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若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问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A.M接A,N接D B.M接B,N接C
C.M接A,N接B D.M接C,N接D
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A.闭合S
1,断开S
2
,L1发光,L2不发光 B.闭合S1,S2,L1,L2都发光
C.S
1,S
2
都断开,L1,L2都不发光 D.闭合S2,断开S1,L1,L2都发光
4、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A.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B.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C.仍受水的浮力
D.无法判断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
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
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
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
8、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9、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10、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
1做加速直线运动B.t
1
~t
2
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
1比t
2
~t
3
运动的路程长D.0~t
1
比t
2
~t
3
运动的速度大
11、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 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 D.无法判断
12、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
关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13、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有的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 B.
B.C. D.
14、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15、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
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C.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_______;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图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当只闭合S1、S2时,电压表示数为2V;当只闭合S2、S3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U=_____V,R2=_____Ω.
3、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_(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m,像的大小__(变大/变小/不变).
4、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5、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_____.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中已经画出了支持力的示意图,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_状态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慧发现L
1、L
2
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
下灯泡L
1,L
1
、L
2
仍然都不亮,按一下灯泡L
2
,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
亮,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选填“L
1灯丝断了”、“L
2
灯丝断了”、“L
1
短路”或“L
2
与灯座接触不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灭;将开关S换接
到L
1和L
2
之间、L
1
和电池负极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
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_____________ .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丙中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
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2、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压力报警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O为一水平杠杆,OA长120cm,O为支点,AB:OB=5:1;已知报警器R0的阻值恒为10Ω,压力传感器R固定放置,R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闭合开关S,水平踏板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当水平踏板所受压力增大,电压表示数达到5V时,报警器R0开始发出报警信号.踏板、压杆和杠杆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
(2)当报警器开始报警时,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多少?
(3)若电源电压变为14V,为保证报警器仍在踏板原设定的最大压力值时报警,应在杠杆上水平调节踏板触点B的位置.试计算说明触点B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
2、B
3、D
4、B
5、D
6、C
7、C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A
15、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2、8 5
3、虚 0.7 不变
4、凸透镜会聚
5、人运动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与灯座接触不良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1、断开 L
2
2、
C A或B I C=I A+I B
换上规格不同的灯泡多次实验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25℃;(2)25℃;(3)-7.5℃~117.5℃。
2、(1)11V;(2)150N;(3)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