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护生伦理认知水平现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护生伦理认知水平现状研究
李凤萍;张美琴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在校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现状,为中美合作护理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方法抽取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在校护生112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水平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美合作护理在校护生伦理认知总分为(44.41±4.3800)分,其中一年级为(45.38±3.841)分,二年级为(43.88±4.621)分,二年级得分低于总均分.两个年级的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维度得分均没有达到最低要求;两个年级部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学生的伦理认知水平,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如在其他课程中融合伦理教育、加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护理学专业教师的伦理素质培养等.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8(036)020
【总页数】2页(P131-132)
【关键词】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医学伦理学
【作者】李凤萍;张美琴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2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心理舒适感与自主权,从而对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护理伦理对护理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而在对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学生(简称
中美护生)进行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美护生课程任务繁重,缺少护理伦理相关中文课程,在实践技能操作课程中体现出的伦理道德水平与普通高职护生相比较低,而临床实习与见习带教教师对这一群体的评价与建议中也提到同样的问题。

中美护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外语成绩优秀,毕业后在外资医院、国际病房或者国外就业者较多,这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伦理道德水平要求也更高。

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中美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进行调查,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中美合作护理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指导,从而使其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12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习的中
美合作护理专业学生共112人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男性9名,占8.0%,女性103名,占92.0%;年龄18~20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参考护理伦理学教材[3]、美国护士伦理守则[4],以崔妙玲等的调
查工具[5]为基础,结合目前的临床现状,自行设计伦理认知水平调查问卷。

问卷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护生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第二部分为伦理认知水平问卷,含4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条目,共20个条目,采用“赞同”“不确定”“不赞同”三分制量表格式,分别赋予3~1分,护生伦理认知水平总分为20~60分,11~43分说明护生伦理认知水平较高,44~51分表示护生伦理认知
水平较高,52分及以上表示护生伦理认知较全面,各个维度总分为5~15分,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各维度条目的信度系数为
0.62~0.79,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4]。

1.2.2 研究方法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抽取一年级护生40名、二年级护生72名,将护生集中,讲解填写注意事项后统一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于10分钟后收回。

共发放问卷112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同年级中美护生的伦理认知状况用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7年12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习的中美护生,共112人,其中男性9名,女性103名;一年级40人,占35.7%,二年级72人,占总数的64.3%;年龄18~20岁,平均(18.73±0.55)岁;全部为高职层次护生。

2.2 不同年级中美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水平现状
调查显示:(1)伦理认知能力总分11~43分的中美护生共35人(31.3%),44~51分的中美护生 75人(67.0%),52~60分的中美护生2人(1.8%)。

(2)在校中美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总均分为(44.41±4.380)分,一年级为(45.38±3.841)分,二年级为(43.88±4.621)分,二年级得分低于总均分。

(3)4个维度总均分小于11分的为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维度。

(4)一年级和二年级中美护生的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维度得分均没有达到最低要求。

(5)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年级的中美护生对护士职业道德认知和医疗保密制度认知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 1~2。

表1 不同年级中美护生伦理认知能力总分的频数分布[n(%)]年级一年级二年级
合计52~60分人数40 72 112 11~43分9(22.5)26(36.1)35(31.3)
44~51分30(75.0)45(62.5)75(67.0)1(2.5)1(1.4)2(1.8)
3 讨论
3.1 对在校中美护生伦理认知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
表1显示,一年级中美护生伦理认知总分高于43分的人数为31人,占总数的77.5%;二年级中美护生伦理认知总分高于43分的人数为46人,占总数的
63.9%。

可见,年级越高,对护理伦理知识的掌握反而越差,这可能与两个年级由不同的护理相关专业课教师教授有关。

表2 不同年级中美护生伦理认知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维度一年级(n=40) P二年级(n=72)总均分(n=112)t护士职业道德认知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医疗保密制度认知生命价值尊严认知认知总分12.70±0.564 8.15±1.955 12.32±2.177 12.20±1.418 45.38±3.841 12.86±0.421 7.58±2.054
11.71±3.204 11.72±1.224 43.88±4.621 12.80±0.132 7.79±0.869
11.92±0.905 11.89±0.207 44.41±4.380 9.317 0.499 8.737 0.418 1.557 0.003 0.481 0.004 0.519 0.215
由表2可知,在校中美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总均分为(44.41±4.380)分,一年
级为(45.38±3.841)分,二年级为(43.88±4.621)分,二年级得分低于总均分。

说明在校中美护生对护理伦理认知虽有一定认知,但是不够全面,尤其是二年级护生。

在各认知维度方面,护士职业道德认知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年级护生的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护生对“护士应该对患者一视同仁并关爱患者”的基本观念普遍认可,但是二年级护生得分高于一年级护生。

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维度得分最低,且总均分和两个年级的得分都没有达到合格标准,两个年级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选“不确定”选项的较多,说明护生对在实
际护理情境中的正确伦理决策没有把握,如是否应该告知患者真实病情、家属是否有权代替患者拒绝任何医疗措施等。

两个年级护生医疗保密制度认知维度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年级得分低于一年级,说明二年级护生对如何正确保护病人隐私还不是特别清楚,如是否应对患者家属保密患者的艾滋病病情及可否在办公室外谈患者的病情等。

生命价值尊严认知维度得分两个年级均达到合格要求,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护生对安乐死等伦理问题有一定了解,这可能与美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些问题比较重视有关。

3.2 对中美护生在校职业教育中融合伦理教育的探讨
中美护生学制为3年,实际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而在校2年期间,他们既要学
习美国的护理课程,还要学习中国的护理课程,因此不可能与普通高职护生一样深入学习每一门护理专业课程,如缺少护理伦理学中文课程。

而他们的美国护理专业课程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伦理学课程,因此导致中美护生伦理认知水平不够理想的现状。

为了提高中美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使其适应时代及临床工作的需要,笔者对中美护生的在校职业教育融合护理伦理教育进行了探讨。

3.2.1 将伦理教育融入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中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中美护生进入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该课程中实践操作课程多。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美护生会不断遇到各种情况,需要运用伦理知识进行决策。

因此,该门课程是融合护理伦理教育的很好选择。

可以按照护理伦理学的教学要求,首先将伦理学的4个基本原则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在理论课程中进行介绍,在实际操
练过程中注意护生的表现,并且在考核过程中将伦理学的知识点贯穿于案例的设置中,作为重要的考核点。

在护理学基础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将各个护理情境的伦理原则进行一一穿插、介绍和考核。

3.2.2 加强中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崔妙玲等[6]的研究显示:护生伦理认
知水平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呈正相关(P<0.05),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伦
理认知水平也就越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伦理认知水平共同指导护理实践。

因此,在对中美护生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时,也要注意中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美护生开设了评判性思维的英文课,但是具有护理专业经历的教师授课课时较少,建议增加护理专业教师的课时,或开设评判性思维中文课程,使中美护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精髓。

有相关研究显示[7-8],护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使用伦理框架是伦理学教学的有效特征,并且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伦理决策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因此,在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时,应采用基于临床实际情境的模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PBL等,以提高中美护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3.2.3 加强护理学专业教师的伦理素质培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二年级伦理认知得分低于一年级,只有医疗保密制度认知唯度得分低于一年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一年级和二年级由不同的护理专业教师进行教授有关。

王博等[9]的研究也表明,教师讲授与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和职业价值观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要提高中美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伦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护理学基础授课教师的伦理素质培养,增强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使其认识自身对护生伦理认知影响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中美护生伦理素养的培养。

中美合作护理教学因其定位的特殊性,对护生的培养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培养出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蒋云,杨连招,崔妙玲,等.人文精神培养对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1):70-72.
[2]姜小鹰.护理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秦敬民.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吴袁剑云,李庆功.美国护士伦理守则:概念基础及实施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08(10):
7-12.
[5]崔妙玲,韦宇宁,李敏燕.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状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445-447.
[6]崔妙玲,刘小英,蒋云,等.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广西医学,2015,37(5):717-719.
[7]Cannaerts N,Castmans C,De Casterle BD.Contribution of ethics education to the ethical competence of nursing students:educators‘ and students’perce ptions[J].Nurs Ethics,2014(21):861-878.
[8]Trobec I,Starcic AI.Developing nursing ethical competences online versus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J].Nurs Ethics,2014(22):352-366.
[9]王博,王力,王爱敏.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1):66-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