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克和千克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单元《克和千克》(102100p p )。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教材在编排上通过展现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让数学知识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编写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措施】
教法:情境创设法个别指导法练习巩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教师)PPT课件导学案硬币若干
(学生)食盐一袋(1000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陪家人去过超市吗?你们去超市干什么呢?
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也去过超市,听到了一对在超市买东西的母女的听对话,你们也来听听好不好?在听的过程中,记录下你听到的数量和它的单位哦。

学生汇报听的过程中记下的数据和单位。

(带领学生分析对话中的所使用的单位是用来表示什么?)
总结:
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引导学生观察上述物品的轻重情况和使用的单位)
总结出:
一般情况下,表示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上述物品的轻重情况和使用的单位)
总结出:
一般情况下,表示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一)认识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师:在超市里,小女孩是怎样知道自己所买苹果的重量的呢?称量物体的重量只有这一种工具吗?还有其他的吗?
(带领学生认识常见的秤)
(二)动手感知1克和1千克的重量。

A感知1克的重量。

1、(学生活动)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的重量,并谈谈你掂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1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克。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学生活动)用手掂一掂1袋食盐(1000克装)的重量,并谈谈你掂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这袋食盐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三)探究克和千克的关系
思考:
1、将1千克的西瓜和500克的菠萝放在跷跷板的两端上,看看会发生什么?
1千克〇500克
2、再放1个菠萝在上面,看看会发生什么?
1千克〇500克+500克
即:1千克〇1000克
三、巩固运用
(一)巩固运用,提升基本能力。

第一关:计量下面的物品有多重时,用哪个单位合适?
(克千克)(克千克)(克千克)(克千克)
(二)巩固运用,提升应用意识。

第二关:连线。

(三)巩固运用,提升应用能力
第三关:修改《聪聪给姥姥的信》
姥姥:
你好!
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

我每天早晨能吃掉两个60千克的鸡蛋和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

晚上吃的更多,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大约1克的米饭吃光。

四、生活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

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五、课堂小结
你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第5、12题
七、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g)(kg)
1千克=100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