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聊聊书法》及语文园地公开课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要求我们聊聊和书法有关的故事或感受。

(1)选择话题,搜集资料。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要聊书法,必须对书
法有一定的认识。

在聊之前,要结合课本上所给出的话题,选择一两个自
己感兴趣的,在课前做好资料的搜集和准备。

(2)列好提纲,相互交流。

材料搜集好以后,根据自己所选定的话题,列一个简要的提纲。

和同学交流的时候注意要围绕话题,突出中心,分条
分点说明,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清楚。

在交流中可以结合图片、实物
等辅助交流。

(3)认真品评,总结提高。

要用一种赞赏的心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在评价时要注意多指出他人的优点,对于他人存在的不足,应委婉指出并
提出改进意见。

发言的同学应以虚心的态度听取他人的点评,吸取合理化
建议,认真修改,总结提高。

交际范例
我知道古代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像
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

王羲之很喜欢白鹅,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的时候看到了一群白鹅,便想买下来,白鹅的主人便要他抄一部《黄庭经》来换,王
羲之一口答应了下来,便有了“书成换白鹅”这段佳话。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古代名家书法作品展。

我很喜欢颜真卿的楷书,字形方正,笔画横轻竖重,点、撇与捺略粗,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

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连执笔的姿势都掌握不了,现在已经能
够写出漂亮的横和竖了。

在这个过程中,
我最大的感触是:联系书法特别能锻炼
一个人的毅力和耐性。

我认为练习书法益处多多。

学习书
法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丰富我们的生活。

周末的时候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练习书法、
写对联,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我们都知道《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极品之作,也知道它是“天下第一行书”,但是《兰亭序》究竟好在哪里呢?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美在内容
《兰亭序》是东晋诸名流在兰亭聚会时饮酒唱和的诗句合集,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绝对是一篇“美文”。

内容对聚会的时间和地点交代后,便开始咏物寄情,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诗句。

从风景谈到人,又从人谈到人生,再从人生谈到死亡......“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面对生死,他们显得是那样的从容豁达。

虽然这次聚会已过去一千多年,但朗诵这篇文章之时,闭上双眼似乎就已经看到当时聚会时的盛况,似乎自己也在其中。

兰亭集


美在书写状态
酒过三巡,饮酒之时所咏诗句需要人记录,作为东晋的书法名家,王羲之自然成为作序最好的人选。

此时的王羲之已经是微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汉字,实在是令人折服。

他已经忘却了是非与烦恼,忘却了名利与荣辱,就是单纯的写书作序,这种状态才是“自然状态” 。

《兰亭序》全文三百余字,其中“之”字就有20个,然而这20个“之”字没有一个姿态相同,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

其实,这些只是其一,全文三百余字,字字都是经典,字字都符合自然,任何一个字拿出来,都能让观者心旷神怡。

美在书法结字
《兰亭序》用笔之法,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们把其中的几个字放大20倍,其中的方圆互用,转侧相依完全暴露在我们的眼前。

字与字之间的映带,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牵丝,连——则可用肉眼看出断;断——则是笔断意连。

仔细观察,其中的笔法会让人拍案叫绝。

美在书法笔法
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拿出课前先搜集资料,作好准备。

我知道: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
一的欧阳询,代表作《皇甫诞碑 》被称为
“唐人楷书第一”。

宋《宣和书谱》誉其
正楷为“翰墨之冠”。

我知道: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创立“颜体”。

代表作:“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勤
礼碑》、《颜氏家庙碑》等。

我知道: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

创立“柳体”。

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

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

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被称为“百代楷模”。

交流平台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做课堂笔记
7 开国大典
群众入场—典礼开始—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22 月光曲
“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看来《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不一定是这样。

查查资料。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姑娘听琴声猜出了贝多芬,这是说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需要查找资料的,我会认真记下来。

我会把听课过程中
的想法记录下来。

你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
u老师强调的重要内容。

u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智力培养和解题技巧培养都有好处。

u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课堂笔记的一些技巧:
u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u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u总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u用不同的颜色的笔,比如你用蓝色和红色,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如:句子含义用红笔,修辞方法的作用用蓝笔等。

(根据自己的喜好)
我在课堂上记录了老师讲课的主要内容。

《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弹钢琴,遇知音,内心感动。

②总起全文,引出传说。

③创新曲,引联想,迸发激情。

④欣赏琴音,引发同情。

② ④ ① ③
词句段运用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亮相 行当 压轴 行头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压轴”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把、衣服、靴子等。

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也指群众演员。

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

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跟“唱红脸”相对)。

花架子: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

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一切专搞形式主义而不务实的人。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 子,为争夺观众压倒对方,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

现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以反 对或搞垮对方。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字正腔圆: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有板有眼:板眼,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
子叫眼。

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

有板有眼,指演员唱
的节奏准确。

现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科班出身:戏班以演戏为主,科班以学戏为主。

原指名角都是刻板学
习出来的,接受了专业的训练。

现指大学毕业,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后参加
工作的人。

行头——哟,你一天一个行头,这是要拍戏还是赶场呀?
有板有眼——小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的,我们真该向她学习。

跑龙套——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
材料:
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块橡皮泥。

做法:
1.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做灯罩。

2.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一端弯一点儿,钩住盖底。

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3.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

把洞的两边粘牢。

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灯泡。

3.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把铅丝的另一
端插入橡皮泥,铅丝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
里,弯一点儿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第3步写错了,应该为——
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①声音美:余音绕梁天籁之音
②音乐庄严、正大、高妙、和谐:黄钟大吕
③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高山流水
④不减城南杜曲舞姿美:轻歌曼舞
⑤书法美:笔走龙蛇
⑥文章不叫雕琢,非常自然:行云流水
⑦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巧夺天工
⑧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⑨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画龙点睛
⑩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妙笔生花
感谢您的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