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培训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中级课程)培训大纲
《食品安全保障技术》大纲
前言
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是食品安全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食品中常见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布与检测方法、食品感官评定方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良好操作规范的要求与应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要求与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与应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原理及应用、栅栏技术及其应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原则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要求与应用要点。
第一篇食品安全评价
➢第一章食品安全常见指标及其检测方法(1学时)
熟悉食品一般成分、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致病菌、化学元素、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化学物质、生物毒素等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第一节食品一般成分及其检测方法
第二节食品添加剂及其检测方法
第三节农药及其检测方法
第四节兽药及其检测方法
第五节致病菌及其检测方法
第六节化学元素及其检测方法
第七节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检测方法
第八节生物毒素及其检测方法
➢第二章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方法(1学时)
熟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及化学污染物、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原理,掌握食品中异物的检测方法。
第一节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第二节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第三节真菌毒素及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第四节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第五节食品中异物的检测方法
➢第三章食品感官评定(2学时)
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食品感官评定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样品的制备和呈送
第四节感官评价员的要求与筛选
第五节几类食品的感官评定方法
➢第四章食品安全风险分析(4学时)
掌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基本内容,以及风险评估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内容
第三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则与方法举例
第二篇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第一章几个重要操作规范(4学时)
掌握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良好操作规范(GMP)
第二节 GMP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三节其他国家的GMP
第四节良好农业规范(GAP)
第五节良好兽医规范(GVP)
➢第二章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4学时)
掌握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GMP、SSOP与HACCP的关系。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SSOP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三节SSOP的监控记录
第四节GMP、SSOP与HACCP的关系
第五节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第六节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常用消毒剂及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第三章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8学时)
掌握HACCP体系原理、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建立、制定、实施和管理HACCP体系。
第一节 HACCP体系来历
第二节 HACCP体系原理
第三节 HACCP体系基础知识
第四节准备和计划建立HACCP体系
第五节规划HACCP方案
第六节绘制甘特图表
第七节制定HACCP体系
➢第四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原理与应用(ISO22000)(8学时)
掌握ISO 22000:2005体系的特点,理解ISO 22000:2005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关键要素。
第一节ISO 22000:2005简介
第二节ISO 22000:2005与ISO 9000:2000
第三节ISO 22000:2005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关键要素注解
➢第五章食品栅栏技术(2学时)
掌握栅栏技术的作用原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栅栏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栅栏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第六章食品安全追溯系统(6学时)
掌握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追溯的定义
第三节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节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第五节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系统的实施
第六节可追溯性系统的应用实例介绍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大纲
第一篇第一章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与预防控制
第一节生物性危害概述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生物性危害的概念,食品中微生物来源,食品标准中的卫生指标菌及其意义
熟悉内容:微生物的基本特点和生长繁殖条件
第二节细菌性危害及其预防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型和毒素型的概念,重要的食物中毒菌
熟悉内容:细菌性危害的预防控制,其它食物中毒菌
第三节真菌性危害及其预防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重要的真菌毒素
熟悉内容:霉菌性危害的预防控制,食品中真菌性危害特点
第四节病毒性危害及其预防控制
教学要求
熟悉内容: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毒,病毒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寄生虫与食品害虫的污染及预防和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寄生虫和食品害虫的概念,寄生虫污染食品的途径
熟悉内容: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造成食源性寄生虫病增多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的害虫与预防控制
第二章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与预防控制
第一节化学性危害的类型及主要来源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化学性危害的概念,化学性危害的来源
熟悉内容:化学性危害的种类
第二节食物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质及其危害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天然毒素、食物过敏、食物过敏原的概念
熟悉内容:重要的天然毒素,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食物
第三节农业投入品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概念,农药残留的危害
熟悉内容:食品中主要的农药残留,农药污染食品以及兽药进人动物体的主要途径,农药的概念和分类,降低农药残留的措施
第四节环境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多氯联苯的概念及其危害,二噁英及其特点
熟悉内容:有害金属进入食品的主要途径及其特点,二噁英的污染来源,放射性残留的概念及其危害
第五节食品加工过程对食品造成的危害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的概念,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杂环胺化合物的概念,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控制
熟悉内容: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控制措施,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及危害,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遵循的原则
了解内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第六节其它化学危害
教学要求
熟悉亚硝酸盐和食品中的违法添加物(瘦肉精和苏丹红)危害方面的精髓内容。
第三章食品中的物理性危害与预防
教学要求
熟悉物理性危害及其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精髓内容。
第二篇第一章植物性食品原料的安全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植物性食品原料需要控制的食品安全问题
熟悉内容:农产品采收、储运的安全控制
第二章动物性食品原料的安全
第一节禽、畜类食品的安全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其控制,宰前检疫的概念及应用
熟悉内容:宰后肉生物变化的3个阶段,肉的贮藏方法
了解内容:鲜肉较长时间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水产类食品的安全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鱼贝类中5种主要的天然毒素,鲭毒素(组胺)及其危害,内、外源性危害的概念熟悉内容:鱼肉比畜禽更易腐败变质的原因
第三节奶类与蛋品的安全控制
教学要求
熟悉奶类与蛋品安全控制方面的精髓内容。
第三章食品生产用水的安全控制
教学要求
熟悉食品生产用水的安全控制方面的精髓内容。
第三篇第一章食品热处理和杀菌
第一节食品热处理的类型和特点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食品工业中热处理的类型,巴氏杀菌、商业杀菌、商业无菌的概念
熟悉内容:食品热处理的作用
了解内容:热处理使用的加热方式
第二节热处理对食品的作用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D值、Z值、热力致死时间(TDT)值的概念,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熟悉内容:酸性食品、低酸性食品、酸化食品的概念
第三节食品热处理条件的选择与确定
教学要求
熟悉食品热处理条件的选择与确定方面的精髓内容。
第二章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冷藏、冻藏的概念,食品低温保藏的一般工艺过程
熟悉内容:冷藏温度和冷藏食品回热的概念,冷藏的工艺条件
了解内容:食品的冷却方法,食品的冻结方法,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三章食品的干燥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食品干燥的概念,水分活性(A Ww)值对微生物的影响
熟悉内容:食品的干燥方法
了解内容:干燥食品的包装储运
第四章食品的微波处理与辐照
教学要求
了解食品微波处理与辐照方面的精髓内容。
第五章食品的腌渍和烟熏保藏
教学要求
熟悉食品的腌渍和烟熏保藏方面的精髓内容。
第六章食品的化学保藏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食品化学保藏的特点,防腐剂和脱氧剂的概念
熟悉内容:主要的有机类防腐剂,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使用保鲜剂的目的了解内容:主要的无机类防腐剂(杀菌剂)
第七章食品包装与贮运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食品包装的概念
熟悉内容:食品包装的功能,食品的防氧包装和无菌包装
了解内容:食品的防湿包装和隔光包装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大纲)
《食品安全政策与标准》是食品安全培训的一门重点课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监管体制现状和发展演变、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情况,以及食品安全危机应对处理机制情况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当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熟练掌握食品安全四个监管环节法律规制的具体情况,树立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增强依法管理企业的自觉性。
2.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掌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及其具体内容。
3.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指导并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现实困难。
4.正确认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法律法规的关系,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掌握食品安全危机发生时期的处理手段和措施,正确认识食品安全风险,积极消除隐患,正确应对突发食品安全危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和具体内容;突发食品安全危机的应对和处理方法。
2.教学难点:国内食品安全四个监管环节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相互的关系,各类法律法规的现实运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行体制具体情况,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划分;各类食品安全标准的适用;食品安全危机发生时期应对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有重点的讲授,辅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论文写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参考课时(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