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3 人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世界
推动建设和谐 世界,就是各 国政治上应相 互尊重,共同 协商;经济上 应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文 化上应相互借 鉴,共同繁荣; 安全上应相互 信任,共同维 护。
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 永不称霸 多边外交 和谐世界
中国断然拒绝中美组成G2集团 "共治全球"!
无论今后中国多么强大,也 不可能只同极少数大国共同“领 导世界经济”,更不可能被纳入 美国轨道。
中国在联 合国教育 科学文化 组织中的 合法席位
恢复
197 8
中国 成为 联合 国粮 农组 织成 员国
1980年
1981 1984
1、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会议
3、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 表权得到恢复
4、中国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 代表权
中国联 合国经 社理事 会上当 选为人 权委员
浙江省瑞安十中 黄国锐
外交历程:
站起来、想清楚、走出去、大突破、 新发展。
材料一
1954年6月,周恩来 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 期间,同印、缅两国 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 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
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1、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时 候?其内容是什么? 2、和平共处五项原的提出产生了什么深远 影响?
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并签订关于在边境 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
2005年9月15日, 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 举行第二次全 体会议,国家 主席胡锦涛出 席会议,并发 表了题为《努 力建设持久和 平、共同繁荣 的和谐世界》 的重要讲话。

中国成 为国际 原子能 机构正 式成员

1988
中国成为 联合国维 持和平行 动特别委 员会并次 年首次参 加维和行

2000.9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首
次首脑会晤 (纽约,华尔
道夫饭店)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
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
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面对不可遏制的“中国崛起”,美国《外交》季 刊2008年7/8月号刊登了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 德•伯格斯滕的文章,该文主张美国同中国组成两国 集团(G2),“共享全球经济领导权”,并使中国 “部分取代”欧洲的地位。。
中国会同意中美组成G2集团"共治全球"吗?从新 中国的外交轨迹中我们能寻找出答案吗?
材料二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提出: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 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 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 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
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不妨碍 我们求同和团结。”
1、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所作的发言? 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3、简要说明这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 用。
思考:1)从建国—初—到20现06在年4,月哪温些家外宝在交澳原大则利是亚一演贯讲坚持的? 2)新时期中国外交有什么新的变化?又取得怎样 的外交成就?
1)不变的是: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2)变化的是: 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 结伴而不结盟
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1971
(3)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材料四中的《与台湾关系
法》?
美国仍然继续向台湾提供所谓的“防御性武器”,保持与台湾的各种往来,
严重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等文件精神,性质上属于干涉中国内政。
同学们,再见!
去办理和进行。
——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重大发展?
由“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的含糊态度到 “承认中
(2)华材人料民四共中和的国《政与府台是湾中关国系唯法一》的的合签法订政对府中”美的关明系确的立发场展,意是味一着个什进么步?。
意味着美国政府还没有完全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和其他一切联系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美 关系的改善,国际上出现了 与中国建交的又一次热潮。
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 么呢?
材料四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 的和平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1954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倡一致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在与尼加拉瓜首脑谈话时出:“中 国 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材料四:中国在国际事物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公认的国 际关系准则,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不 同任何国家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 处。
材料三:(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
则。
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
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
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