不再变化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同一细胞处于乙状态时的吸水能力大于其处于甲状态时
13.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物质。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的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
B. 所有细胞膜结构中①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a和c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物质是b和d
14. 研究发现,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功能上属于双功能酶。
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中,Rubisco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C3
C.当胞间CO2与O2浓度的比值减小时,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呼吸
D.提高局部CO2浓度可抑制光呼吸,增加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量
15.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物质、结构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 只有蛋白质和DNA也能组成生物
C. 基因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 一般而言,新生细胞比衰老细胞的线粒体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动,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直接忽略,不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在统计丰富度时,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和目测估计法
C.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一些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小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17. 在老鼠中,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基因C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性等位基因c则为白化基因,三对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已知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C_A_bb的鼠为黄棕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都为CcAaBb的鼠杂交,后代可有5种表现型
B.基因型都为C_A_B_鼠杂交,后代最多有27种基因型
C.两栗色鼠杂交,可能出现9①3①3①1的比例,也可能出现9①3①4的比例
D.两栗色鼠杂交,若后代都是栗色鼠,则说明双亲中至少一方是纯合子
18. 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乙二醇和蔗糖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乙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细胞只发生质壁分离
D.乙细胞只发生质壁分离
19.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A. B. C. D.
20.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e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人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控制合成的光敏蛋白能感受光刺激)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
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
结构是______,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___。
(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分泌______作用于B细胞。
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______。
(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______。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
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A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_。
22. 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于____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氧气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B)和乙瓶中的氧气含量(C)。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
(3)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分别属于哪种类型演替?_____(4)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所需的时间_____。
(5)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23. 某二倍体植物(2n=24)的红花与白花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同时含有A、B与D 基因的植株开红花,其余的植株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三个白花植株品系,分别与同一红花品系杂交,
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的性状表现分别是红花:白花=48:16、红花:白花=36:28、红花:白花=27:37。
(1)该植物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中含有12条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纯种白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种,甲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个杂交结果中,能证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利用单体确定。
体细胞中缺失了一条1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1-单体,缺失了一条2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2-单体,以此类推,单体产生的配子可育。
现用AABBDD植株培育成的12种红花单体,分别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进行杂交,并对12组杂交的子代性状分别进行统计。
①若只有2-单体与aabbdd杂交的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①若有两组杂交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有三组杂交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其子代的花色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症状之一是肺部呈现毛玻璃样浑浊,严重者出现“白肺”。
目前,我国已进入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专家建议,民众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要揉眼睛、抠鼻子、摸嘴巴,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平稳情绪,不能恐慌。
回答下列问题:
(1)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都有可能感染2019-nCoV,原因是上述行为可能使2019-nCoV更容易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道防线进入体液。
(2)当2019-nCoV突破机体的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的“部队”会通过特殊的方式来保证针对该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其中体液免疫主要依靠两个信号来实现,这两个信号的来源是_____,而细胞免疫则依靠_____来实现。
(3)“白肺”出现的原因是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_____对这些被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
专家建议给这些重症患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降低其免疫力,以缓解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破坏。
(4)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情绪平稳,不能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患病概率。
请结合下图分析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使免疫功能下降的机制:_____。
25. 下图是细胞内三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图示如下,请据图回答:
(1)元素X、Y依次是________。
(2)某单体A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氨基,其中一个羧基位于R基,另一个羧基________;生物大分子D 除可行使上述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写出两项即可),该类物质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3)单体C是___________,若物质M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绿色,则与N相比M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
由D加N构成的结构或生物有____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
(4)若B是葡萄糖,那么在植物细胞中特有的E有________________,B、E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5)生物大分子D、E、F都是以__________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 B
5. D
6. D
7. B
8. B
9. C
10. B
11. D
12. D
13. C
14. C
15. C
16. ABD
17. ABC
18. AD
19. AC
20. ABC
21.
(1).突触
(2).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3).淋巴因子
(4).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5).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
(6).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或另一组手术但不切断脾神经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A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A抗体的产生量
22.
(1).太阳能
(2).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
(4).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
(5).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
(6).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7).短
(8).变快
(9).未发生改变
23.
(1).同源染色体分开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7
(3).aaBBDD、AAbbDD、AABBdd
(4).红花:白花=27:37
(5).F2中红花植株占27/(27+37)=3/4×3/4×3/4,据此推测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6).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亲本中的2–单体产生了数量相等的ABD配子和不含花色基因的配子,与aabbdd杂交后,基因型为AaBbDd的子代开红花、基因型为abd的子代开白花
(7).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8).红花:白花=9:7
24.
(1).一
(2).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
(3).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
(4).细胞毒性T细胞
(5).一方面,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导致神经系统通过突触结构释放的相关神经递质减少,减弱了对免疫系统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间接抑制了免疫功能。
25.
(1).N、P
(2).和氨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免疫、调节、运输
(4).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5).核苷酸
(6).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7).核糖体、HIV、烟草花叶病毒等
(8).淀粉、纤维素
(9).B
(10).碳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