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爆炸、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绝望、破烂不堪”等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伟大力量。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
2、感悟重点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2、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爆炸、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悟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首先给大家看一段从电影中截取的地震片断(播放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发生时的电影场面),看完了录像,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太可怕了
生2:地震的伤害很大
2、师:是啊,地震的确可怕、伤害很大。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课文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出示这句话引导学生齐读)。
地震虽可怕,但人间却有爱,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3、生齐读课题。
4、师:课题告诉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生:父与子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混乱昔日疾步爆炸砸破颤抖
(1)借助课间解释“爆炸”
(2)指导书写“颤”(强调“回”应写的扁一些)
2、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洛杉矶地震废墟阿曼达瓦砾挖掘(1)借助课间解释“瓦砾”和“废墟”
(2)师:你能借助这几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学习2——12自然段,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
1、师:现在我们就走近父与子中的父亲,看看作者在描写父亲时运
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1)抽生逐节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汇报: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要求学生读出句子)
(3)描写方法补充:
师:同学们找的真准确!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急匆匆”也运用了一种描写方法,你知道吗?
生自读后汇报:神态描写
师: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就是这五种,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运用。
2、品读11、12自然段,感悟父亲的坚定和了不起。
(1)师:在对父亲的这些描写中,你印象最深的哪那一句?
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
迹。
”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父亲很累、父亲挖的很艰难、父亲受伤了……
师:父亲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
(2)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
再来
阻挡他。
师:你发现了什么?(作者列举了四个数字)
师:这个句子该怎么读呢?(抽生读并相机指导朗读)
师出示课件:用心比一比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一直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仿写训练。
(3)出示课件:他挖了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我们将父亲一直在挖和他的外貌结合在一起想象一下:父亲挖了8小时时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完成课件填空)
生:满脸灰尘
师依次问:12小时呢?24小时呢?36小时呢?
生: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无论多艰难,父亲都在坚持不懈地挖,是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引读11自然段
(4)指导朗读(一次比一次坚定)后生练读,抽读,齐读。
(课件)
他挖了 8小时, 满脸灰尘,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12小时, 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24小时, 衣服破烂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36小时, 到处都是血迹。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没人再来阻挡他。
3、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感悟父亲的“失常”与伟大。
(1)师:父亲是多么坚定啊,所以不管别人如何劝,他都不会停止挖掘。
自读课文5—9自然段,用画出父亲的话。
生汇报读。
(2)出示课件: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语言描写形式不同(引语从长到短,从有到无)
生:第二句和第三句话是一样的
师:说的语气相同吗?(指导朗读,范读)
生汇报读(抽读、齐读)
(3)师:现在我们将这些句子回归到课文中,分角色朗读。
4、师: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因为人们认为他(精
神失常了),引读第10自然段。
师:你认为父亲真的失常了吗?(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
对比。
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失常”,正说明他爱得
执著、坚定!)
小组讨论后汇报:
5、师:父亲的爱之所以这么坚定,是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一句
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引读第3自然
段。
师: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我们会在下节课重点感悟、学习这句话。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生:一心要救出儿子的父亲。
生:深爱儿子的父亲。
生:伟大的父亲。
生:了不起的父亲。
……
四、拓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和朱自清的《背
影》。
1、师:是啊,这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
动。
诗人们曾这样赞颂父爱(出示课件):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动,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zhuó)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请生朗诵
2、师:父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这样两篇文章(出示课件):
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船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黑。
6 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起注意地用大拇指擦去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 3 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他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他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
——选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背影》
引导学生自读。
板书:
爱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描写方法:语言
动作
外貌
心理
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