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开学考)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CO2分子的比例模型:
B .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C .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 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32﹣
3. (2分) (2018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重水、超重水都是水的同位素
B .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金刚石、石墨和富勒烯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均属于原子晶体
D . 14C是指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的碳的一种核素
4. (2分)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
A . 0.1molNH4Cl
B . 0.1molNH4NO3
C . 1.204×1023 CO(NH2)2
D . 0.2molNH3•H2O
5. (2分) (2019高一上·兰州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PCE国宴采用的帝王彩瓷餐具和常见的水晶饰品都属于硅酸盐制品
B . 兰州某些时段实行机动车辆限牌限行政策,目的是为了减少SO2、氮氧化物等有害物的排放,以及减少雾霾带来的危害
C . 工业上用FeCl3溶液来腐蚀铜膜,制作印刷电路板
D . 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6. (2分) (2015高一上·石柱期末) 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四氯化碳
B .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汽油
C .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
D .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四氯化碳和碘
7. (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 淀粉
B . 纤维素
C . 乙酸
D . 蛋白质
8. (2分) (2018高二上·安庆期中) 氰气的化学式为(CN)2 ,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B . 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
C . 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
D . 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9. (2分) (2019高一下·余姚月考)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 第二周期 VIA 族
B . 第二周期ⅣA 族
C . 第三周期 VIA 族
D . 第三周期ⅣA 族
10. (2分) (2018高一上·白城月考)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 , CCl4层显橙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Br2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说明H2SiO3的酸性强于H2CO3
11. (2分) (2018高三上·和平期末) 对反应:aA(g)+bB(g) cC(g)+dD(g) ΔH,反应特点与对应的图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图①中,若P1>P2 ,则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B . 图②中,若T2>T1 ,则△H<0 且a+b=c+d
C . 图③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
D . 图④中,若△H<0,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
12. (2分) (2018高一上·原平期中) 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 CO2→ CO
B . CuO→Cu
C . C→CO2
D . H2SO4→BaSO4
13. (2分) (2018高一下·佛山期中) 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A . 升高温度
B . 加入催化剂
C . 增加反应物
D . 增大压强
14. (2分) (2017高一上·徐州期末)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 FeCl2 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 . 金属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C . 稀硝酸和铜反应:Cu+2H+═Cu2++H2↑
D .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2H++CaCO3═Ca2++H2O+CO2↑
15. (2分) (2016高一下·保康月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 .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 . 铁与硝酸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D . 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二、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16. (4分)(2018·北海模拟) 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方法一】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

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

【方法二】将碳酸锂、乙酸亚铁[(CH3COO)2Fe]、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他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三】以铁红、锂辉石LiAl (SiO3)2 (含少量Ca2+、Mg2+的盐)、碳粉等原料来生产磷酸亚铁锂。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己知: 2LiAl (SiO3) 2+ H2SO4(浓)=Li2SO4+ Al2O3·4SiO2·H2O↓
溶解度/℃20406080
溶解度(Li2CO3)/g 1.33 1.17 1.010.85
溶解度(Li2SO4) /g34.232.831.930.5(1)在方法一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在方法二中,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还有H2O、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3)方法一与方法二中,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

其原因是________。

(4)在方法三中从滤渣I中可分离出Al2O3,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向滤液II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

(6)写出在高温下生成磷酸亚铁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磷酸铁锂锋动力电池(简称LFP) 是一种高效、超长寿命的二次电池。

其工作原理为:C6Li+FePO4
C6Li(1-x)+ (1-x) FePO4+xLiFePO4充电时,写出阴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

三、推断题 (共2题;共10分)
17. (4分) (2016高二上·洛阳开学考) 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九种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①②
3③④⑤⑥⑦
4⑧⑨
(1)⑨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显两性的是________.
(4)将元素①与氢元素组成的最简单有机物和⑥的单质按1:1混合后的气体在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最多能得到________产物.
(5)用电子式表示④和⑥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________.
18. (6分)根据问题填空:
(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① 系统命名:________.
②有机物的系统名称_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________.
③0.1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0.6 mol,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且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此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19. (2分) (2016高一下·城中期中)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实验员得到下面的结果:
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溶解于酸花的时间(s)
A2薄片5400
B2薄片15200
C2薄片25100
D2薄片3550
E2薄片4525
F2粉末155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仔细观察A~F的实验数据对比,你可以得到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结论,用此结论,计算:55℃时,2g锌薄片溶解于酸中需花________ s.
(3)对比结果B与F,解释结果F那么快的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三、推断题 (共2题;共10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8-1、
18-2、
四、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19-1、
19-2、
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