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在侦破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认识指纹
1.什么是指纹
首先说人体上存在的纹,主要有:指纹、掌纹、指节纹、脚纹、脚掌纹、唇纹。

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特定的纹路。

是人类进化过程式中自然形成的。

具有很强的专一性,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曾经提出在640亿个人中才会用一对特征完全一样的指纹,当然地球上是没有这么多人的,所以指纹鉴定便成了侦查破案中的金科玉律。

2.指纹的形成
在皮肤发育过程中,虽然表皮、真皮,以及基质层都在共同成长,但柔软的皮下组织长得比相对坚硬的表皮快,因此会对表皮产生源源不断的上顶压力,迫使长得较慢的表皮向内层组织收缩塌陷,逐渐变弯打皱,以减轻皮下组织施加给它的压力。

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劲向上攻,一方面被迫往下撤,导致表皮长得曲曲弯弯,坑洼不平,形成纹路。

这种变弯打皱的过程随着内层组织产生的上层压力的变化而波动起伏,形成凹凸不平的脊纹或皱褶,直到发育过程中止,最终定型为至死不变的指纹。

3.指纹的种类
指纹有3种基本类型——斗型、弓型和箕型。

是皮下组织对指肚表皮顶压方向的不同造就了这不同的类型。

研究表明,如果某人指头肚高而圆,其指纹的纹路将是螺旋型。

现在,科学家已能够通过模型再现那些较为常见的指纹,也能重复不太复杂的罕见指纹的形成过程。

二、指纹的提取
1现场指纹的提取
提取现场指纹时,根据当事人在现场所接触到的物体的不同,遗留下的指纹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

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
②成型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
③潜伏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

潜伏指纹往往是手指先接触到油脂、汗液或尘埃后,再接触到干净的表面而留下,虽然肉眼无法看到这些指纹,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别的化学试剂加以处理,即能显现出这些潜伏的指纹。

鉴识人员最常接触到的指纹是潜伏纹。

如果指纹是留在金属、塑胶、玻璃、磁砖等非吸水性物品的表面,检验方法就比较容易。

通常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提取,1)哈气观察法:以光滑物表面哈气观察;2)肉眼观察法:借助一定的光线、角度进行观察。

3)放大镜观察法:借助放大镜在一定的光线、角度下观察;4)紫外线观察法:借助紫外线的特征进行观察; 5)粉末法,选择颜色对比大的粉末,撒在提取出完整的指纹;6)磁粉法,以微细的铁粉颗粒,用磁铁作为刷子,来回刷扫,显现指纹。

提取吸水性材质(如纸张、卡片、皮革、木头等吸水性物品)表面的潜伏指纹的常用的化学法有:碘熏法——即使用碘晶体加温产生蒸
气,它与指纹残留物的油脂产生反应后,便会出现黄棕色的指纹,必须立即拍照或用化学方法固定;
宁海得林(Ninhydrin)法——将试剂喷在检体上,与身体分泌物的氨基酸产生反应后,会呈现出紫色的指纹;
硝酸银法——硝酸银溶液与潜伏指纹中的氯化钠产生反应后,在阳光下会产生黑色的指纹;
萤光试剂法——萤光氨与邻苯二醛几乎马上与指纹残留物的蛋
白质或氨基酸作用,产生高萤光性指纹,此试剂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

采集证据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如三秒胶法,即利用氰丙烯酸酯的气体与水和氨基酸分子反应而产生指纹.
2.十指指纹的提取
(1)采集范围:
①应采指纹对象(无案别)a,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b,城乡结合部的混乱区域;c,夜不归宿、酗酒滋事、治安危险分子等。

②必采指纹对象(有案别)a,经人民法院审判定罪的罪犯;b,依法被劳动教养、收容的人员;c,依法被行政拘留或者因实施违犯治安管理或者出入境管理行为被依法予以其他行政处罚的人员;d,依法被强制戒毒的人员;f,依法被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g,依法被传唤盘问的人员;h,所有有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

(2)采集的质量:
①图像质量:入库十指指纹图像要清晰完整、位置正确。

对无案别人员十指纹,多次采集仍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不予录入;有案别人员十指纹,多次采集仍不能达到入库要求的,入库后必须进行人工编辑特征。

②文字信息质量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8位)、出生地、籍贯、民族、行政区划、管辖所、口音、文化程度、职业身份、工作单位、户籍代码、住址、案件类别、捺印单位、捺印单位代码、捺印人、捺印日期为必填项。

缺任意一项或人员信息,无论油墨捺印还是活体采集,文字信息都要登陆公安户籍信息网进行核实,信息不实贻误战机的要追究责任。

(3)存在问题:
①指纹质量较差,存在应付;
②文字信息不全,图省事;
③必采对象的顶替,无视后果;
三、指纹的应用
1.指纹的生理作用
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

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2.指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指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大类:认证与识别。

认证:即确认是与不是。

比如换借款,保证书,契约等等,有了指纹的保证,便可以识别此人有无该种借贷关系或需遵守的义务。

识别:即辨别你是谁,指纹锁,指纹钥匙等等。

比如某市幼儿园学生接送识别系统便是将家长的指纹输入指纹库,然后与学生挂钩,确保孩子不被接错。

指纹用于破案的渊源
指纹最早的应用源于我国.两千年前的战国末年以至秦始皇时代,我国的司法人员就发现,从3个月的胎儿起,开始在掌跖部位萌生花纹,到6个月完全形成,一出娘胎便各自带上了独一无二,终身不改的指纹.因此,当时就把罪犯的指纹作为"物证之首".
【案例一】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是战国末年的著作.其中《封诊式穴盗》简,记录了一个挖洞入宅的盗窃案现场.其中便记录了"内中及穴中外壤上有膝,手迹,膝,手各六处."这表明秦代司法人员已将"手迹"作为现场堪查的重要证据之一,并作为侦破案件的方法之一.
唐代,指纹已应用于文书契的上.宋代,手印已正式成为刑事诉
讼的物证.
现代意义上指纹的应用第一次是发生在阿根廷。

【案例二】1892年的夏天,在阿根廷的一个名叫内科惬阿的小镇上,发生了一件血腥的谋杀案。

一名叫做弗朗西斯卡的单身妇女报案:
她的两个孩子(男孩6岁、女孩4岁),被人用石块砸破了脑袋,杀死在家里。

据弗朗西斯卡报称,本镇的男子维拉斯奎曾向她求婚,被她拒绝后曾威胁她声称要杀死她的孩子。

而且,案发的那一天她回家时正好还遇见维拉斯奎匆忙地从她家出来。

为此维拉斯奎被管辖该镇的拉普拉塔警察局逮捕。

但是,维拉斯奎说什么也不肯承认是他杀害了这两个孩子。

他还交出了案发当天他实际上不在场的可靠证明。

拉普拉塔警察局警长阿尔法雷兹带着警官沃塞蒂系再次来到现场搜查。

他们搜遍了凶杀案发生时的那间卧室,仍然没有找到一点线索,正当他们失望地准备离开时警长突然在一缕阳光下见到了门框上有一个棕褐色的手指血印。

阿尔法雷兹知道同事沃塞蒂系正在研究人的手指指纹的差异,于是就和他一起将那血指印连同门框的木头一同据下带回了警察局。

经研究没他们发现了那指印是人的拇指印。

于是,警长就让嫌疑人维拉斯奎核对拇指印,结果不符。

然后,他又叫来弗朗西斯卡。

出人意料的是,她的拇指印正与门框上的血印相符。

弗朗西斯卡连自己也惊呆了,他不得不承认是为了和情夫结婚,那情夫嫌小孩讨厌,才起了坏心杀死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孩子。

受此案的鼓舞,阿根廷科学家沃塞蒂系强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专门写成了《指纹学》出版,而阿根廷警察当局,也开始正式采用指纹进行人的身份鉴别和破案。

以后,这种破案方法终于为全世界警察部门所普遍应用。

而且随着对指纹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现在,许多国家都将一些犯罪的指纹预先存
入警察局的电脑里。

在侦破案件时,只需要将从现场提取的指纹同档案的核对,就能确定这些犯罪是否重新犯罪。

指纹鉴定不单单能够确认犯罪嫌疑人,而且通过指纹特征可以研究出犯罪嫌疑人的真正犯罪动机。

指纹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由于指纹的专一性,在我们进行侦查破案过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确认犯罪嫌疑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案例三】关键词;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银行枪击案指纹异常的犯罪嫌疑人李新受害人王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